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蔓生黄瓜与矮生黄瓜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蔓生黄瓜129和矮生黄瓜D0462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茎尖、叶片和根的内源激素GA、IAA、ZR和ABA含量,并对内源激素含量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的GA含量极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生长前期IAA含量高于蔓生黄瓜129,生长中后期IAA含量显著低于蔓生黄瓜129;ZR与ABA含量极显著高于蔓生黄瓜129。矮生黄瓜D0462各器官GA/ABA、IAA/ABA和(IAA+GA+ZR)/ABA的比值都极显著小于蔓生黄瓜129,而ZR/GA的比值极显著大于蔓生黄瓜129。由此推测,矮生黄瓜D0462矮化可能与内源GA含量低有关,并且矮化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矮生黄瓜"D0462"和蔓生黄瓜"129"为试材,研究不同光质对其膨胀素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对黄瓜下胚轴的伸长起到或抑制或促进的作用;通过Real-time PCR定量分析推测红光抑制膨胀素基因的表达;蓝光对膨胀素基因Cs-EXPA1,Cs-EXPA2的表达先抑制后促进;推断黄瓜"D0462"的矮化性状与膨胀素基因表达关系密切,其中Cs-EXPA1基因的影响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3.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白光、红蓝组合光(R/B=8/2、7/3)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形态特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处理对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增加上表现突出,单色蓝光对黄瓜幼苗茎粗、生物量的影响比较大,R/B=7/3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干物质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最佳红/蓝光配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精确调制光质(红光、黄光、绿光、红蓝组合光和蓝光),对大棚内的黄瓜‘中农21’和‘中农27’,辣椒‘巨无霸5号’和‘镇研六号’,番茄‘荷兰红粉’和‘以色列虹丰’进行定时补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补光对3种蔬菜共6个品种幼苗生长影响显著且存在差异,总体认为,补充红光和红蓝光使幼苗茎粗、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以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无补光处理),黄瓜‘中农21’、番茄和辣椒的可溶性糖含量也显著提高。在蓝光处理下,辣椒‘巨无霸5号’壮苗指数和干样质量均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红光或黄光显著提高黄瓜、番茄‘以色列虹丰’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5.
黄瓜矮化突变体营养芽茎尖分生组织分化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黄瓜矮化突变体D0462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茎尖分化的动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D0462是多分枝的矮生植株,营养芽常着生于花序轴(簇)之上,营养芽一旦形成都能够伸长形成侧枝,不存在休眠或抑制伸长的现象;茎尖分生组织分化经历初生期、伸长期和结节期,部分结节期茎尖由营养顶端转变为生殖顶端,茎尖分生组织直径/高度的值在3个时期逐渐减小;D0462茎尖分生组织分化进程比普通蔓生黄瓜D9419快,子叶出土后15d茎尖分生组织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品种申青一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纯蓝光条件下不同空间布局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灯栅高度为10cm或者15cm,密布排列处理的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稀布排列。相同密度排布,灯栅高度10cm处理与15cm处理的株高、茎粗均无显著性差异。蓝光条件下稀布排列有利于黄瓜幼苗矮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式对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麦、燕麦与黄瓜伴生,毛葱、白菜、芹菜与黄瓜套作,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黄瓜病害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均显著降低了霜霉病和角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芹菜-黄瓜和白菜-黄瓜处理效果最佳,霜霉病发病率分别降低42.8%和46.4%;小麦-黄瓜,燕麦-黄瓜和毛葱-黄瓜处理白粉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了66.3%、65.2%和83.2%。毛葱-黄瓜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果实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但也提高了硝酸盐的含量;白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硝酸盐的含量,芹菜-黄瓜处理显著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小麦-黄瓜、燕麦-黄瓜、毛葱-黄瓜和芹菜-黄瓜均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LED光源,研究了黄瓜白光(对照)、红光、蓝光和红蓝光组合照射育苗对其定植后营养生长、光合特性、雌花数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定植后生长缓慢,光合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Φ_Ⅱ)显著降低,而PSⅡ处调节性(Φ_(NPQ))和非调节性(Φ_(NO))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同时,红光育苗延迟定植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降低结果初期总瓜数和总产量;红蓝光组合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降低,而总叶面积、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的总产量均显著增加;蓝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均显著降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提前。综上所述,红蓝光组合育苗显著提升黄瓜总叶面积,增加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产量。  相似文献   

9.
