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傅强  徐彦花  张巨明  刘天增 《草业科学》2021,38(8):1477-1486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大斑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草坪病害,在兰引Ⅲ号结缕草上危害严重。为了探究杀菌剂对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选用‘扮绿’(156 g·L?1丙环唑)、‘绘绿’(50%嘧菌酯)、‘赛达’(0.31%嘧菌酯+ 0.75%丙环唑)、‘卉乐’(12%咯菌腈) 4种杀菌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 solani ZS-1和R. solani ZW54菌落生长的抑制能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杀菌剂‘绘绿’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值小于1 mg·L?1。在结缕草上喷施杀菌剂‘绘绿’和‘扮绿’,然后接种立枯丝核菌R. solani ZS-1和R. solani ZW54,观察大斑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植株的生理影响。与喷施无菌水的对照相比,喷施杀菌剂后结缕草的大斑病发病率显著降低(P < 0.05)。杀菌剂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 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 < 0.05),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P < 0.05)。从立枯丝核菌的耐药性来看,菌株R. solani ZS-1对杀菌剂的耐受性明显高于菌株R. solani ZW54。综合杀菌剂处理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和结缕草生理影响来看,杀菌剂‘绘绿’对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43%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结缕草大斑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为提高草坪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傅强  徐彦花  张巨明  刘天增 《草业科学》2022,38(8):1477-1486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大斑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草坪病害,在兰引Ⅲ号结缕草上危害严重.为了探究杀菌剂对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选用'扮绿'(156 g·L?1丙环唑)、'绘绿'(50%嘧菌酯)、'赛达'(0.31%嘧菌酯+0.75%丙环唑)、'卉乐'(12%咯菌腈)4种杀菌剂,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R.solani ZS-1和R.solani ZW54菌落生长的抑制能力.测试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立枯丝核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杀菌剂'绘绿'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值小于1 mg·L?1.在结缕草上喷施杀菌剂'绘绿'和'扮绿',然后接种立枯丝核菌R.solani ZS-1和R.solani ZW54,观察大斑病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植株的生理影响.与喷施无菌水的对照相比,喷施杀菌剂后结缕草的大斑病发病率显著降低(P<0.05).杀菌剂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P<0.05).从立枯丝核菌的耐药性来看,菌株R.solani ZS-1对杀菌剂的耐受性明显高于菌株R.solani ZW54.综合杀菌剂处理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率和结缕草生理影响来看,杀菌剂'绘绿'对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在43%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结缕草大斑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为提高草坪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银萍  袁庆华  王瑜 《草业科学》2013,30(3):341-345
采用生长速度法和孢子囊形成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草坪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作用,并进行了7种杀菌剂拌种的温室盆栽防治效果研究。室内毒力测定表明,不同杀菌剂对腐霉菌菌丝的生长和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对菌丝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的杀菌剂主要是霜脲锰锌、代森锰锌和霜霉威盐酸盐,前两种杀菌剂的半致死浓度(EC50)值均为1.28 mg·L-1,后者的EC50值为3.26 mg·L-1。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抑制效果明显的杀菌剂是吡唑醚菌酯、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其EC50值分别是0.09 、0.21和0.46 mg·L-1。用7种杀菌剂分别拌种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出苗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根据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盆栽防效试验结果,霜脲锰锌和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优于其它5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室内药剂筛选结合田间试验,确立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阐明化学杀菌剂和微生态制剂的促生防病效果。利用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葡萄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viniferum)菌丝生长有抑制效果的化学药剂,选用其中3种抑制效果最好的药剂结合氟菌.肟菌酯及微生态制剂绿康威在贵州省三都县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实验室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代森锰锌、丙森锌、咪鲜胺、苯甲.丙环唑、吡唑.福美双对C. viniferum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95%以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菌.肟菌酯、咪鲜胺与绿康威混合施用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96.7%。其次是氟环唑、咪鲜胺和绿康威混施以及氟环唑和咪鲜胺混施,防效均在95%以上。部分处理还能够显著增加果实单穗重、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叶片长度。代森锰锌、丙森锌、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能够显著抑制葡萄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和咪鲜胺分别与绿康威混和施用在实际生产中能够较好的防治葡萄炭疽病。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抗倒酯(TE)对人工种植的二年龄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草分蘖期施用多效唑、矮壮素和抗倒酯均使羊草株高、穗长降低,而生殖枝数、基部茎粗、小穗数和种子产量增加,且以多效唑处理效果最明显。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羊草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当处理浓度为0.6,1.2和1.8kg/hm2时,多效唑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3,3.32和4.18倍(P0.05);矮壮素处理种子产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6.10%,113.12%和161.43%(P0.05);抗倒酯在1.8kg/hm2处理下种子产量比对照增长103.98%(P0.05),其余浓度间种子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12个处理组合中,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8kg/hm2处理种子产量最高(260.6kg/hm2),其次为多效唑喷施浓度为1.2kg/hm2处理(217.3kg/hm2)。因高浓度(1.8kg/hm2)多效唑处理对羊草生长抑制较重以及土壤残留药剂较多等问题,在羊草分蘖期喷施1.2kg/hm2多效唑较适宜。  相似文献   

6.
