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农业科技》2016,(8):48-49
豫谷25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其组合为"冀谷19×豫谷1号",2014—2015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华北夏谷区组)试验,2年平均产量6 015.0 kg/hm2,居2014—2015年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51%。2015年生产试验中,豫谷25平均产量5 985.0 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28%。豫谷25优质、高产、稳产,生育期93 d,株高131.34cm,适宜在山东、河北、河南夏谷区晚春播获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稳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8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豫谷1号作母本,大穗新品系保282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在2010-2011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产量为5 398.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8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在2011年国家谷子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 090.7 kg/hm2,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32%;2012年2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豫谷18.  相似文献   

3.
衡谷11号是以培育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为目标,用冀谷20为母本、豫谷11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7代选育而成的夏谷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等特点。2011~201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813.5 kg/hm2,居2 a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品种冀谷19增产6.33%。2013年1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冀谷19为对照,对筛选出的冀谷31、小香米、豫谷15、豫谷11和旱千谷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9%~10.1%。其中,冀谷31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6 900.0 kg/hm2,较对照增产10.1%,且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均强;豫谷15产量居第2位,平均产量为6 781.3 kg/hm2,较对照增产8.2%,抗倒伏性稍差,抗旱性和抗病性强;小香米产量与对照相当,米质优,仍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产、优质、多抗谷子新品种豫谷1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选育的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平均4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d。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谷子(2018)410130。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东北春谷区平均产量5830.5 kg/hm 2,较对照‘九谷11’增产10.33%,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华北夏谷区平均产量5782.5 kg/hm 2,较对照‘豫谷18’减产2.25%,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8位。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平均产量5041.5 kg/hm 2,较对照‘长农35’增产2.19%,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西北春谷区早熟组平均产量为5533.5 kg/hm 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4.04%,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与以上四大谷子生态区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豫谷20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豫谷20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通过对冀谷19×"豫谷9号×安2688"进行有性杂交,后代利用动态育种技术进行选择,在海南、安阳交替系选,经4年5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夏谷新品种。[结果]2012~2013年参加国家(华北夏谷区组)谷子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5 052.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9.41%,居参试品种第1位。21点次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增产点率为80.95%。[结论]豫谷20熟期适中,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复播种植,并在2013年12月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冀谷24是R219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后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抗阿特拉津,通过喷施阿特拉津可以实现化学除草,能够减轻谷子除草的劳动强度。2004~2005年国家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024.85 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5.26%,居2 a所有参试品种第4位。2006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保谷19是以冀谷19为母本、济9050为父本,依据优质、抗倒、高产、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经过选择、观察、鉴定、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步骤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2010~2011年参加国家谷子华北夏谷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983.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6.04%;2012年参加国家谷子华北夏谷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 813.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3.76%。保谷19高产、稳产,性状优异,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均强,对谷锈病抗性为2级,对谷瘟病和纹枯病抗性均为3级,白发病、红叶病、线虫病发病率分别为1.97%、1.62%和0.25%,虫蛀率1.41%。适宜在华北夏谷区夏播、冀东冀西春谷区春播以及辽宁中南部地区春播种植。2012年2月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评为"一级优质米",2013年8月通过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13003)。  相似文献   

10.
豫谷13是安阳市农科所1990年来选育审定的第8个谷子新品种,突出表现高产、优质、多抗.2005~2006年参加华北夏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 794.6kg/hm2,较对照国审品种豫谷5号增产5.21%,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6年参加生产示范试验,产量4 735.5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9.7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豫谷13抗白发病、线虫病,生育期84天.  相似文献   

11.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2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06-3152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SK3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动态育种技术,在海南、安阳交替系选,经过4 a计5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该品种2013年在国家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14~2015年国家华北夏谷区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 921.3 kg/hm2,较CK增产12.71%;2015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841.8 kg/hm2,较CK增产13.33%;抗旱性、耐涝性均为1级,抗倒性2级,对谷锈病和谷瘟病抗性均为3级,对纹枯病抗性为2级;白发病、红叶病和线虫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53%、0.12%和0.56%,蛀茎率为0.28%。2015年豫谷26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编号:国品鉴谷2015018)。  相似文献   

12.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24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8023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SK3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夏谷新品种,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生育期为94 d,株高为110 cm,抗倒伏1级,对谷锈病和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623.9 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增产2.37%;2014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143.0 kg/hm2,2015年4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春播、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谷子新品种豫谷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谷子新品种。[方法]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9号X安2540”选育谷子新品种,进行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豫谷14 2006~2007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4741.8kg/hm^2,较统一对照增产8.39%;在生产示范中,小面积最高产量达6750kg/hm^2。[结论]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等特点,2008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4.
耐涝 高产 稳产夏谷新品种沧谷5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沧谷5号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经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的夏谷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济8787×水2,2013年12月通过了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13014)。2012—2013年国家夏谷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828.5kg/hm2,较对照增产4.6%,其中试点最高增产率为24.3%;区域适应度平均为76.2%,其中2013年高达90.0%。2013年国家夏谷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945.5kg/hm2,较对照增产8.9%;区域适应度为85.7%。沧谷5号不仅具有高产潜力,稳产性好,而且耐涝性突出,抗谷瘟病,白发病和线虫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并在第十届全国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二级优质米。  相似文献   

15.
闫宏山  宋中强  王淑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0+12500
[目的]为豫谷19[Setaria italica(L.)P.Beauv.]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豫谷19是采用杂交方法从豫谷1号×冀谷19中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探讨其推广价值及生产潜力。[结果]该品种2010~2011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028.2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6.99%,居参试品种第2位;2年23点次区域试验20点次增产,增产幅度为0.43%~25.84%,增产点率为86.96%。[结论]豫谷19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适应性。2012年2月通过全国谷子新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16.
简化栽培型谷子新品种冀谷29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谷29是采用杂交方法选育而成,该品种抗拿捕净,应用配套栽培技术可以化学间苗和化学除草,实现谷子的简化栽培生产。在2006~2007年国家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 748.55 kg/hm2,较对照豫谷5号增产8.54%,居2006~2007年参试品种第1位。2008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