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谷子高产施肥中氮肥的最佳组合和施肥方式,以谷子品种张杂谷1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谷子农艺性状、群体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5个处理:(1)全生育期不施肥(CK);(2)30%和阳菌肥(15-7-8)40 kg/亩;(3)50%艳阳天控释肥(28-12-10)32 kg/亩;(4)40%心连心控失肥40 kg/亩;(5)30%和阳菌肥(15-7-8)20 kg/亩+追施20 kg/亩尿素,10 kg/亩氯化钾肥。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相同时,施氮量与产量间呈线性相关,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势显著;施氮总量相同条件下,底施+孕穗期追施的处理产量有明显增势。孕穗期追施氮肥和钾肥,可显著增加谷子叶面积、单穗重和穗粒重。  相似文献   

2.
进行红枣不同生育期氮、磷、钾最佳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枣树从萌芽到开花多施氮肥,中施磷肥,少施钾肥,氮磷钾配比为1∶0.6∶0.2,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25-15-5),每株施1.45 kg;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施中量氮、钾肥,多施磷肥,氮磷钾配比为1∶2.1∶0.9,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11-23-11),每株施1.34 kg;果实膨大期补施磷钾肥,磷钾配比为1∶1,每株施0.6 kg。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配方肥料在慈菇上的合理运筹,笔者于2001年春进行本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设计试验设:(1)亩施配方肥25kg,其中基肥15kg,结球期追施10kg;(2)亩施配方肥25kg作基肥;(3)亩施配方肥25kg作结球肥;(4)亩施生物有机复合肥45kg作基肥;(5)亩施配方肥20kg作基肥;(6)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面积20m2,重复一次,随机排列.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得马铃薯钾肥最佳施肥量,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马铃薯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本次试验。通过马铃薯钾肥"2+x"试验获取镇巴县马铃薯钾肥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镇巴县种植马铃薯以亩施纯氮11.5 kg、纯磷6 kg、纯钾10 kg为宜,钾肥利用率较高达69.7%,亩产鲜薯可达2 383.5 kg,投产比达1:6.9,亩施钾肥纯经济效益达708.12元。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处理对甜瓜产量和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1983—1985年的试验表明,在农六师一○三团土壤气候条件下,甜瓜以施有机肥+化肥为好.亩施纯羊粪600kg、油渣100kg、三料磷肥10kg、硝酸铵5kg,折合亩产4416kg,果实含糖量13.78%;亩施纯羊粪600kg和亩施油渣200kg的,亩产都在4500kg左右,果实含糖量都达13%以上.1986年的验证试验表明,亩施羊粪800kg+氮9kg+磷9kg和亩施羊粪200kg+油渣150kg+磷酸氢二铵15kg+硝酸铵10kg的,较对照增产42.6—50.9%,果实含糖量为11.25—12.57%,施肥量也较经济.1987年钾肥试验表明,甜瓜施鸡粪和钾素化肥,对提高含糖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1.需肥规律一般每生产50公斤芝麻,需吸收纯氮4.5~5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5~5.2公斤。2.基肥每667平方米(1亩)目标产量为75公斤芝麻的施肥方案:农家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3~4公斤(砂姜黑土可以不施钾肥,下同)、尿素2~3公斤或碳酸氢铵10~15公斤。每667平方米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氮、磷、钾肥运筹试验,筛选胡萝卜最佳施肥配方。经综合分析,每667m2施45%(15-15-15)硫酸钾复合肥50kg+尿素5kg+硫酸钾10kg较好,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35.7%,产投比为7.28∶1。  相似文献   

