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大麦黄花叶病是发生在日本麦类作物上病毒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本病其实在大麦秋播阶段业已发生,但通常至翌年2~3月首先在叶片上呈现擦伤状的碎白点花纹并出现坏死病斑,然后全株黄花萎缩。病症严重时全株枯死,颗粒无收。此病都发生在二棱大麦、六棱皮大麦、六棱裸大麦上,对二棱大麦危害尤其严重,所以是二棱大表致命的病害。此病的病原病毒由寄生在根部的禾谷多粘菌为媒介在土壤中传染,农田一旦感染此病,就年年发病,且一年重于一年,因媒介菌存在于土壤中,所以药剂防除效果较差。而作为病原病毒媒介菌的休眠孢子,致病力在土…  相似文献   

4.
1、前言大麦黄花叶病是由大麦黄花叶病病毒(BaYMV)引起的,选用抗性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除措施。但是,不能认为所有的抗性品种都是绝对抗病的,已有报道,新近育成的抗性品种被病毒系统侵染而罹病。所  相似文献   

5.
大麦黄花叶病是由大麦黄花叶病病毒(BaYMV)引起的,选用抗性品种是目前最有效的防除措施。但是.不能认为所有的抗性品种都是绝对抗病的,已有报道,新近育成的抗性品种被病毒系统侵染而罹病。所以.在确定防除策略的前提下,首先必须查明各地发生的BaYMV系统的种类及分布状况,因此查明病毒系统,  相似文献   

6.
大麦黄花叶病是欧亚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随着国内外对大麦黄花叶病抗病品种培育的重视,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麦黄花叶病病毒株系的分类、病害的发生与传播、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定位以及抗黄花叶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就大麦黄花叶病遗传育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麦黄花叶病是依靠土壤中禾谷多黏菌传播的病毒病,严重影响冬大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本研究以抗病品种扬饲麦1号与感病品种Gairdner为亲本,以杂交F1代经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构建的DH群体为材料,对其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进行两年鉴定与分析,并利用91对在亲本间多态性好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构建了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Windows QTL IciMapping 4.0软件中的完备区间-加性模型(ICIM-ADD)对大麦黄花叶病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9个与大麦黄花叶病病情指数相关的QTLs, 其中,qRYM-1HaqRYM-1HcqRYM-2HaqRYM-2Hb在两年间均被检测到,且 qRYM-2Ha在两年6个时期均被检测到,位于EBmag0793至GBM1047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61%~38.04%; qRYM-2Hb在 2015年第二、三期和2016年第一期被检测到,位于GBM1047至Bmag0749标记区间内,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1.40%~18.80%。qRYM-1Ha qRYM-4Ha可能是两个新的大麦黄花叶病抗性QTLs,黄花叶病抗性基因均来源于黄花叶病抗性品种扬饲麦1号。本研究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基因的发掘、精细定位、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8.
前言大麦黄花叶病病毒(BaYMV)使大麦息黄花叶病,对大麦产量、品质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啤用二校大安危害更大.为此,一些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高桥(1966)调查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300个二校大麦品种后指出:日本啤用二棱大麦对本清表现为极弱到弱,欧洲啤用品种中高抗品种也不多见.草叶(1968)调查了内外356个二校大麦品种、品系后认为:882%的品种对本病表现为弱,抗性强的品种只有1.7%,中抗品种也不足2%.河田(1982)的报道认为:在526个二校大麦品种中,除导人六枝大支抗性基因有成的品种外,高抗品种只有露57号、T60、…  相似文献   

9.
10.
以抗病品种泰兴9425与感病品种NasoNijo杂种F_1花药培养构建的188个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拔节期进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鉴定,在大麦成熟后考查株高、主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及千粒质量共7个农艺性状,并对群体的黄花叶病抗性及其对大麦农艺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材料间黄花叶病抗性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病害流行梯度下面积(AUDPS)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为抗病、中抗、中感和感病4个类群。研究发现AUDPS与大麦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及单株产量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0.38、-0.62和-0.65,表明黄花叶病对参试材料的株高、单株穗数、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麦黄花叶病从75年左右开始发生,此后发病面积不断增加,病情不断加重,据1983年及1984年统计,如东县发病面积30万亩以上,占全县大麦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一般病田减产20—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毁灭性的病害,而且  相似文献   