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娜  邬奇  崔瑾 《中国蔬菜》2012,1(24):48-5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单色光质(红光、蓝光、UV-B)和组合光质(红/蓝1∶1)进行每天4 h补光,以未补光组为对照,研究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补光组相比,LED光质补光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UV-B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显著降低了Fv/Fm;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真叶数、叶面积、株高、干鲜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而言,红光有利于培育壮苗,较适合作为黄瓜育苗的补光光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黄瓜嫁接苗愈合期间的适宜光质条件,利用LED光源调制不同光质比例,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了嫁接愈合期间红光(R)、蓝光(B)和红蓝混合光(RB,红光光照度∶蓝光光照度=7∶3)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可显著促进茎秆及叶柄伸长,叶片伸展,增加嫁接苗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RB处理有利于嫁接苗单位叶面积的叶片干质量(LMA)及迪克森质量指数(DQI)等幼苗质量评估指标的提高;W及RB处理下嫁接苗总叶绿素含量与R、B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黄瓜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以及10、15、20节以内雌花数也受到不同光质处理的影响。RB处理下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最低,R处理不利于黄瓜嫁接苗雌花的分化。综合来看,红蓝混合光最利于嫁接苗壮苗的培育,提升后期高产潜力,宜作为嫁接苗愈合光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鉴定方法,对我国现行推广的222 个黄瓜品种和52 份黄瓜种质
资源进行了细菌性角斑病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22 个黄瓜栽培品种中,3 个品种D07194
(金满田黄瓜)、D07207(绿丰园8 号青瓜)和D07251(新津春4)表现为高抗,占鉴定品种总数的1.4%;
56 个品种表现为抗病,125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30 个品种表现为感病,8 个品种表现为高感。从52 份黄
瓜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3 份高抗细菌性角斑病的材料,分别为D0618、C05-056、F02-07.04、C05-36、
D0327、C04-02、D0463、D0435-3、D0328、D0462、D2009-1、129 和北进,未发现对细菌性角斑病免
疫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黄瓜矮化突变体膨胀素Cs-EXPA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黄瓜矮化突变体中膨胀素Cs-EXPA2基因,并对其苗期88 h内生长过程中mRNA水平表达量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探讨膨胀素基因对矮化的影响与作用。结果显示,Cs-EXPA2在黄瓜矮化突变体的下胚轴、根、子叶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利用Real-time PCR分析得出Cs-EXPA2的表达量随时空变化,Cs-EXPA2在下胚轴中的表达模式为“低-高-低”,在根中的表达模式为“高-低-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光源或光源组合对茄子、辣椒、番茄、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4种基本光源,以白光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光源处理下蔬菜幼苗植株的壮苗指数、叶片数、叶面积、根系活力和花蕾大小。结果表明:红蓝光源有利于提高4种蔬菜幼苗的壮苗指数;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叶片数分别在黄光或4白2红2黄、2白4红2黄、红蓝光和黄光光源下最多;茄子、番茄和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在红蓝光源下最大,而辣椒幼苗在红光光源下叶面积最大;茄子、辣椒、番茄和黄瓜根系活力分别在白光、4白2红2黄、红蓝光和2白4红2黄光源下最强;红光、黄光和红蓝光源可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促进辣椒、番茄和黄瓜幼苗的提前现蕾开花,尤以红蓝光源效果最为明显。对番茄、茄子、辣椒和黄瓜育苗来说,最好的补光选择为红蓝光源,其次分别为黄光光源、白光光源、4白2红2黄光源和红光光源。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矮化突变体D0462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建立黄瓜矮化突变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BA;芽伸长最适培养基为MS+0.1 mg/L 6-BA;再生植株生根培养基为1/2MS.为了控制芽伸长阶段出现的开花现象,选用6-BA浓度0.1 mg/L,光照时间8 h/d,尽可能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71  
 就不同光质(蓝光、绿光、黄光、红光及白光) 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做了探究。结果表明, 红光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多, 叶面积扩展快,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均最高, 叶绿素a /b比值及总氮含量最低。蓝光处理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白光) 。壮苗指数以蓝光或红光处理的较好, 说明在苗期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有利于培育壮苗。蓝光处理幼苗花期提早, 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不同光质(8红1蓝、6红2绿1蓝、6红3蓝)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红1蓝(8R1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地上部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而6红3蓝(6R3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该处理黄瓜幼苗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