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南稻作烤烟密集烤房风机转速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湘南稻作烟区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适宜的风机转速组合,分析了不同风机转速组合对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中,采用风机变速组合为干球温度在38℃以前1450 r/min,38~42℃960 r/min,42~47℃1450 r/min,47~60℃960 r/min,60℃到烘烤结束720 r/min,烤后烟叶干物质较多,外观质量较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密集烤房存在的问题,为变频热泵密集烤房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设置加装变频风机的空气能热泵烤房、普通空气能热泵烤房、加装变频风机的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和普通传统燃煤密集烤房4种处理,对不同类型烤房的烘烤性能与烟叶烘烤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可变频热泵密集烤房烘烤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比例较好,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处理;各处理中以可变频热泵密集烤房成本最低(887.96元/房),且烤后烟叶感官质量及评吸结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综合分析,可变频热泵密集烤房在烟叶烘烤实用性上具有突出优势,能够有效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3.
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烤烟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密集烘烤存在的干物质降解不充分和香气物质不足的问题,以K326品种为材料,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烟叶变黄期和定色期适当增加稳温时间,可增大烟叶收缩形变,降低叶质重,降低单叶重,增加烟叶疏松性,降低烟叶淀粉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但过度延长稳温时间,将导致烟叶内含物消耗过多,降低烟叶品质.对中部和上部烟叶,在变黄期的38℃稳温24h和42℃稳温16 h,在定色期的47℃稳温18h和54℃稳温16 h为适宜;对下部烟叶,在变黄期的38℃稳温15 h和42℃稳温16 h,在定色期的45℃稳温12 h和54℃稳温16 h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湘南浓香型稻作烟区密集烘烤不同阶段升温速度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密集烘烤烟叶品质,优化密集烘烤工艺,以湘南浓香型稻作烟区的云烟97品种烟叶为材料,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阶段升温速度组合对烟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的影响及能耗成本。结果表明,上部和下部烟叶在35~38℃以3 h升温1℃,38.1~42℃以2 h升温1℃,42.1~45℃或47℃以3 h升温l℃,45.1℃或47.1~54℃以2 h升温1℃,54.1~68℃以2 h升温1℃的升温速度组合较好;中部叶在35~38℃以2 h升温1℃,38.1~42℃以1 h升温1℃,42.1~47℃以2 h升温l℃,47.1~54℃以1 h升温1℃,54.1~68℃以1 h升温1℃的升温速度组合较好。各升温速度组合有利于协调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提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降低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研究了密集烘烤中变黄期升温速度和湿度控制组合对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效℃、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变黄期前期干球温度以3 h/℃从35℃升至38℃,湿球温度保持在36±0.5℃,变黄中后期干球温度以2 h/℃从38℃升至42℃,湿球温度保持在37±0.5℃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协调化学成分,提高评吸总分。  相似文献   

6.
延迟变黄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兰芬 《作物研究》2011,25(6):580-582
采用湘密1号密集烤房,研究在烘烤温度38℃时延长变黄时间对烟叶外观、品质及烘烤能耗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烘烤处理,延长变黄时间12h后升温,可使烟叶充分变黄,平衡烟叶中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增加烟叶香吃味,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上等烟叶提高12.2%~20.3%,且干物质不会减少,烟叶烘烤能耗成本减少0.04元/kg.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研究了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和湿度对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经济效℃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能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8℃(36±0.5℃)时稳温18 h;42℃(37±0.5℃)时稳温16 h;45或47℃(38±0.5℃)稳温12 h;54℃(39±0.5℃)稳温12 h,有利于降低烘烤能耗,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2011年研究了在密集式烤房条件下采用121烘烤工艺对K326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烘烤48h,下部叶叶绿素降解率达80.45%,烘烤66h,中部叶叶绿素降解率达79.6%,烘烤54h,上部叶叶绿素降解率为89.6%;定色期采用慢排湿、慢定色的措施,可有效延长蛋白质和淀粉的降解时间,使烟叶内含物充分转化,主要化学成分达到一个协调平衡;干筋期采用快速干筋,通过降低还原糖和香气物质的损耗,相应提高了烟叶还原糖含量和香气量.  相似文献   

