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程度逐年严重,老年失能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风险。世界上很多国家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来应对老年人的失能问题。分析比较了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范围、资金来源与分担、待遇给付等核心问题,从扩大保险范围、提供多元筹资渠道、细化给付设计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潍坊市居民为调查样本,分析影响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居民月收入越高,家中需要赡养的老人数目越多,居民对保险越认可,其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越强烈。可通过推动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元化的保险补偿方式,提高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可度,推进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78-181
医养结合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等多种资源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让老年人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农村依托村卫生室或卫生院和日间照料中心或农村幸福院探索"两室联建"或"两院一体",形成了一些特色模式。基于湖北随州市、河北巨鹿县、山东庆云县三个医养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农村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总结优秀经验。结果表明,政策制度、专业人才、协调管理、长期护理保险是农村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多级联动,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将农村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引向深入,满足农村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增强农村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残疾比率也呈上升趋势,对老年护理服务的需求会直接带来护理费用的激增。我国目前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如保费高昂,护理保险金给付没有考虑通胀问题,长期护理保险给付期间设置不合理,关于免责期的规定不清晰,长期护理保险金给付的频率、形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缓解农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群存在的社会难题,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现状研究,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扩散的目的、遇到的困境以及扩散性分析等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可行性建议,探讨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政策。  相似文献   

6.
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当被保险人无法从事日常生活基本活动(吃饭、洗澡、本小便,自制能力、移动、服药).在没有其他人帮助下,甚至不能利用辅助设备照顾自己时,给付保险金的一种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与快建发展,始于80年代,目前发展势头迅猛,而我国在该险种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只作为其他一揽子人身险的附加险出现。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存在巨大的有效需求,而供给方面又严重的不足,其供需的缺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7.
准入退出壁垒、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产品差异化等是影响人寿保险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中国保险市场准入、退出的行政性政策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属于寡占III型市场结构;寿险业保费规模、保险密度、保险深度、保险资产总额占GDP的比重、保险资产总额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较低;寿险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鉴此,应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建立市场退出机制,达到优化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的。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4):180-181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的转变,我国开始逐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从2005年商业化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践到2012年青岛市开始试水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到2017年,已经有近20多座城市进行了长期社会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目前各试点城市的制度建设模式,并从覆盖率、参保率、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成效分析,从而对我国的长期社会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于确保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尚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择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治疗的冠心病100例老年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感染类型、致病菌分布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3例(13%),其中检出病原菌8株,检出率61.54%,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住院天数、合并心力衰竭、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长时间使用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症、用药和住院时间过长、侵入性操作过多均会诱发医院感染,医护人员应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以此来保障其住院期间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从3个维度选取15个反映2013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3年我国各省市城乡养老保险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的地区GDP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表现较好,西部省份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财务可持续上表现良好。西部与中东部省份的差距在缩小,西部省份内部差距明显。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结构老化和财政支持力度是影响制度财务可持续的直接原因,而地区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筹层次过低,因此,解决地区非均衡发展的牛鼻子在于打破利益藩篱,尽快提高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首先分析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分析了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加强苏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112户农村居民的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超半数以上的农村居民不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在农村地区还未充分发挥其保障作用。农村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纯收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了解程度、对养儿防老的态度、政府宣传商业养老保险的影响程度等对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第1茬林分密度对2茬2年生杉木林生长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林场一片29年生第1茬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第2茬杉木林的造林成活率和2年生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茬杉木林分密度与第1茬林分蓄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高密度等级(1500株·hm-2以上)的第1茬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茬杉木林,其造林成活率和2年生的生长量最低.第1茬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不利于对土壤性质具有改良作用的林下植被的发育,导致林地土壤容重显著增大,引起第2茬杉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对长期生产力的维持不利,其对地力的影响程度甚至超过立地管理措施.前茬林分密度过大(密度超过1500株·hm-2)可能是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转型,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农村家庭养老的严峻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村家庭养老的社会经济基础;其次,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加强养老立法,规范家庭养老;最后,大力宣传尊老、养老、敬老之风,弘扬"孝悌"观念。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为依据,介绍了南京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制度,并运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出农民的基本消费支出,同时根据保险精算原理测算出满足农民基本养老需求所要缴纳的保险费,进而估量出农民在不同年龄的参保能力。研究发现,南京市新农保制度并不能完全保障农民的基本养老需求,政府财政补贴在制度建立和完善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据此提出了提高基本缴费比例、增加缴费浮动性、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方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放牧新疆褐牛年龄胎次对体尺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昭苏县测定的1 338头不同年龄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体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疆褐牛年龄、胎次与体尺、体重之间的关系和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生长规律,为有计划的开展育种工作和提高褐牛的终生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年龄和胎次对体尺、体重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岁以前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到2岁时平均体重可达成年(按4岁为成年)牛体重的80;以上,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成年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茂  刘妍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511-1512
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可耕土地的逐年锐减,导致一些地区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成为新的社会群体。长远看来,将一次性征地补偿费落实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十分必要。笔者在分析当前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作了初步设想,并就具体操作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小额林权抵押贷款对于盘活林农资金、促进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尤溪县和清流县、浙江省临安县、陕西省富县和西乡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农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需求与林农家庭年均收入、林地面积、贷款期限、贷款用途和是否参加了资产评估无关,与林农年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林农受教育程度、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贷款额度和是否参加了森林保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建议将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贷款对象定位于较年轻和家庭收入来源较单一的林农;金融机构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扩大贷款利用范围,以满足林农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增加森林保险险种,降低保险费用,提高保障水平,简化保险业务办理手续,积极推动森林保险业务的发展;重视林区的教育发展,提高林农的科学文化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