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哈密瓜汁多味甜 ,清凉爽口 ,深受消费者喜爱 ,经济效益高 ,且又是理想的前茬作物 ,有利于后茬作物的增产 ,可实行粮、棉、油行间套作 ,农民种瓜的积极性很高。巴盟从 1991年左右开始从新疆引种种植哈密瓜 ,到 2 0 0 0年种植 1 3~ 2 0万hm2 ,每年种植的品种有 4 0~ 50个。主要品种有 :抗病皇后、早皇后、新皇后、新太后、860 1、86 1、甘密宝、西域 3号、西域1号和杂交皇后。 1996年发现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近几年发生严重。巴盟地区 5月上旬播种哈密瓜 ,6月上旬见斑点病病斑 ,7月份严重。小瓜表面见不到病斑 ,大瓜上病斑清楚可见。病…  相似文献   

2.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及其检疫对策侯建雄方雯霞(兰州动植物检疫局730000)(国家动植物检疫局100026)西瓜细菌性果腐病(BacterialFruitBlotchofWatermelon,以下简称BFBW)是一种能引起西瓜苗病、叶病和果实腐烂的种传...  相似文献   

3.
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快速免疫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种子携带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进行简单抽提和纯化,不经过DNA提取而以病原菌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对带菌种子提取液采用直接PCR法最低检出限为3600个细菌/mL,而免疫PCR最低检出限可达到600个细菌/mL.免疫PCR法可以有效富集病原后再扩增,方便快速,成本低,灵敏度高,适用于种子携带微量的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高抗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西瓜资源,以24份西瓜品种资源为试材,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分别接种分离自甜瓜上的瓜类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菌株pslb96和ZZ-1,鉴定各品种资源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苗期抗性。结果表明,24份西瓜品种资源中未发现有对2株菌株表现免疫的材料,有7份资源对菌株pslb96表现高抗,12份资源对菌株ZZ-1表现高抗;9份资源对菌株pslb96表现中感或感病,7份资源对菌株ZZ-1表现中感和感病;对2株菌株均表现高抗的品种资源有野生型种质资源A9及商品种华欣、申蜜968、申选958和申抗988,占总品种资源的20.83%。部分品种资源A4、A13和申蜜7号对菌株pslb96和ZZ-1的抗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相同寄主来源的2株不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侯建雄 《植物检疫》1995,9(4):226-227
浅谈西瓜细菌性果腐病及其检疫侯建雄(兰州动植物检疫局730030)1989年春天,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西瓜田中发现了一种能引起西瓜果实腐烂的细菌性病害。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这种病害在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马里兰州、德拉瓦州、印地安纳州、阿肯色州、...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甘肃采集到的疑似西瓜果斑病的病瓜及种子中分离获得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以及利用美国Agdia公司的专化型免疫凝聚试剂条测定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诊断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符合燕麦噬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的特性,因此,确定甘肃省已发生西瓜果斑病,结果为甘肃省有效控制此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剂处理带菌种子防治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表明,以3%盐酸处理种子防效果最好,其次是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和新植霉素。用3%盐酸处理哈密瓜种子15min,水洗后,再用600倍加瑞农浸种处理过夜后播种,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具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8.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发生在甜瓜、西瓜等葫芦科植物上的一种严重的世界性病害,此病是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病原为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本文围绕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分离检测、致病机理、遗传多样性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阐明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通过温室试验的防效、促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N、P、K含量的影响,多方面评估生物农药“蔬得康”(由两株芽孢杆菌和一株沙雷氏菌株组成)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生防潜力。结果表明,生物农药“蔬得康”在温室中防效达到了40.8%,也使西瓜苗期的生物量增加了51.0%,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明显高于清水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4%、46.2%和21.3%,同时也使叶片中N、P、K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2.5%、36.4%和29.0%。  相似文献   

10.
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2000年在内蒙古和新疆的哈密瓜上发现一种新细菌病害-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从病叶和病果上分离到33个细菌菌株,接种哈密瓜、西瓜和甜瓜后,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完全一致,而且从接种病株上又重新分离到了此病原细菌,这33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法则证明均为该病的致病菌。各菌株致病力无明显差异。经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mol% G+C)、DNA-DNA杂交,确认该病原菌为燕麦食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 Willems et al.1992)=类产碱假单胞菌西瓜亚种(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citrulli Schaad et al.1978)。该病菌除侵染哈密瓜外,人工接种尚能侵染多种葫芦科及番茄、茄子等作物。  相似文献   

