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做渔药,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鱼虾蟹上,但是,珠海市康益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益达")的董事长董燕声老师却一直聚焦龟鳖病害,并且在2014年渔药市场普遍难做的情况下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现金,二是渔药销量提升了40%,其中龟鳖占了一半以上的销量。2014年,董燕声老师做了这样一件事——开龟鳖医院,给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2015年1月18日,康益达商学院第二期(湛江站)龟鳖生态养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高庆营深入东莞市麻涌绿野龟鳖生态养殖场、东莞市灵鳌园和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调研,并与来自东莞、茂名、顺德等地龟鳖养殖协会代表座谈,了解行业现状,倾听业界呼声。他勉励广大从业者努力推动龟鳖养殖这个特色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据介绍,目前广东共有龟鳖类养殖场(点)9.1万个,从业人口34万。  相似文献   

3.
不同养殖模式龟鳖养殖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安徽以中华鳖、鳄龟为代表的龟鳖养殖最普遍的养殖模式是池塘生态养殖和工厂化温室养殖,前者是龟鳖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周期长、效益低,后者是龟鳖在温室环境直接养成,周期短、效益高,但产品质量不高[1,2]。随着消费者对龟鳖品质要求的提升,龟鳖养殖逐渐转为以温室作为幼龟鳖培育的场所,而外塘作为养成环境的"温室加外塘"二段式养殖模式[3]。为探索龟鳖高效低碳养殖模式,笔者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下龟鳖生长效果的对比试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8日,2015中国(东莞)第一届龟鳖博览会在厚街现代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为期3天的龟鳖展吸引了468个参展商和来自全国21省市的行业精英、龟鳖爱好者参加,为历届龟鳖展览之最。本届博览会以"展现龟鳖风采,传承龟鳖文化"为主题,由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主办,东莞市龟协会和东莞龟业研究会共同承办。博览会的展品皆为龟鳖行业相关  相似文献   

5.
周洋合 《中国水产》2011,(11):28-28
10ff22日,中国龟鳖产业发展暨汉寿甲鱼生态养殖高峰论坛在湖南省汉寿县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常德市科协、汉寿县龟鳖产业协会承办。本次论坛邀请8名国内知名专家做专题报告,18个单位介绍经验,讨论并通过了《汉寿宣言》。《汉寿宣言》提出了恪守行业道德,树立行业形象,在良种推广、生态养殖、质量安全上竭力践行,为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做出贡献的誓言。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14,(1):31-31
<正>本刊讯广西钦州特色水产养殖发展迅猛,随着2013年广西"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龟鳖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修复与生态养殖示范项目、钦州湾河口外海区近江牡蛎抗风浪浮筏吊养示范推广项目、对虾高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水产品生产项目的顺利完成,钦州特色水产养殖逐步进入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进一步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龟鳖庭院养殖发展迅猛。以龟鳖为主的庭院养殖发展较快,龟鳖特色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其中以石龟、山  相似文献   

7.
市场消费的需求,促进了我国龟鳖养殖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的龟鳖产量已近2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龟鳖养殖国和消费国。那么,我国龟鳖养殖的方式都有哪些,产品质量又是如何保证的呢?有关这方面的专访内容归纳在本期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李艺介绍养殖金钱龟的经验和育苗窍门4月20日,由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主办、博罗县龟产业协会承办的"2014中国龟类产业发展公益讲座"在广东博罗县举行,来自北京、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市,以及广东各地的1000多名龟友参加了讲座。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会长、惠州李艺金钱龟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艺介绍了养殖金钱龟的经验和育苗窍门。据悉,金钱龟,学名三线闭壳龟,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几年,广东的龟鳖养殖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名贵龟种价格昂贵,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龟鳖养殖市场。作为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会长,陈小石在顺德举办的龟鳖美食展上针对龟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陈小石早年从期货市场发家,后投身实业养殖龟鳖;遭遇损失赔光家产后三年内成为顺德甲鱼大户,对于龟鳖行业的市场运作规律有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市场消费的需求,促进了我国龟鳖养殖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我国的龟鳖产量已近20万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龟鳖养殖国和消费国.那么,我国龟鳖养殖的方式都有哪些,产品质量又是如何保证的呢?有关这方面的专访内容归纳在本期向大家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采访札记】"其实做采访前,我没想过把‘90后'创业的帽子扣在这几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身上,尤其是作为技术部经理的方蔚平在介绍龟鳖养殖技术和病害预防时,专业的分析和独到的行业见解很难将他与学生一词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冲动租下的档口、细致铺设的所有互联网销售渠道,又透露出‘90后'的些许特点和端倪。初入社会,这群年轻人并未浮躁,相反,他们选择了最最传统的水产行业,又从最基础的养殖做起,也是为了离他们的梦想——龟鳖深加工食品研发更近,这本身,值得行业期待。"  相似文献   