8.
为给贵州超高产水稻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水稻中优608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不同超高产施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K)显著增产,增幅为10.87%~23.82%,其中以T2增产效果最佳,增幅达23.82%。2水稻植株氮磷钾含量变化的总趋势一致,即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下降趋势,氮钾肥后移有利于提高水稻植株后期的氮磷钾含量,符合超高产水稻的需肥特性。3氮钾肥后移能较好地促进水稻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平衡发展。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即施氮(纯氮)255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20%+穗肥30%+粒肥10%),施磷(纯磷)135 kg/hm2(磷肥全部做基肥),施钾(纯钾)240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40%+蘖肥45%+穗肥15%),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麦3414完全肥效试验可知:小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与产量均呈抛物线曲线关系.我市高沙土地区中等肥力土壤,氮、磷、钾肥的最佳施用量为:纯氮16.0kg/亩,纯P2O54.8kg/亩,K2O6.77kg/亩.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油菜平衡施肥的配料用量与配比。在充分利用有机肥的前提下,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施用氮、磷、钾肥,主要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以湖北省油菜养分管理建议为例,氮、磷、钾肥的推荐量如下:产量水平200公斤/亩以上,推荐施用氮肥(纯N)11~13公斤/亩,磷肥(纯P2O5)4~6公斤/亩,钾肥(纯K2O)7~9公斤/亩,硼砂1.0公斤/亩;产量水平100~200公斤/亩,氮肥(N)8~10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5~7公斤/亩,硼砂  相似文献   

11.
<正>1、施肥的原则是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肥相结合,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根据一季稻的肥料试验和生产实际,大约每收获100kg稻谷,需纯氮2.0~2.5kg,氮、磷、钾三者比约为3∶1∶2.5,其中有机肥占20%~30%。按此推算,单产650kg/667m2以上,总施肥量是:每667m2施1000~1500kg有机肥或50kg饼肥、25~30kg尿素、40kg过磷酸钙、20kg氯化钾。其中基肥每667m2施10kg左右尿素、10kg氯化钾、有机肥及磷  相似文献   

12.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50.30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占总氮量的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移栽密度2.6万窝/亩。实现亩600 kg以上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9.77 kg/亩,基肥施氮占49.04%;磷肥施用量:4.22 kg/亩;钾肥施用量:6.72 kg/亩;密度:1.73万窝/亩。  相似文献   

13.
油研9号氮、钾、硼肥的施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油菜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以新品种油研9号进行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比例、钾肥的不同施用量、硼肥的不同施用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下,以基肥:苗肥:薹肥为3:4:3时产量最高,与5:3:2和6:2:2 的施用比例达显著性差异;与4:3:3的施用比例差异不显著。不同钾肥施用量以底施氯化钾15 kg/667m2产量最高,底施氯化钾均与不施氯化钾达极显著性差异,但底施氯化钾15 kg/667m2比底施氯化钾7.5 kg/667m2增产不显著。不同硼肥的施用方式,以薹施硼肥1 kg/667m2产量最高,薹施(1kg/667m2)、底施(1 kg/667m2)、花喷(100g/667m2)硼肥分别比不施硼肥增产 31.5%、22.8%、5.5%,施用硼肥与不施硼肥均达显著性差异,薹施和底施硼肥增产效果明显,花喷增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用五因素(1/2)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磷肥施用量、钾肥施用量及密度对优质粳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除磷肥施用量外,其余各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高理论产量是788.95 kg/亩,此时各因素的最佳组合是:施用纯氮12.0 kg/亩,基肥施氮比例10%,不施用磷肥,钾肥施用量11.2 kg/亩,密度3.0万窝/亩。实现亩产600 kg产量的主要农艺措施是:施氮量:10.09 kg/亩,基肥施氮比例:45.74%,磷肥施用量:4.07 kg/亩,钾肥施用量:6.90 kg/亩,密度:1.99窝/亩。  相似文献   

