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有序开展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按照《湖北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的要求,对照《湖北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查清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凤眼莲、喜旱莲子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土荆芥、红火蚁、福寿螺6种外来入侵物种,其发生面积分别为凤眼莲119.32 hm2,喜旱莲子草251.2 hm2,加拿大一枝黄花113.04 hm2,土荆芥发生面积3.14 hm2,福寿螺25.12 hm2,红火蚁9.42 hm2。根据它们的危害性作出了风险评估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针对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对湿地多样性的修复进行了探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实地考察,针对闽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修复受湿地面积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及人为活动干扰、湿地保护体制不完善等的影响,提出了增加植被,减少养殖;合理规划湿地资源;选择适宜沼泽植被以及保护鸟类栖息地等一系列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管理为辅的修复对策。通过科学修复,以恢复闽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3方面探讨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其面临的威胁因素包括:资金投入不足、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生态旅游和科考等。提出加快建立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管理,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清除和管理,强化林火管理,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旅游和科学考察的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倩  陈宙  张琪 《林业科技》2024,(1):11-15
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采用样方、样线及红外相机拍摄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广东罗定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记录到维管植物94科216属313种,兽类5目9科19种,鸟类15目43科125种,爬行类2目16科41种,两栖类1目18科18种,鱼类3目7科18属19种。针对湿地公园面临的人类活动干扰强、外来入侵物种覆盖面积过大,生物多样性受到冲击,候鸟栖息环境亟待改造等问题,提出进一步落实湿地管护责任,加大湿地生物多样性科研监测,掌握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北海湿地保护区植被类型及其环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腾冲北海湿地属“漂浮状苔草沼泽湿地”,植被类型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由于过度的农田开垦和森林砍伐,加之外来有害物种的不断侵入,湿地生境改变,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严重。通过对北海湿地植被资源与环境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北海湿地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环境状况及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物种入侵危害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庚晋  周洁 《甘肃林业》2002,(1):33-35
为纪念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与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国际研讨会于2001年5月23日在珠海举行,来自美、英、新西兰以及我国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他们强烈呼吁:外来物种入侵正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根据联合国决议,从2000年起,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物种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7.
生物入侵机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的入侵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开展入侵物种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进行了一些入侵植物和动物的调查和初步的研究,但还很少有关于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较全面的报道。本文在大量总结国内外现有入侵物种的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若干有代表性的案例,探讨入侵物种的传入和扩散机制,提出治理外来入侵物种的技术,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一系列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组成种类及其生物多样性,在4种典型植被类型中设置乔木、灌木、草本样方220个,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植物种类,并运用植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研究区内植物物种间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共有95科260属450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5种,苔藓植物2科2属3种,裸子植物4科6属7种,被子植物85科248属435种;典型植被类型中,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相对丰富且分布均匀;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中,草本植物的物种相对较多,且数量较大,生物多样性较高;灌丛和水生植被存在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对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西靖西龙潭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我国南部中越边境地区,总面积186.40hm~2,湿地面积60.94hm~2,湿地率32.69%,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且独特,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生物地理区位重要,保护价值巨大,但受到的胁迫和威胁在加剧。目前,湿地公园存在资金缺乏、宣教力度不足、湿地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剧、外来入侵物种数量扩大和石漠化趋势明显等问题,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宣教力度、规范建设、加强管理和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控、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措施,进行有效保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入侵物种对湿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主要包括避难所、干扰调节、水调节、废物处理、气候调节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外来杂草、引种失败的外来海洋生物、随船舶压舱水带来的外来有害赤潮生物.以统计数据、典型案例报道为主要信息源,在确定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外来入侵物种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等重要参数的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公益性服务功能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计算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为693.389 5亿元/a.其中,外来湖泊杂草造成的湿地生态系统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95.60%,外来滩涂杂草的占2.05%,外来赤潮物种的占2.35%.  相似文献   

11.
豚草是一种对农业危害极大的外来“生物杀手”,可造成农作物大面积绝收,被列入国际“恶性杂草”名单,是全世界的公害。外来人侵生物是指会给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物栖息环境及物种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外来危险生物的入侵会对人类生存、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地理条件多样,为外来入侵生物提供了便利条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生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12.
位于香格里拉县的碧塔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181hm^2,保持着完整的高原湿地系统和周边森林生态系统。文章分析了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存在的旅游开发、外来物种入侵、林权不清等问题,据此提出了搞好规划、理顺关系、禁止引进外来物种、开展社区共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来生物入侵是生境破坏之后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对生物入侵的研究现状;生物入侵的途径以及入侵成功的原因分析。虽然历史上有不少外来生物曾经为人类造福,然而外来生物入侵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此提出了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威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与防除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危害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入侵植物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地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破坏了物种多样性,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使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外来入侵植物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辽阔的地域、多气候带的生态系统,使我国容易遭受入侵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水域、湿地、草地、畜牧业区和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入侵的生物由于缺失本土的天敌,生境的平衡被打破而形成“疯长”的势态,形成单势群体,打压本土植物,侵占了大片领域,使其他物种逐渐减少灭绝。物种的丧失,打破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使那些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我们所需要的遗传资源也逐渐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缺失。据最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录中的植物,大约有35%至46%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二位因素,仅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云南苍山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淡水湖泊水体湿地生态系统,为第四纪冰川遗迹高原淡水湖泊,有以苍山冷杉——杜鹃林为特色的高山植被及生态景观和以大理裂腹鱼为主要成分的特殊鱼类区系。针对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体分析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社区居民生产活动、外来物种入侵、森林火灾、生态旅游和科考的威胁,提出了实现社区共管,加强执法,加强防火,拓宽就业渠道措施,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2017-2018年每年的4-8月,在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地理区系、保护等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目10科,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4科8属10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3属13种;湿地公园内两栖爬行动物在动物区系成分上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存在较多的单属种;爬行动物多性样指数略高于两栖动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方面,湿地公园两栖爬行动物体现出典型的平原水网区域的资源特点,并且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近危以上物种8种,IUCN濒危等级近危以上物种2种。调查表明湿地公园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栖息地破碎化和外来物种入侵,为此,提出了妥善处理公园内集体土地;开展野生动物栖息地改造;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开展两栖爬行动物长期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来物种是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大话题。作者提出了外来物种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周边农村;分析了湖南省外来物种分布现状;提出了正确认识外来物种,科学利用外来物种,建立起立法、检疫、监测等综合防治体系,不断提高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能力和意识,逐步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植物入侵是外来物种入侵的组成部分,也是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改变了原有的植物种群结构,给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破坏,也给农林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外来植物入侵的防范和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简要介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概念、入侵途径及危害现状,并对提出了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1新疆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现状1.1有害生物入侵形势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中国农业生物入侵研究室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确定入侵中国的外来有害生物达到580余种,其中危害严重的达200多种。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