1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上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本文从病害的发生历史、传播及流行特点等方面综述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发生现状,提出了政府部门、种子种苗生产单位和种植户应共同采取措施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控,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蛋白阵列(Protein array)也叫蛋白芯片,是生物芯片(Biochip)的一种,主要利用抗原/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原理制备而成。按阵列样点大小,蛋白阵列又可分为微阵列(Microarray)和宏阵列(Mac-roarray)两类。微阵列集成度极高,可进行高通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含毒介质法对引起甜瓜细菌性果斑病(Bacterial Fruit Blotch of melon)的病原菌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进行了室内药效测定,评价测定的8种药剂对海南省5个甜瓜主栽区(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和三亚市)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各不相同,且相同药剂对不同地区的病原菌抑菌效果也不同,其中,噻霉酮对细菌性果斑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抗生素类药剂的抑菌效果普遍较好,如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和春雷霉素,而氢氧化铜和琥胶肥酸铜等铜制剂室内效果最差。该试验筛选的对西瓜嗜酸菌(A.citrulli)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为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生防菌株BW-6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细菌性果斑病是由西瓜嗜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Schaad et al.)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研究以西瓜嗜酸菌为指示菌,采集97个土样,采用土壤稀释平板法和对峙培养进行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获得19株细菌可以抑制西瓜嗜酸菌生长。通过离体叶片、盆栽试验进行生测,BW-6菌株对甜瓜果斑病的生防效果最好,且比较稳定,防效达80.3%。在甜瓜叶面进行室外定殖试验表明,BW-6菌株可以在甜瓜叶面上大量定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数逐渐减少。根据菌株BW-6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综合考察,鉴定其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相似文献   

15.
细菌性果斑病是典型的由种子带菌引起的传染性病害,解决种子带菌问题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过综述近年国内外瓜类种子的发酵处理、热处理、药剂处理以及快速干燥对BFB的防治,对种子处理剂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种子出苗率低和传带细菌性果斑病菌是制约三倍体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原因。本试验利用KMnO4、CuSO4和ZnSO4的不同浓度溶液对无籽西瓜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引发处理, 通过滤纸发芽试验, 观测其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借助平板法测定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FC247的抑制作用, 免疫凝聚试纸条和传统PCR检测引发处理对种子人工接菌FC247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0.1% CuSO4溶液引发处理4 h和0.2% ZnSO4溶液引发处理24 h, 分别比未引发处理的无籽西瓜种子发芽率提高71.1%和73.3%, 并能显著提高发芽整齐度和幼苗素质;同时, 引发溶液对细菌性果斑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并对人工接菌种子表现出-定程度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西瓜、甜瓜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寿光市和昌乐县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该病种子带菌,病原菌为Acidovorax citrulli(Schaad et al. 2009),危害葫芦科作物。应加强检疫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为筛选防控果斑病的有效药剂, 本研究比较了13种药剂浸种带菌西瓜种子不同时间对果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并通过“先喷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喷药”, 比较了13种药剂对西瓜苗期果斑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同时测定了助剂8.6%聚乙二醇对13种药剂的增效作用。药剂浸种试验结果表明, 带菌种子在10%阿苯达唑750倍液、2%春雷霉素300倍液中浸种12 h, 对果斑病的防效均达到100%, 发芽率比清水浸种分别高16.20百分点和16.34百分点;杀菌剂1号200倍液处理12 h的防效较好, 为85.58%, 且促进种子萌发。苗期喷施药剂的试验结果表明, 13种药剂对果斑病的预防效果均好于治疗效果, 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都超过60%的药剂有7种, 以10%阿苯达唑600倍液对果斑病的防效最好, 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7.58%和75.70%, 与8.6%聚乙二醇混配后分别提高至94.12%和81.31%, 增效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田间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果斑病菌两个亚群的143个菌株继代培养10代后,通过平板画线法对各菌株的硫酸铜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在硫酸铜浓度为300 μg/mL(1.88 mmol/L)时只有一株菌株表现敏感,在浓度达到750 μg/mL(4.69 mmol/L)时所有菌株均表现敏感;浓度为450~650 μg/mL (2.81~4.06 mmol/L)时分离自甜瓜的敏感菌株所占比率显著低于西瓜菌株;继代培养后所有菌株的硫酸铜敏感性没有改变,证实果斑病菌具有稳定的抗铜性。  相似文献   

20.
 以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菌悬液和田间采集的病组织为试材,研究了免疫凝聚试纸条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的灵敏度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免疫凝聚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特点,适用于田间快速检测和病害诊断;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灵敏度达103~4 cfu/mL,比传统PCR检测灵敏度(105 cfu/mL)提高了10~100倍,且不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和Southern杂交。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试剂,适用于室内检测及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