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桂娥 《北京农业》2013,(30):178-179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地面气象观测自动站也逐步建立与应用,自动站与传统人工观测的数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都要认真进行比较分析。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记录数据差值大于规定标准时,应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测报软件运行状况、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工作状态、供电、数据传输等要素综合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及时解决。不断提高自动气象观测站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以及人工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桑秋璐 《北京农业》2013,(27):129-13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革新,我国偏远地区较为广泛地使用了气象自动站来采集、观测气象资料。气象自动站的投入使用更新了大气观测的技术方式,但是气象自动站的气象观测与人工气象观测仪器原理不同、观测时间不同、采样方式和算法不同、观测时次不同,使得气象自动站采集的气象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气象自动站采集、观测的气象数据与人工采集数据的产生的差异是气象观测工作值得重视的问题。气象自动站所采集的气象数据是否准确,对气象自动站的周期运转、修复气象数据检测程序、提高历史气象数据的连续性以及气象灾害预测的可靠性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西藏那曲地区气象自动站所观测的温度资料与即时记录的人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气象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规律,对气象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的连续性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自动站记录与人工观测雨量测量误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乌兰浩特市气象局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经分析,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观测时间不一致、自动站雨量传感器自身原因、承接降水物形态、因定期维护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方面是导致自动站和人工站降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平乐县气象局2010年自动站和人工站3个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2种观测数据差异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2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动站与人工站仪器本身的构造不同;观测仪器本身所造成的误差;观测体制(观测时间)上的不同步;人工站存在观测员的读数视差等。  相似文献   

5.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乾林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63-164
对博爱县气象观测站2009年自动站与人工站的地面最高、最低温度自动站与人工站数据的差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两者的差值特征,分析了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差异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朝阳市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年~2011年五年间的地面自动站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数据,按月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值、降水百分误差,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个别月份差异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时间不统一、观测仪器结构与观测原理存在差异、观测方式差异等。因此在将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站观测数据连续使用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订正。  相似文献   

7.
李奎兰 《吉林农业》2011,(6):199-200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站的逐步建立与应用,自动站与传统基于人工观测的数据记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这些差异,都要认真进行比较,超出自动站与人工站记录差值标准时,要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处理,这样才能为气象的预报工作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使用自动站质量控制软件,利用2006年~2007年安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和O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相对湿度、10分钟和2分钟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因仪器原理差异、观测采集方法及观测样本不同、时空差异、感应器所处环境不同、时次差异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使用自动站质量控制软件,利用2006年~2007年安定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等气象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和0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相对湿度、10分钟和2分钟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因仪器原理差异、观测采集方法及观测样本不同、时空差异、感应器所处环境不同、时次差异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新宾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记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畅  吴佳丽  李峰  张鹏 《现代农业科技》2011,(9):322-324,326
对抚顺新宾县气象局自动站与人工站2009年(20:00)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气压、地面温度等平行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观测系统的改变以及外界因素对数据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站与自动站之间的气温偏差在-0.5~0.4℃;最高气温偏差在-0.4~0.1℃;相对湿度偏差在0~14%;气压偏差几乎为0 hPa;降水量偏差在-2.0~1.6 mm;地面温度偏差在-11.6~0.9℃;产生气象要素对比观测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观测仪器和观测原理的差异、数据采集时间及数据采集方法的差异以及一些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1.
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  盖小波  樊新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56-12357,12426
[目的]研究自动站数据对气象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1年1~12月自动气象站测量的温度资料与对应时刻的人工观测数据,通过对比差和差值标准差的方法对平行观测期间自动站的月平均温度及最高、最低温度与对应的人工观测温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自动站与人工数据的差异和变化特征,同时通过1990~2009年数据资料序列进行年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探讨了自动站替换人工观测对温度历史资料序列连续性影响。[结果]平行观测期间的气温资料两者虽有一定差异,但就平均而言,差异都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内,个别月份差异超出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显著性检验表明,自动站观测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历史资料存在差异,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合并使用时,序列需要做均一检验与订正。[结论]该研究对保证自动站的单轨运行、优化气象地面观测系统、提高气象要素气候序列连续性以及气候统计的可靠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仙山气象站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九仙山气象站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量资料,分析2种观测技术获取的气象数据所存在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对自动站数据质量进行分析,以期为自动站业务化正常运行和气候资料的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营口市气象观测站DSG5型降水现象仪平行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应用评估及误差分析,了解降水现象仪观测结果与人工观测记录的差异,给出针对性建议,以供其他气象台站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凯 《北京农业》2013,(24):145-146
气象自动站是一种实现无人操作的能够在设置好的时间点上,定时对气象进行观察、记录并向指定的单位发送对气象的观测以及预测结果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省了物力财力,正在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创造着不朽的业绩。因此,对气象自动站的日常检测与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保障气象自动站的正常工作,持续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为人们的出行保驾护航。基于此,就以气象自动站的检测与维护为课题结合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的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其美 《农业与技术》2014,(4):185-185
气象自动站能够在完全无人的操作下在设置好的时间,定时定点的对气象进行观测、记录,并向指定的单位发送其对气象的观测和对气象预报的一种地面气象观测站。这种地面气象自动观测站相对于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财力以及物力,为我国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事业创造了非常大的业绩。为了保证气象自动站能够稳定正常的工作,对气象自动站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其中数据的维护工作,本文通过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中归纳出了一些保证自动站数据安全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数据的安全提供帮助,此外本文也可以作为维护人员和观测员工作中的日常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降水量的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0-11221
利用2008~2009年福州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降水量资料,对年、月、日降水量差值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观测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观测时间的差异、观测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降水量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乌兰浩特市气象局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的统计,发现有一些差异在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中。经过调查分析得知,关于仪器测量的原理,观测方法状态不同,观测时间不一致,由于雨量传感器自身存在很多原因,不能定期维护而造成的误差还有外界环境因素等方面是导致自动站和人工降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2020年7—9月西宁市二十里铺气象观测站DZN2型、DZN3型2种土壤水分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与人工观测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进行统计和一致性分析,验证2种型号土壤水分自动站数据的一致性、差异性。结果表明:DZN2型、DZN3型土壤水分自动站的测定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DZN2型自动站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一致性更好。分析结果可为评估2种型号土壤水分自动站的监测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缪集群 《农业与技术》2013,(11):201-201
随着自动站在气象观测业务中的普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动站就成为气象观测部门考虑的主要问题。目前,人们对气象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利用自动站所观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是目前气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自动站报表预审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对各地方气象局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比法,对德兴气象站2007-2008人工观测雨量和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存在偏差。进过分析、探讨对于人工数据而言,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的SL2—1传感器在测量降水量过程中,因未按照规范定期维护与自动站传感器自身特性是导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