15.
针对播期大幅推迟、稻草全量还田、旋耕播种、全程不灌溉的淮安市稻茬小麦生产现状,开展了不同肥料运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水平模式间产量差异极显著,实收亩产在500.0 kg以上,每亩必需总施纯氮量在19.0 kg以上,同时基肥施足磷钾肥;(2)当每亩总施纯氮量为16.8 kg、亩基肥施纯氮量9.87 kg时,实施基肥中氮肥后移则显著减产;当亩总施纯氮量为19.1 kg、基肥亩施纯氮量12.12 kg、拔节肥亩施纯氮量4.62 kg时,无论是基肥中氮肥后移还是拔节肥中氮肥后移则都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6.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大豆品种:垦丰16;肥料:撒可富二铵(64%)、尿素(46%)、氯化钾(60%). 1.2 试验处理 处理 1:对照,亩施肥纯量10kg级; 处理 2:亩施肥纯量12kg级; 处理 3:亩施肥纯量14kg级; 处理 4:亩施肥纯量16kg级; 处理 5:亩施肥纯量18kg级; 处理 6:亩施肥纯量20kg级; 处理 7:亩施肥纯量22kg级. 施肥比例:N∶P∶K=1∶2∶0.5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1000m2,分层施肥,种子分级,精量点播.设计播种量3万株/亩.播后苗前封闭除草采用都尔150ml/亩+宝收1.5g/亩,大豆2片复叶期苗后灭草采用虎威100ml/亩+精稳杀得75ml/亩开花和结荚期各喷施一遍磷酸二氢钾100g/亩,其它常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土柱栽培的方法,开展施氮配比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_0(0 kg/hm~2)、N_1(103. 5 kg/hm~2)、N_2(207 kg/hm~2)和N_3(310. 5 kg/hm~2)4个施氮水平,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_1(100%基肥)、R_2(60%基肥+40%拔节肥)、R_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_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能促进春小麦植株的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增加,其中,N_3R_2、N_3R_3和N_3R_4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春6号N_3R_4、N_2R_4和N_3R_3处理及宁2038 N_3R_4、N_2R_4和N_1R_4处理的单株叶面积最大,两品种的平均SPAD值、Pn、Tr均以N_3R_3、N_3R_2及N_3R_4处理最高,WUE则以N_0处理最高。N_3处理及R_3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与N_2及R_4处理差异不大,其中新春6号的N_3R_3、N_3R_4、N_2R_3处理产量较高,达7 842. 93~8 930. 72 kg/hm~2,宁2038的N_3R_3、N_3R_4、N_3R_2处理较高,达8 010. 87~8 362. 59 kg/hm~2;(2)施氮量对各性状的影响程度均高于施氮配比,氮肥运筹对大穗型品种光合性状及产量因子影响较大,而对多穗型品种的生长性状影响较大,其中大穗型品种对施氮配比更敏感;(3)施氮量为207. 0~310. 5 kg/hm~2、施氮配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40︰40︰20︰0或20︰40︰20︰20是本地区较为适合的氮素运筹方案,大穗型品种更应注意后期追肥。  相似文献   

18.
磷钾配比对叶类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年田间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磷钾肥是提高大白菜(青杂三号)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特别是钾肥的施用,能降低叶菜体内NO_3~-的累积,并以施尿素40kg/亩、过磷酸钙20kg/亩和氯化钾10kg/亩为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不同追肥量对藠头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和配施钾肥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藠头生产需肥量大,在施用钙镁磷肥1 500 kg/hm~2、38%复合肥(28-5-5)375 kg/hm~2、尿素187.5 kg/hm~2作基肥条件下,以2月追施尿素195 kg/hm~2、3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4月追施尿素19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处理藠头产量最高(43 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单蔸鳞茎数主要受氮肥影响,单鳞茎鲜重主要受钾肥影响;在高氮水平下,配施钾肥能实现产量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2020年6—12月,采用"2+X"设计,进行了秋延后大棚辣椒优化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阜南县栽培秋延后大棚辣椒,在每hm2基施P2O5225kg、硼砂15kg、硫酸锌30kg下,以每hm2配施纯氮(N)450~585kg和K2O 450kg,且N肥的50%和钾肥的70%作基肥施用,留20%的N肥和30%的钾肥,于辣椒开花前追施,30%的N肥于辣椒坐果期追施,辣椒的产量与平均单果重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