9.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普通烤房密集化改造后有利于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烟叶的颜色加深,桔黄烟叶增多,色泽增强,叶片结构得到改善,弹性较好,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在两种密集化改造形式中,外置式的改造成本较高,是内置式的两倍多,但外置式烤房分风均匀,有利于烟叶烘烤,淀粉降解较普通烤房更充分,还原糖含量、上中等烟比例及均价较普通烤房高,杂色烟比例、鲜干比较普通烤房低;内置式烤房的主火垄上方的风量、风速偏低,淀粉含量、烟碱含量较普通烤房略低,还原糖含量较普通烤房略高,整体优势不明显,略优于普通烤房。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提升烟叶质量特色,对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不同稳温时间的烟叶颜色参数和质体色素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变黄期关键温度点时间延长,烟叶亮度值、黄度值和叶片饱和度增加;随着定色期关键温度点时间的延长,亮度值降低,但对烟叶黄度值和叶片饱和度影响较小;红度值则随着各关键温度点稳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主脉红度值只有在延长54℃稳温时间时能明显提高;色度角随着稳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烟叶颜色偏向橘黄;在42℃和54℃延长时间有利于降低烟叶正背面色差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降解转化更彻底。因此,密集烘烤关键温度点延长稳温时间,在38℃稳温24 h,42℃稳温16 h,47℃稳温20 h,54℃稳温16 h,烟叶内质体色素降解更充分,烤后烟叶颜色和色度增强。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不同烘烤工艺处理对烟叶细胞壁物质含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4种变黄期和定色期不同烘烤工艺处理,分析烘烤过程和烤后烟叶纤维素、粗木质素、果胶等细胞壁物质含量及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纤维素、粗木质素、果胶含量在烘烤36 h前快速降低,48 h后降幅减小,36 h前降幅依次为T3、T4、T2、T1,48 h后为T4、T2、T1、T3;果胶甲酯酶24和72 h活性最高,48 h活性降到最低,形成双峰曲线;纤维素酶活性在48 h后达到最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烤后烟叶细胞壁物质含量最低,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总体得分最高,烟叶质量最好。T2处理降低细胞壁物质含量有利于提高感官质量,提升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福建特色烤烟品种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两个特色烤烟品种CB-1、F1-35进行了烘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最佳烘烤措施基本相同,下部烟叶均以变黄后期40~42℃时延长12 h,湿球保持36℃处理质量最好;上中部烟叶均以现行烘烤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13.
变频技术及其在烟叶烘烤上的应用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勋  王许勤  李琅  石阡力  孟刚 《作物研究》2019,(2):136-139,150
密集烤房的循环风机是烟叶烘烤中的关键设备,对执行和实现烘烤工艺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4/6级双速电机无法自动平滑控制风机调速,存在精度差、滞后严重等不足,无法满足烘烤中烟叶生理生化反应的需要。变频器具有卓越的调速性能,将变频器的无级调速功能等应用于烟叶烘烤,提高烘烤设备与烟叶烘烤工艺的吻合度,使设备提供的温度、湿度、风速等与烟叶衰老过程中的代谢规律高度吻合,从而能够使鲜烟叶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4.
烤烟箱式散叶装烟方式的烘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烘烤环节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有效方法,开展了箱式散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箱式散叶烘烤节能减工的效果较为明显,下、中、上部位烟叶每千克干烟烘烤成本分别降低了14.49%、2.21%和6.14%,装、卸用工量节约了58.82%;烤后橘黄烟叶比例较大,烟叶的颜色均匀饱和,有利于烟叶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较烟竿编烟烘烤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箱式烘烤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从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4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箱式烘烤与传统挂竿烘烤方式下烤后烟叶的质量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烘烤方式下烟叶外观质量差异不大,中部烟叶感官质量表现为箱式烘烤优于挂竿烘烤,上部烟叶为挂竿烘烤略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指数得分高于挂竿烘烤,而上部烟叶则为挂竿烘烤高于箱式烘烤;箱式烘烤烟叶中多数香气物质含量高于挂竿烘烤。综合分析,箱式烘烤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高于或接近挂竿烘烤烟叶,与挂竿烘烤烟叶相比,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的变化趋势更有利于烟叶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绿茶茶渣进行挤压膨化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绿茶茶渣中粗纤维含量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螺杆转速>套筒温度>喂料速度>物料含水量,获得低粗纤维含量的最佳挤压膨化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0%,喂料速度90r/min,螺杆转速90r/min,套筒温度50℃。在此条件下,茶渣中粗纤维含量为15%,与膨化前原料相比,粗纤维含量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7.
王国平  向鹏华 《作物研究》2010,24(4):348-350
通过设计制作一个余热利用装置,将两座密集烤房联通,将上一座烤房排出的热空气送入下一座烤房,并进行了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群余热利用技术以烤房内温度40~48℃进行间接供热,48~68℃进行直接供热较好;只要操作得当,可以改善烟叶烘烤质量;节能减排效果显著,降低了烟叶烘烤成本。  相似文献   

18.
K326烟叶在密集式烤房条件下121烘烤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卷烟工业开发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的要求,为探索烤烟K 326品种在密集式烤房条件下的烘烤工艺,解决烟叶在现有烘烤工艺下烤黄不烤香,烟叶含青量过大,淀粉含量过高等问题,在烤烟三段式烘烤工艺的基础上,调整变黄期干湿球温度和变黄程度指标,对K 326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了改良。结果表明,改良后的烘烤工艺能降低淀粉和叶绿素含量,总糖含量提高6.64%,还原糖含量提高6.26%,增加了中上等烟叶比例,提高了产值,烟叶质量变佳,工业可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材料密集烤房和普通密集烤房的性能、成本及烘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材料密集烤房的性能较好,烘烤过程中平面温差和垂直温差变化较小,烤房抗逆性好,加热炉散热效率高,通风排湿顺畅,降低能耗成本达30.4%;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颜色更鲜亮,桔黄烟所占比重增加,中上等烟比例提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淀粉降解较普通密集烤房更充分,还原糖含量所占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20.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军  李伟  武圣江  贺帆  刘冲  宫长荣 《作物研究》2011,25(5):473-476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设低密度(3 000 kg/炕),中密度(4 000 kg/炕),高密度(5 000 kg/炕)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最高,表现较好。(2)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烟碱、水溶性总糖含量也有所降低,显著提高钾含量,而氯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不大;中密度处理的大部分品质指标较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中密度最为明显,较低密度增加14.64%。可见,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