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针菇(Collybia velutipes)属口蘑科,金钱菌属。除日本和我国台湾省栽培比较多外,其它地区和国家栽培较少。为在我国进一步发展金针菇生产,我们于1982年9月~83年4月,对引进的5个金针菇菌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结果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有C_1(上海食用菌所)、C_2(三明真菌所)、C_3(长沙市八中)、C_4(长沙赤岗冲菌种场)和C_5(湖南新乡县食菌所)。 (一)温度试验:品种为C_1、C_2、C_3和C_4用PDA培养基,于1983年2月19日接  相似文献   

2.
在栽培食用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产低、生物转化率不高、菇体畸形、杂菌污染等问题,甚至会让栽培者对食用菌栽培失去信心。其实,这是由于栽培者没有掌握栽培技术的要点,生产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大多数食用菌栽培程序大体相同,兹将本协会科技人员在平菇栽培中总结的几个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菌种的选择1·1优质菌种是决定栽培产量的主要因素菌种选择不当会严重影响产量。虽然不同的菌种和同一个种的不同品种,其原种和栽培种的外观长相不尽相同,但有很多共性,诸如:(1)生长整齐。同一品种,同样的培养料和栽培环境,生长速度与长相应基本相同。(2)生长速度正常。不同种和不同品种间生长速度不同,然每一个品种的长速则基本相同。(3)色泽正常。不同的食用菌品种,虽然色泽略有差异,但是在天然木质纤维素类培养料或在谷粒上生长时,其菌丝体几乎都表现为白色。因此,正常的优良原种和栽培种外观应纯白色。如有其它真菌污染,从菌种外观上可看到其它颜色的菌落,如绿色的木霉和青霉,橘红(黄)色的脉孔霉和黄曲霉、黑灰色的毛霉、根霉和黑曲霉等。正常的原种和栽培种在生长中和长满时都应色泽鲜亮、上下一致、洁白、而不应灰暗苍白。如果一瓶(袋)菌种,上下色...  相似文献   

3.
姬松茸的菌种特性和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又名巴西蘑菇。当前我国的栽培量越来越大,但各地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种性不稳,制种困难等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1 姬松茸的菌种特性1.1 菌种不耐低温贮藏 1997年我们两次从韩国引进姬松茸母种。菌种的菌丝生长正常,但扩繁后均无一成活。而后,我们通过子实体分离获得了菌种,经扩繁和栽培均获成功。但经冷藏保存后的姬松茸菌种,再次扩繁时又无一成活;而在室温下保存的菌种却可以转接成活。试验结果表明,10C以下保存的菌种,虽菌丝外观正常,但扩繁时菌丝难以生长。  相似文献   

4.
王德芝  张水成 《食用菌》2003,25(5):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 ,菌种需求量也迅速增加。除一些专业的菌种生产厂外 ,许多食用菌生产农户也进行菌种生产 ,尤其是二、三级菌种的生产。很多生产农户由于设备简陋 ,生产技术落后 ,在菌种制作中出现很多问题 ,给食用菌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菌种制作中教学和科研的经验 ,并结合对一些农户菌种生产的调查与总结 ,就食用菌菌种制作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简述如下 :1 菌种培养料变酸发臭 菌种培养料装袋灭菌接入菌种 (一级种或二级种 ) ,几天后菌袋内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菌丝生长受抑制或停止生长。其主要原因 :①…  相似文献   