12.
受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委托,对我国大麦列入编目品种进行抗大麦黄花叶病鉴定。1983—1985年先后由25个省市,地等研究单位提供入目品种3585份。鉴定试验于上海市农科院大麦黄花叶病病圃中进行。病圃条件,感病对照品种早熟三号历年发病率达百分之百,黄化程度8级。鉴定的初步结果:获得高抗(田间不发病,下同)品种118份,占供试品种的3.29%;高抗品种有明显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长江、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高抗品种仅存在于多棱品种之中;不同芒型品种的抗病性有明显的差异;高抗品种有丰富的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3.
大麦黄花叶病已成为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利用引进的一批国外大麦材料 ,在我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较大的 8个地区进行鉴定 ,通过田间致病性的鉴定 ,用免疫及附电镜技术与国内的同源抗血清或国外的异源抗血清的捕获和修饰观察 ,结果发现 :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与日本的最为相似 ,但不一致 ,经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两大类 ,6种株系、类型 ,并且发现AkashinrikiAsamaMugiMihoriHadaka 3SehbonHadakaShinano 1Suifi等一批对我国BaYMV均具有抗性的育种材料。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 ,结合开展生物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大麦黄花叶病已成为冬大麦区的主要病害,利用引进的一批国外大麦材料,在我国大麦黄花叶病发病面积较大的8个地区进行鉴定,通过田间致病性的鉴定,用免疫及附电镜技术与国内的同源抗血清或国外的异源抗血清的捕获和修饰观察,结果发现:我国大麦黄花叶病毒株与日本的最为相似,但不一致,经比较分析初步得出两大类,6种株系、类型,并且发现Akashinriki Asama Mugi Mihori Hadaks 3 Sehbon Hadaka Shinano 1 Suifi等一批对我国BaYMV均具有抗性的育种材料。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结合开展生物技术是选育抗病品种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据Arny等(1966)报道,用遗传抗性有效地控制大麦黄矮病毒(BYDV)已经成功地在大麦上得到了证实.然而在小麦对BYDV的抗性遗传方面的报道却极为有限.尽管Qualset等(1973)不少人对某些抗性资源作过报道,但没有发现免疫性,也没有见到主基因控制的抗性.Topcn(1975)研究了Anza(抗)×Bluebird(感)和Anza(抗)×CA63121(抗)这两个春小麦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抗性遗传行为,发现该两组合的F_2资料呈现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1979年,CIMMYT的报告中提出,大麦黄矮病毒(BYDV)病是小黑麦的一种主要病害,但在这以前,科学家们对此病很少注意.当时,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是不种小黑麦的,小黑麦的收集鉴定仅仅开始于1981年.首次鉴定所获的结果就使当地对小黑麦育种和小黑麦的BYDV抗性遗传研究发生了兴趣.尽管作出肯定的结论还为时尚早,这里还是要讨论一下初步的成果和近期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麦黄花叶病我国于七十年代中期先后在浙江省和上海市发现,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及东部沿海大麦区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不但老病区病害明显加重,而且新病区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啤酒大麦重要生产基地盐城地区,本病也在蔓延,1987年3月29日调查阜宁县施庄乡苏啤1号个别田块株发病率达95.3%,本文重点介绍大麦黄花叶病抗病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对大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大麦黄花叶病抗性品种扬农啤5号与感病品种日引3号及其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对病圃与无病田的主要农艺性状及病圃大麦黄花叶病抗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麦黄花叶病对抗病亲本扬农啤5号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对感病品种日引3号性状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除单株穗数和千粒重外,病圃RIL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均值均较无病田相应性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尤以株高降幅(22.95%)最大。3年9个调查时期,扬农啤5号病级均为1级,表现为高抗;日引3号病级在3级左右,表现为高感。群体内大麦黄花叶病病级存在广泛变异。不同年份间,大麦黄花叶病病程梯图下面积(AUDPS)与株高、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均呈负相关;与主穗长、单穗粒数均呈正相关。大麦黄花叶病抗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向在不同年份间表现一致,但相关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简述了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分化给抗病遗传育种带来了困难综述了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分化的鉴定方法及其局限性,并总结了不同国家对大麦黄花叶病毒株系分化的结果,讨论了大麦黄花叶病毒不同株系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