12.
<正>"2 5万第一次,25万第二次,还有没有出价更高的?25万第三次,成交!"一只1.4斤的黑颈龟,从15万元起价,被一位龟友最后以25万元的价格拍得。这是本刊记者在顺德展览中心龟鳖慈善拍卖会上亲眼见证的一幕。10月24日~26日,由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主办、佛山市顺德区龟鳖养殖协会承办的2014中国(顺德)第三届"南祥"龟鳖文化美食实物展在佛山市顺德展览中心举行。此次会展有来自广东、广西、浙江、湖南、江西等地逾百家参展商前来参展,涵盖了各地龟  相似文献   

13.
李明爽 《中国水产》2014,(10):20-20
<正>本刊讯(李明爽报道)9月15日,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由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广西旅游局等单位共同主办,广西龟鳖产业协会、广东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海南省龟鳖养殖协会、南宁市龟鳖产业协会共同承办的  相似文献   

14.
龟鳖是我国传统的美食补品,龟鳖养殖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的特种养殖业之一。龟鳖产业的发展既满足了我国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也为农村农民提供了一条通过搞龟鳖养殖增加收入的致富路。然而多年来龟鳖市场的价格动荡不定和养殖户养殖风险的不断增大,已成为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除了很少部分是因养殖技术造成产量问题外,大多还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抱有疑惑所致。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在倡导"生态渔业"、"健康养殖"中规范用药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国生态渔业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进行了专题采编,介绍如下。孙喜模: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前副站长、中国水产学会渔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一、我国渔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存在哪些问题?1.我国渔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渔药产业已基本上形成了全链条、多品种、规模化、广覆盖的产业体系,集渔药研发、生产、营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08,(1):46-46
2007年12月29~30号,由中国渔业协会委托中国渔协龟鳖产业分会(筹)主办,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首届龟鳖产业文化论坛暨广东“绿卡”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大会在东莞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周十六个龟鳖产业大省区,二百六十多位龟鳖行业精英—龟鳖养殖、加工、饲料、文化、流通等著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以及农业部、中国渔业协会、广东省、东莞市等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7,(8):39-39
职务: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所长 职称:高级工程师 专业与专长:龟鳖的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 主要业绩:从事水产研究和生产工作30年,其中从事龟鳖的研究和生产20余年。现任浙江杭州龟鳖研究所所长、杭州市养鳖协会技术专家,全国健康养鳖协作网专家委员。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中的龟鳖健康状态直接受到养殖水体的影响。龟鳖养殖水体由于受到其群体自身、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影响,水质是波动变化的。影响龟鳖养殖的环境因子包括温度、p 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如果这些水质指标变化超出龟鳖自身所能承受的界限,龟鳖会有各种不适的表现,甚至死亡。提前预知水质的波动情况,并通过人为的或者电气设备自动调节水质,可使其保持在合理的水质范  相似文献   

19.
金秋十月是丰收的季节,10月13日上午,由顺德区水产商会为主办单位,省龟鳖养殖行业协会、佛山市农业局、顺德区农业局为支持单位的“中国龟鳖业发展(顺德)论坛”在顺德大良举行,来自全国龟鳖养殖主要省、区及本省的专家与养殖户代表200多人共聚一堂,以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讨行业的发展之路。本期选登论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新型的健康生态养殖和高质量的品牌鱼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关注健康生态水产养殖,打造优质高端生活从'鱼伯伯'健康鱼开始!"如此高大上养殖标语出自广西桂林养殖能手吕建明. 这是一位很有故事的男主角:为了追求梦想,他在桂林种过田、养过猪;6年前偶然的机遇成为通威经销商,几年辛勤的付出,他的销量占到广西所有经销商总销量的15%;3年前,他先后承包了350亩池塘、80箱网箱走自己特色养殖路线——在桂林挑花江、深山泉水河等建立绿色无公害养殖基地,成立"鱼伯伯"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