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的时刻,党中央适时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经过几年的实践,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我国小康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笔者分析了中国目前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障碍和可行性,提出了构建中国农村和谐社会需要改变执政观念,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作保障;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作支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来助推,同时提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弱化转移农村矛盾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发展效益农业,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确保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是我国当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较好地发挥我省种业的优势,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专用玉米种子产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强化专用玉米种子的生产,这对推进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面对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要,研究和探讨如何抓住机遇,搞好专用特用玉米的生产与开发,形成优质、高效、高产的特色农业,有效地壮大和发展辽宁的种子产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突出的问题,而农民增收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前提,因此,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必须调整当前农村教育的培养方向、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大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增强农民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天锦 《种子科技》2000,18(3):143-143
广西是一个农业大区 ,良种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加快实施种子工程 ,实现农业生产用种良种化 ,对推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跨世纪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种子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 ,是各种技术措施发挥作用的载体。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建设“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促进农业发展 ,归根到底还要从种子抓起。抓种子成本低 ,见效快 ,靠得住 ,是广西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要深刻认识种子工程的深远意义和现实作用 ,明确生产用种良种化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正确领会、全面理解实施种子…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17-321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证研究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对策。结果表明,实施阳光工程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度、效益增高、分布区域集中、特色培训模式形成、特色劳务品牌效应明显。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技能缺乏、信息不畅、职业技术教育薄弱、适宜岗位选择面太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阳光工程质量、开辟就业途径,重点开发小城镇、中小企业、乡村旅游业、服务业、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提供适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更多岗位,是当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晋中市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中市是山西省主要农区,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近期和今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走访农户、与基层干部座谈和听取市、县两级汇报等形式,对晋中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分析了晋中市农民收入现状及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及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其核心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关键就是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业劳动者。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西部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345-345
立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局势,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从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西部和东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农业生态现状等角度指明科技发展相对缓慢是制约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从科技体制、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加强教育、吸引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农业科技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本文通过剖析镇江市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及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并提出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增收效应;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帮扶力度,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等六个方面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摘 要:天津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发展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争取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具体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独特的人才、智力、学科与科技优势,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人才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建立以农业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推广体系,构建农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机制,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12.
农业科技园区是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需求,以现代农业科技的组装、继承与示范、推广为手段,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人才的高度集中与高效管理的新型组织形式。我国农业科技园区从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到底有多少影响?在此,通过傅家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及其对周边农村经济的影响,来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作用和存在问题,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Education has increasingly come to be seen as a potent development tool, not least because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today affects a country's development for decades to come. The migration of teachers – both internationally by way of emigration and internally within countries – may adverse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in a country like Fiji with a limited human resource capacity. The emigration of workers, particularly of highly skilled workers who are endowed with high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has severe implications for a small country like Fiji. The emigration of teachers who are the largest professional group of migrants has led to the filling of vacancies by less experienced and junior teachers and is widely believed to have led to falling educational standards. In addition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re is substantial internal migration of teachers, mostly away from remote schools to urban areas. Rural schools find it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o recruit and keep qualified and experienced personnel. In the process, rural areas have been drained of some of their best human resourc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scale of migration of secondary teachers from Fiji, raises development issue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l migration of teachers, describes policy responses that this migration has elicited and identifies areas requiring further research with a view to mak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s well as contributing to the literature on skilled migration in the Pacific.  相似文献   

14.
西南地区乡村衰落具体表现及诱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丽桂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0):158-164
为研究乡村衰落问题,以重庆3个村庄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西南山区乡村衰落进行研究。调研发现,受地理地貌、生产条件、居住方式等条件制约,西南地区乡村衰落的现象与问题更加突出,表现出人口大量外流、耕地撂荒增加、农房闲置率提高、务农人员老龄化、农民务农意不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义务教育外移、村自治组织弱化等多重现象,并诱发了严重的乡村养老问题、农业产业发展问题、乡村治理问题和乡土文明断裂问题。研究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应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因地施策;应重视乡土文化和乡村养老问题;应激活农村资源,丰富农业形态,兴旺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部丘陵山区包括有19个省市区总面积约310万km2,耕地约0.34亿hm2,人口4亿多。这里资源丰富,但灾害频繁,生产潜力大。存在问题主要是科技投入少,基础建设投入不足,农民文化素质差,直接为丘陵山区服务的科研成果不多。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目标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化化为中心,在确保粮食增产和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多种多样的、效益好、品质优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带,保证农牧民增产增收,并不断向品牌化、标准化、精品化和持续化方向发展。今后,首先要坚持把弘扬“科学文化”作为“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主旋律,科学技术首先是一种文化,它将促进农牧民从科学世界观高度认识生产。因此,它是丘陵山区发展的先导。其次,要坚持拓展和丰富该地区物质性与社会性并重的农村基础工程建设。此外,还应对该地区的农田保护与“三农”关系,以及立体农业、庭院经济等问题拓展思路,丰富其内涵。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深层约束与破解路径——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俊毅    王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43-449
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农业产值增速趋缓、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富裕的进程相对滞后等问题。为了探究其原因,笔者使用数据挖掘、比较研究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发现这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广东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后。有效制度不足、普遍信任缺乏和进取精神不够等因素,使得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结构不尽合理、治理机制尚不完善,制约了广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富的进程。因此,广东各界必须致力于改善社会的普遍信任氛围、提高龙头组织的胜任能力和培育民众的进取精神,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必须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本文从农民增收来源多元化、农民收入增加的政策未落实等五个方面陈述了当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并结合农业结构不合理、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分析了农民增收趋缓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了要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搞好小城镇建设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普期刊起到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和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读者对象是广大农民,农业科普期刊更多的是承担新农村文化建设,传播农业公共信息,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因此,建议把农业科普期刊纳入到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发展乡村旅游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新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有效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转移现状,指出现状不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以及建立全面小康社会。提出21世纪新选择:发展乡村旅游,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中国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加强3个战略转型,实现一个转移。3个转型即农业供给结构转型、农民思想观念转型和农村劳动力素质转型,一个转移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为了解决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问题,以河北省藁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河北省藁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所占比重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城镇规模偏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双重用地问题突出、城市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是阻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重要因素,并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藁城市城乡用地结构,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