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3):164-166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三)蔡悦1陈洪存2王新1宋福4刘寿山3高宝柱2(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站)3成虫可以随稻谷(种)及其加工下脚料传播3.1打谷场调查田间调查表明,在水稻收获季节,田间仍然有一定数量的成...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悦  高宝柱 《植物检疫》1997,11(4):219-220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四)蔡悦1刘寿山3宋福4王新1高宝柱2陈洪存2(1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2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3唐山市植保站4河北省植保站)4成虫可以随交通工具传播本文所讨论的是去除随寄主植物携带这一因素,探索成虫自身是否有能力附着到交通工具上,而...  相似文献   

3.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研究(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悦  陈洪存 《植物检疫》1997,11(1):38-40
1988年6月,首次在我国河北省唐海县爆发了水稻重要害虫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立即引起国务院、农业部、国家科委领导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稻水象甲研究课题组,对稻水象甲的检疫检验技术、发生规律、防治和处理方法开展了专题研究。通过田间调查、对寄主植物及其产品的跟踪调查、室内饲养、成虫飞翔期交通工具携虫可能性等多方面的实验研究。本文分四部分重点论述稻水象甲的人为传播途径,为查明它的传播规律、行进方向和路线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4年7月26日在的岫岩县哨子河乡松祯村蓝旗村民组用黑光灯首次诱到7头稻水象甲成虫。为了能及时封锁扑灭,防止传播蔓延,我们于1995~1997年对稻水象甲的越冬场所及死亡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1调查方法1.1调查时间每年冬前11月中旬,冬后4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稻水象甲的为害习性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安市在1993年7月首次发现稻水象甲。据调查,发生虫口密度一般为7~10头/m2,重发生区达150头/m2,发生在岭南的10个乡镇,计760hm2。几年来我们对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和对产量的影响做了调查和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为害习性观察稻水象甲的成...  相似文献   

6.
昌黎县稻水象甲的划区、封锁与控制胡新胜(河北省昌黎县农林局植保站066600稻水象甲属全国植物检疫对象,1988年首先在河北省唐山市唐海县等5县1区发生,1990年传入秦皇岛市昌黎县及其它县、区,疫情发生后,我县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实施细则有关条款...  相似文献   

7.
稻水象甲危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沙、望城部分乡镇的稻水象甲的发生情况调查表明:稻水象甲在我省的分布密度平均为(1-37)头/百丛。几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单、锐劲特、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等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95%以上)。  相似文献   

8.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一种国际性植物检疫害虫。此虫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复杂,寄主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已经在我国部分省份发生。本文综述了我国学者在稻水象甲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和报道。  相似文献   

9.
温岭市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陈信玉(浙江温岭市植物检疫站317500)稻水象甲属鞘翅目水象甲科昆虫,是国际性植物检疫对象。温岭市于1993年在连作早稻田中首次发现。经普查,当年发生面积1533hm2;波及面积6333hm2。受该虫为害,一般田块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0.
稻水象甲幼虫及茧在稻根周围分布规律颜仁贤(浙江省玉环县植检站317600)在稻水象甲幼虫及茧调查中,都要挖取土样进行检查,过宽、过深挖土,洗样,花工大、对稻损失大;过狭、过浅挖土漏虫率高,影响调查准确性,因此调查了解稻水象甲幼虫及茧在稻根周围的分布规...  相似文献   

11.
稻水象甲在温州的控制和扑灭陈天赏(浙江省温州市植检站325000)稻水象甲于1988年传入我国河北唐山地区,温州市是1993年7月在乐清雁荡选坑村首先出现。稻水象甲传入我市4a来,我们根据省政府提出的“封锁控制、分割围歼、逐步压缩、综合治理、限期扑灭...  相似文献   

12.
张莉  徐志新 《植物检疫》1994,8(5):279-281
稻水象甲与植物检疫(二)张莉,于虎勇徐志新(丹东动植物检疫局118000))(杭州动植物检疫局)7寄主植物稻水象甲的寄主植物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数种(次要寄主略)。7.1成虫寄主:燕麦Agropyrontsukushiense;荩草Atrhraxon...  相似文献   

13.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稻水象甲成虫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是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在稻根隐蔽为害,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该虫具有营孤雌生殖、潜水性强、越冬成虫死亡率低、成虫多食性等特性,有利于其扩散和传播。目前,稻水象甲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在生物防治方面,国内外主要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稻水象甲的致病力及田间致病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稻水象甲(Li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1988年在河北省唐海县首次发现。抚宁县1990年7月31日在黑光灯下发现稻水象甲,经普查,田间只零星发现其危害水稻,大面积扫网未见成虫。随着时间的推移,稻...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镇海区地处浙北沿海(东经301',北纬12137'),1999年发现稻水象甲疫情。这是稻水象甲初次侵入中国水稻单、双季混栽区。为了解稻水象甲在水稻单、双季混栽区的发生和为害情况,笔者于1999~2000年进行了初步调查。1分布1999年5月11日蟹浦镇方针村一农户反映,水稻上有一种从未见过的硬壳虫为害十分严重,区植检站和农技总站派员实地查看后,认为是稻水象甲为害,发生了疫情。送标本到省植保总站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定结果一致,说明稻水象甲已传入浙北沿海水稻单、双季混栽区。随后进行了全区普查。19…  相似文献   

16.
唐海县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玉江 《植物检疫》1997,11(1):40-41
唐海县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张玉江(河北省唐海县农林局063200)唐海县位于唐山市东南,濒临渤海,地理座标为东经118°12′~43′,北纬39°7′~27′,1988年稻水象甲Li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首先...  相似文献   

17.
草克星与稻思达复配防除抛栽稻田杂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草克星与稻思达复配在抛栽稻田的除草效果、安全性、最佳配比以及两者复配后用瓶抛法施药的可行性,我们于1998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7.5%草克星水分散粒剂(日产化学公司提供)、80%稻思达水分散粒剂(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50%丁草胺乳油(南通化工厂生产)、10%苄黄隆可湿性粉剂(江苏省激素研究所生产)。1.2 处理设置试验共设15个处理(表1),3次重复,小区面积4m×5m,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均在抛后3天用药,药后保浅水7天。1.3 实施概况试验田设在阜宁县城北乡城…  相似文献   

18.
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水象甲在浙江双季稻区每年发生2代,以成虫滞育越冬。春季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繁殖,形成1代致害种群;夏季1代成虫生殖滞育,绝大部分个体(95%以上)迁出早稻田行夏蛰并越冬;秋季2代成虫羽化后,大部分迁飞山上草地越冬。  相似文献   

19.
稻水象甲越冬场所的调查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水象甲是山西近年新发生的检疫对象.经调查,稻水象甲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2cm处越冬.通过加强检疫、适当控水、铲除杂草、药剂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危害.  相似文献   

20.
稻水象甲与植物检疫(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徐志新 《植物检疫》1994,8(4):215-219
稻水象甲与植物检疫(一)张莉,于虎勇徐志新(丹东动植物检疫局118000)(杭州动植物检疫局)1前言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spp.属鞘翅目,象虫科,首次于1831年由Say定为Bagoussimplex,1881年Howards[1]在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