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晓艳 《南方农机》2023,(3):161-163+184
由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技能体系滞后、技能培养单一化以及实践环境与企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结合高职高质量发展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评价机制3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个案学校为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聚焦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维保障机制改革4个方面举措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专业发展核心是专业教师团队.文章针对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专业教师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并重的特点,以常德财经学校为例,从教学团队现状,教学团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专业群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对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重构、课堂革命、团队建设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解决了支撑专业的地基问题。同时,根据"新工科"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智能制造专业群建立了多个专项性和综合性虚实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可以有效地把机械、电气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该院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了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一所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充分吸取智能制造思想和核心控制技术,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师生可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学习、实践和研究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同时该平台也为学校在专业建设、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输出的人才适应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智能制造类专业体系与智能产业对接实践为例,探索了专业设置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智能工程类人才的途径,提出了优化专业结构的实施方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金莹  刘志勇  张娟荣 《农业工程》2022,12(2):120-123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而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实现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例,基于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专业群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方式,搭建了“基础共享、核心分立、全面拓展”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案,旨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为兄弟院校同类或相关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面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而课程体系的重构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是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实现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本文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例,基于对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专业群所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方式,搭建了“基础共享、核心分立、全面拓展”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具体方案,旨在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提供理论指导,为兄弟院校同类或相关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背景下,积极探索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是职业院校的核心任务。课题组以“双高”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群的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国防职教集团、FANUC产业学院、兵器工匠学院等平台构建国防特色红色文化生态,坚持“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中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路径。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培养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原则,基于数字技能驱动和数字技能融合,培养中高本贯通、校企共育的军工智造“强国工匠”,持续高质量地为智造产业培养并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关系到职业院校办学能否真正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在宁夏良好的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背景下,在旺盛的社会需求面前,把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专业(专业群)建成工学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骨干专业。  相似文献   

10.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是"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着重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技术的能力,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基于此,项目组通过介绍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通过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方式助推学生培优培强、教师提升发展的实践案例,以为该校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出一个可复制的成功案例,有效推动该院双高建设各项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更新,一些智能化的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慢慢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问题。高职院校是企业人才输出的主要发展地,怎样更好地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特色为企业输出全面高标准的人才,是当前教职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文章就当前高职智能制造专业群与创新型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策略作出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钱胜  郭东旭 《南方农机》2023,(5):196-198
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题组以智能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为对象进行教学改革,基于智能制造专业培养目标、学校办学定位、智能制造专业实验设备等内容优化该专业的培养方向,提出了紧跟学科前沿,以学科竞赛、教师科研为依托进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优化,缩减画法几何的陈旧内容,丰富工程制图部分,促进三维数字化建模内容与力学、设计等部分的交叉融合,在机械制图测绘中引入三维造型设计、3D打印、数控加工环节,夯实学生绘图与设计能力,增强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梁芬 《南方农机》2023,(18):174-177
【目的】为了解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单一化”等问题。【方法】笔者结合学校服务中原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和新工科建设需求,提出了“行业+企业+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人才培养“升本、就业、创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该专业面向智能电网方向的专业特色,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群,详细论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方法。【结果】解决了新工科背景下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传统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升级改造的瓶颈,打造了新兴产业下面向智能制造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其他同类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背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工程综合能力为主线,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为例,从"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智能工程学科群构建、学科群建设要素体系、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实训平台搭建、智能制造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当前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介绍了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在教学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做法,同时提出专业群建设存在的不足及改革措施,为专业群建设在产教融合及国际化方面提供借鉴,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  相似文献   

16.
智能制造概念的提出受到了各地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在企业人才需求逐渐变化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改变。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为例,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的转型趋势,以及在此趋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入新时代,国家确定并倾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加快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构建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及完善实用的实验教学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服务。【方法】以贵阳学院为例,遵循该校“突出实用、服务本地”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指导思想,按照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现有设备、场地、资金投入等情况,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设计了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到创新能力的渐进式能力培养过程,覆盖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检测、智能运维等智能制造全过程,支撑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门类的软硬一体、虚实融合、多维度多层次的“1+4+9+N”的实验教学平台。【结果】该实验教学平台与理论教学体系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渐进式、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训练,实现了贵阳学院培养实践能力强、学科融合性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同时为其他应用型本科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实验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拉开了序幕,绿色经济、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物联网技术日益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为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不少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笔者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目标定位与教学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9.
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深入剖析了产业技术链的应用、人才链需求,结合高职机电专业建设现状,认为以专业集群的方式培养人才更加有利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同时,文章还提出了高职机电专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科融合的实训基地、构建"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的专业课程体系等策略,以期更加高效地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0.
王赞  何俊峰 《南方农机》2023,(15):141-143+158
智能制造是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经之路。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新兴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生产质量与效率,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基于此,课题组以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切入点,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煤矿领域、电力领域、数控生产领域、工业机器人领域等,并从微型化、智能化、绿色化三个方向进一步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积累,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通过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能够给传统制造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