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黄圆蚧是为害龙游县柑橘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柑橘产量与果实外观品质。随着人们对柑橘果实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原来防效较好的杀扑磷、氧化乐果等毒性较高的农药已被限制或禁用,筛选高效低毒的替代药剂防治介壳虫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于2013年9月至10月进行了氟啶虫胺腈(商品名称:特福力)防治柑橘黄圆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99%绿颖乳油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永春县柑橘重要害虫之一,危害叶片、果实,一般百叶平均156头,严重(失管)的百叶平均312头,对当年和来年树势及产量造成严重影响.每年给当地柑橘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一些果农由于防治不当造成用药次数增加或加大农药用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果品质量,同时造成农药残留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介壳虫,生产绿色安全果品,今年在县猛虎场柑橘园做了99%绿颖乳油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防治柑橘木虱的高效低毒新农药,降低柑橘木虱抗药性,笔者选择22%氟啶虫胺腈(特福力)悬浮剂与21%噻虫嗪悬浮剂对柑橘木虱若虫和成虫进行药效试验,探明不同药剂防治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种药剂均具有较好速效性和长效性。22%氟啶虫胺腈(特福力)悬浮剂防治柑橘木虱若虫,第1次和第2次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96.62%、100%,与对照药剂21%噻虫嗪悬浮剂防效相当,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柑橘木虱成虫,22%氟啶虫胺腈(特福力)悬浮剂第1次和第2次药后7天防效均为100%,同样与对照药剂21%噻虫嗪悬浮剂防效相当,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柑橘木虱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na)属同翅目木虱科。主要为害宽皮橘、甜橙、柚、金楠、枸橼、柠檬、酸橙、枳、黄皮等芸香科植物,是比较重要的新梢害虫之一。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四川、浙江、云南、湖南、贵州等省区。1996年,黄岩柑橘产区首次发现柑橘木虱后,由于存在较大面积的失管橘园,广大橘农对此虫防治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虫情发生逐年加重,发生面积明显扩大:2002年,柑橘黄龙病在黄岩柑橘产区首次发现和确诊以后,该虫的危害性就更加明显地得到体现。由于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在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媒介,能否有效防治柑橘木虱和控制虫情已成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2003~2004年对黄岩区柑橘木虱的发生分布、为害特点、发生规律进行调查观察,并对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县蜜柚发生的主要病虫有螨类、介壳虫、橘实雷瘿蚊、橘小实蝇、潜叶蛾、潜叶甲、柑橘花蕾蛆、炭疽病、褐腐疫霉病、黑星病、黄龙病等,其次有木虱、白蛾蜡蝉、蚜虫等。病虫种类多、病虫并重、发生危害时间长,成为蜜柚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6.
柑橘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为害柑橘的象鼻虫主要有柑橘灰象甲(Sympiezomiasc hao),又称大灰象甲、灰鳞象甲、泥翅象甲,橘农俗称之为橘猴、尖咀龟、葫芦虫;大绿象虫,又称蓝绿象虫;绿鳞象虫和小绿象虫:为害常山胡柚的主要是灰象甲。  相似文献   

7.
台州市柑橘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不仅是重要的柑橘害虫,而且是柑橘黄龙病的传播媒介。由于近10多年来我国橘区冬季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严冻年份很少,该虫的抗寒力增强,生活习性和发生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该虫逐渐向北迁移,多数年份能在新的寄生地完成世代发育。为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发生,现将该虫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简述如下。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8.
拟贮藏的橘果一般都采用药剂浸果法进行防腐保鲜。柑橘防腐保鲜剂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橘果栽培的经济效益。今受四川省永川市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进行25%EC使百克防治贮藏期柑橘果实病害的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柑橘介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介壳虫是柑橘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它种类多、繁殖快,世代重叠危害性大。遍布于全国各柑橘产区,尤以吹绵蚧、红蜡蚧、糠片蚧、黑点蚧、褐圆蚧、矢尖蚧、堆蜡粉蚧危害最严重。又因其体被有蜡质,采用单纯的化学农药防治.收效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0.
大绵蚧是近年开始在苹果树上危害的一种介壳虫,在张家川一年一代,成虫不形成介壳,属较难防治害虫。该虫的最有效的防治时期是每年的7月份,即若虫发生期。针对其发生危害规律,我们用48%乐斯本乳油、40%速扑杀乳油、40%速蚧克乳油进行大绵蚧防治效果比较试验,具体情况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1.
介壳虫危害园林树木的枝、干、叶、果等,吸取植物汁液而使植物受害,常造成植物生长势衰弱、落叶、局部或整株死亡。此外,介壳虫还排泄蜜露导致"煤污病"的严重发生,降低园林树木的观赏价值。针对介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探讨介壳虫的防治方法,为有效防治介壳虫的危害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群 《果农之友》2008,(3):45-46
3—4月份是椪柑新梢抽发、现蕾开花时期,害虫食料丰富,气候适宜,螨、蚧、蚜虫、凤蝶、粉蝶等多种害虫重新建立种群,并出现第1次发生高峰期;此期更是花蕾蛆、蓟马等发生的主要时期,但各种天敌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滞后一步。因此,此期是防治橘园红蜘蛛、介壳虫、花蕾蛆、卷叶蛾、恶性叶甲、粉虱、蚜虫、凤蝶、柑橘爆皮虫、天牛、橘全爪螨、锈壁虱、疮痂病、溃疡病等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13.
曹涤环 《果农之友》2011,(12):24-24
柑橘采果后,不少橘农忽视管理,特别是忽视越冬期的病虫防治,结果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冬季期间,虽然危害柑橘的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蚧类、螨类、潜叶蛾等各种病虫都是由盛发期进入全面衰退的越冬期,是各种病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在这个阶段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清除虫源、病源、减轻下年危害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4.
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ci citrella)属鳞翅目,橘潜蛾科,是柑橘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柑橘夏秋梢,它以幼虫潜入嫩茎、嫩叶表皮蛀食,形成弯曲的虫道,受害叶片卷曲硬化易脱落,受害果实易腐烂,卷叶也为其他害虫提供了越冬场所,该  相似文献   