何斌  刘颖  马玉寿 《草地学报》2023,(5):1588-1598
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以喷施三十烷醇(0.15,0.30,0.45,0.60 mg·L-1)、生长素(20.0,30.0,40.0,50.0 mg·L-1),抗倒酯(141.0,282.0,423.0,564.0 g·hm-2)及多效唑(50.0,100.0,200.0,400.0 g·hm-2)后的发草(Deschampsia cespitosa)为试验材料,探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提高发草种子产量,其中以100.0 g·hm-2多效唑效果最佳,较CK增产207.15%;各产量构成因素与种子产量均呈正相关,其中喷施三十烷醇后发草单株穗重与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喷施生长素后每生殖枝结实数与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喷施抗倒酯后千粒重与种子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喷施多效唑后发草每生殖枝小花数与种子产量相关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抗倒酯,探讨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为科尔沁沙地羊草栽培与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提高了羊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抗倒酯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施药后15 d,1.8 kg·hm-2多效唑处理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了33.0%(P<0.05);施药后30~75 d,1.8 kg·hm-2抗倒酯处理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提高29.2%,33.3%,63.4%和49.3%(P<0.05)。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降低了羊草株高和产量,多效唑效果显著。因此,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是提升羊草产量的重要指标,羊草产量主要受株高影响。低浓度抗倒酯对羊草产量影响较小,但有效的提高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菌剂对草坪草病原菌毒力的作用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3种主要引起坪草病害的褐斑病菌、腐霉枯萎菌、夏季斑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8 3,5.968 4,7.181 2和11.386 8 mg/L,以烯唑醇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最高。烯唑醇、咪鲜胺、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对夏季斑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16 2,0.554 4,6.035 3,1 218.497 8 mg/L,以烯唑醇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种杀菌剂。采用菌丝干重测定法测定了阿米西达、霜脲氰、霜克、咪鲜胺、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依次为0.053 3,7.837 4,13.310 7,19.715 1,29.771 5 mg/L,以阿米西达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皮生产和草坪养护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萘乙酸(NAA)、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生根粉(ABT)、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影响销植草坪生根数、根长及新建草坪草株高、分蘖和叶片,研究结果表明:矮壮素、多效唑和脱落酸对降低株高、抑制叶片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作用;脱落酸、萘乙酸、矮壮素和多效唑对野牛草、早熟禾和高羊茅分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萘乙酸、生根粉、吲哚乙酸和矮壮素对生根有一定的效果。在适宜浓度下,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快速成坪、减少徒长和修剪次数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病害是导致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地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用杀菌剂对沙打旺种子进行预处理,在培养皿和盆栽两种培养条件下模拟沙打旺种子在自然环境中受到不同病原真菌侵染后的萌发和生长状况,探讨杀菌剂预处理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病原菌后,经杀菌剂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植株的株高、根长和干重较无菌水处理种子显著提高(P0.05),而发病率、死亡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则相应地显著降低(P0.05)。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有所不同,在多菌灵、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3种杀菌剂中,代森锰锌预处理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夏季斑由Magnaporthe poae引起,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草坪根部病害,尤其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较系统地介绍了草坪夏季斑的病症特点、发生发展条件以及流行因素。综述了夏季斑的诊断方法以及寄主范围。重点对夏季斑的防治方法,包括施肥、灌溉、修剪等养护管理措施,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了总结。将多施缓释性肥料、深灌、保持一定的修剪高度等养护措施配合能够有效地阻止夏季斑的发生,减轻发病症状。化学防治方法是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夏季斑的生物防治尚属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冷季型草坪草病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北京及周边地区草坪病害调查,初步研究了草坪病害的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对草坪破坏大、严重影响景观效果的病害种类有褐斑病、腐霉枯萎病、夏季斑枯病、镰刀菌枯萎病、锈病和蠕孢叶枯病.杀菌剂抑菌效果表明,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杀毒矾、瑞毒霉和灭霉威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4种病菌都有抑菌作用;种子包衣抑菌效果显示大部分包衣剂能够防止种子发生霉变,除镰刀菌外,种子包衣剂处理对各种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植物病害生防真菌。