15.
柑橘介壳虫是为害柑、橙、柚类的主要害虫,信丰县以矢尖蚧、糠片蚧、黑点蚧、吹绵蚧为害重,红圆蚧、褐圆蚧、红蜡蚧为害较重。介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叶片、果实和枝条上吸食汁液,一旦固定便不再移动,终生在一处取食;能分泌蜡质物覆盖虫体,形成各种介壳,随着虫龄增大,介壳增厚,药物一般难直接接触到虫体;蚧类为害后,使枝梢枯萎,甚至全株枯死,可诱发煤烟病,影响开花结果,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对目前常用防治柑橘介壳虫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虫剂防治桃介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介壳虫(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又名桑白蚧,是我国南方桃区普遍严重发生的害虫,主要以雌成虫及若虫固定在主干与枝条上以口针刺入皮层吸食汁液,发生严重时整树枝条布满介壳,受害枝干皮层松动易剥离,削弱树势,甚至整株枯死。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筛选出新的有效药剂和使用技术,我们用6种传统药剂与市售药剂,对其成虫、卵及若虫进行了室内药效和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7.
介壳虫不易防治,主要原因:一是介壳虫初孵的若虫历时短,且多数4—5天后体表就逐渐产生粉状、毛状或丝状蜡层,多数农药难以渗入触杀;二是多数介壳虫产卵期长达30多天,虫态不一致,不易集中防治;三是介壳虫繁殖能力强;四是近年来暖冬较多,有利于介壳虫越冬生存;五是果农在防治上有误区,表现为用药不当,防治次数少,用药量不足,没有抓住防治关键时期等。  相似文献   

18.
柑橘红蜡蚧成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又名红蚰、胭脂虫、红橘虱和红蜡虫,其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梢,叶片及果梗上吸取汁液,并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严重影响柑橘树生长和柑橘产量。红蜡蚧每年发生1代,浙江黄岩地区在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卵期1~2d (天),此时蚧虫幼小、蜡层较薄,是进行防  相似文献   

19.
桑白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白介壳虫简称桑白蚧,又名桑盾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该虫发生十分广泛,主要为害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建平县近几年来果树发展较快,随着栽植量不断扩大,桑白介壳虫在我县果树上普遍发生和蔓延,给果树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桑白介壳虫以若虫和雌成虫聚集在枝干上刺吸为害,以2~3年生枝受害最重.严重时整个枝条被虫覆盖,分泌灰白色蜡质,妨碍植株生长,远望枝条呈灰白色.受害轻者树势变弱,枝条发育不良;重者造成主枝枯死,产量下降.我们于2002年起在万寿、青峰山杏园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对桑白介壳虫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壳虫体上常有各种粉状、毛状或丝状蜡质物或坚硬的蚧壳,所以必须根据其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综合防治。 1、休眠期药物防治 要用能溶蜡或腐蚀性较强的药剂,如发芽前,用5%的柴油乳剂防治球坚蚧;用0.1%二硝基磷甲苯酚油乳剂(含油3%)防治桑白蚧;用4%~6%的煤焦油或机械油乳剂防治梨圆蚧;使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对休眠的各种介壳虫均有很好的防效。 2、人工防治 用硬刷将枝条上的介壳虫刷掉。 3、物理防治 冬天最冷时,往树上喷清水,使树枝结薄冰,振动树枝,振落虫体。 4、孵化期药物防治 卵孵化时介壳虫与枝条间已有缝隙,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