目前,国内外木霉生防菌剂研究开发主要针对农作物,相关产品在草坪上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来源于草坪的木霉且针对草坪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从草坪中分离的棘孢木霉菌株152-42(Trichoderma asperellum)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温度适应性和耐盐碱能力;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草坪币斑病菌(Clarireedia monteithiana)为拮抗对象,检测该棘孢木霉对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防治效果,分析其拮抗机理。结果表明:棘孢木霉152-42具有耐高温和高盐碱的特性,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病原菌生长,而且能够显著降低草坪褐斑病和币斑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草坪病害生防真菌。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缓释肥、尿素、磷酸二铵)、不同施肥次数、不同养分配施对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速效肥可以迅速改变草坪颜色,缓释肥对草坪颜色的影响更为持久;施氮肥加剧了草坪夏季病害的发生,导致草坪分蘖密度下降,而施用磷酸二铵处理的草坪对褐斑病的抗性最强.整个生长季内尿素、磷酸二铵配施和4次施用缓释肥2处理草坪的均一度最好. 缓释肥的应用减小了草坪生长速率的波动;秋季2次施肥比1次施肥更有利于地下生物量的累积.土壤中0~20 cm土层硝态氮的含量受施肥影响很大,并且与不同类型肥料氮素释放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5.
海南草坪草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海南省草坪草病害进行了初步调查,已经鉴定出草坪草病害13种,均为海南草坪草病害新记录.明确了海南草坪草病害的种类及其为害状况.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分布特点及防除措施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强胜  李广英 《草业学报》2000,9(1):48-54
用样线法调查了南京市绿色草坪共27个样点的杂草发生及分布情况,并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比较了各草坪杂草群落的发生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草坪杂草的发生和分布与草坪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水分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其中,地理位置是草坪杂草分布差异的间接原因,杂草种类的多少及每种杂草的数量与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河南省豫西地区主要城市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草坪昆虫群落的调查,经鉴定属12目36科75种,其中害虫种类为53种,天敌19种,其他昆虫2种.在害虫中,不同季节优势种不一样,春季的优势种是蚜虫,夏季的优势种是甜菜夜蛾Laphyma exigua和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秋季的优势种是三点盲蝽Adeiphocoris fasiaticollis和蛴螬.它们是综合治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8.
高温季节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为探讨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草坪质量的下降与其植物体生理活性的关系,本试验在南京夏季田间调查了6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草坪盖度、密度、综合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夏季高温伏旱强度的增加和持续时间的延长,各品种的草坪盖度、密度、综合质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组织含水量均持续显著下降,8月中旬的草坪综合质量和叶片组织含水量分别比6月中旬降低了12.1%~27.6%和14.2%~27.6%;8月中旬叶片组织的SOD和POD活性分别比6月中旬下降了36.5%~55.0%和46.9%~65.7%,而MDA含量则增加了19.8%~88.7%。田间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坪综合质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组织含水量、SOD与POD活性的降低幅度,以及叶片组织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较耐高温的“南农选系”和Midnight(W)在胁迫下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不耐热的品种Bluechip、Sobra,以及耐热中等的品种America和Midnight(B),夏季草坪综合质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田间高温伏旱胁迫下草坪综合质量与叶片组织POD活性的下降幅度呈显著负相关。田间高温伏旱期间叶片组织保持较高的含水量和POD活性可能是草地早熟禾品种抗高温伏旱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草坪杂草无公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兴娜  杨剑  向其柏 《草业科学》2005,22(5):100-103
阐述了草坪杂草无公害防治的主要途径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除草活性肽的抑草机理和研究状况,并分析了草坪杂草无公害防治的发展前景,为草坪杂草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厦门草圃主要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控药剂引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德亿  姚锦爱  黄鹏  方大琳 《草业科学》2011,28(7):1374-1378
以厦门灌口草圃为观测试验点,在调查草圃主要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的基础上,评判2.5%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蛴螬(Scarabaeoidea sp.)、地老虎(Agrotinae sp.)等主要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提出防控药剂引入试验方法。结果表明,对厦门草圃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地下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2.5%高效氯氟氰菊酯悬浮剂对蛴螬、地老虎的田间防治效果尚可,无药害产生,可作为防控药剂予以引入;防控药剂引入试验方法可为亚热带地区草圃主要地下害虫防控药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