5.
银耳一旦出现畸形,如变色、僵耳、小耳等,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所以,防止银耳出现畸形,是银耳人工栽培的重要课题。现就银耳发生畸形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谈点浅见。(一)菌种衰退银耳菌种对条件要求比较苛刻,极易在培养过程中衰退并出现畸形或不出耳现象。防治的办法主要有:①银耳菌几乎不能自行制造养料,一定要借助香灰菌(羽毛状菌丝)分解作用。但香灰菌接种量宜少,以免过早地消耗培养基养料。②在培养基中,除适当加入甘蔗渣外,最好比常规配料多加5~10%的麸皮或1~2%的黄豆粉,以确保充足的营养。另外如能添加一定量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则效果更好。③选择适合银耳生长的木屑。据上海农科院试验,除含有松脂、醚等杀菌物质的针叶树(如松、柏、杉)和有芳香油的樟科植物外,其它树木均可,但以青杠、枫树、角杨等为好。④菌种培养10天后,要及时放在18~20℃的干燥环境中保存,抑制菌丝继续旺盛生长,以保持活力。⑤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45~50%,培养基要装紧,以减少通气量,使菌丝缓慢健壮生长。⑥菌种应每隔2~3个月复壮一次。银耳一旦出现畸形,如变色、僵耳、小耳等,严重影响其商品价值和经济效益。所以,防止银耳出现畸形,是银耳人工栽培的重要课题。现就银耳发生畸形的原因及防治办法谈点浅见。(一  相似文献   

6.
答读者     
怎样防止菌种结块? 答:原种或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菌丝徒长结块的现象,这是由于菌种本身的气生菌丝生长过于旺盛,培养料过熟,过湿,以及培养室空气温度过大所造成的。防止的方法:移植母种时少挑些气生菌丝,多挑些基内菌丝;培养料要适当偏生、偏干些;降低室内的湿度。菌种培养料不转色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制好菌种是取得木屑栽培香菇成功的基础,原种和栽培种是生产的关键。原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栽培种的成品率以及栽培产量。制原种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检查发菌情况,随时掌握菌丝生长动态,对菌丝生长异常的菌种,如菌丝吃料慢,发菌参差不齐,菌丝浓淡、粗细不一致,甚至出现拮抗现象的要拣出来,不能使用。(2)保证恰当的菌龄,一般采用菌丝刚发到瓶底的原种,因为这种菌丝年  相似文献   

8.
古田县是银耳之乡,在银耳生产中因遭螨的为害,每年损失达200多万元,其中银耳菌种带螨是造成损失的一个重要方面。银耳菌种带螨除直接取食银耳菌丝,破坏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的比例之外,还传播霉菌。由于银耳栽培是密闭式的,一旦害螨侵入菌种,带螨的菌种接入栽培袋,害螨与银耳菌丝混合生长,给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摸清银耳菌种中螨的来源及其种类,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作无螨银耳菌种方法非常必要。笔者在古田县一些制菌专业户的配合下,进行了无螨银耳菌种制作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所用的材料及器具有:小型吸尘器,塔式分离器,手提扩大镜,灭螨剂4号,以及常规制作银耳菌种所需材料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用菌》1990,9(4):3-4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种,应用于各种容器及木段栽培。Ⅰ.名词术语Ⅰ、1母种:系指用各种方法分离到的纯黑木耳试管菌种。Ⅰ、2原种:用母种直接扩接到木屑、颗粒等培养基上培养的菌丝体,称其为原种。Ⅰ、3栽培种:用原种扩大培殖的菌种,称其为栽培种。Ⅰ、4菌丝脱壁萎缩:系指菌种瓶内因老化脱水,把这种菌丝脱离瓶壁现象叫做菌丝脱壁萎缩。Ⅰ、5拮抗现象:不同菌种的菌丝相遇产生一种生长的对抗现象,生物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拮抗现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栽培凤尾菇用纯麦粒作菌种产量最高,但制种环节多、成本高,不利于凤尾菇生产发展。我们从1982年开始,试用稻草麦粒混合栽培种床栽凤尾菇,获得较高的产量。现将两次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草麦种的制作 (一)稻草的处理:选当年新鲜、色泽金黄的干稻草,除去下部叶及穗部,切成  相似文献   

11.
石灰水对微生物有强烈的杀伤作用,由于廉价易得,可作为平菇栽培科的消毒剂,但消毒效果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究竟如何?本试验就这问题作了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高温平菇5712,引自山东金乡鸡黍菌种厂;原种、栽培种均用棉籽壳作培养基。培养料配方为:小麦秸60%,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和麦麸各10%。小麦秸、花生壳和玉米芯均经饲料粉碎机粉碎。以上原料除麦麸外,均为一年以上陈料,已霉变、结快。料水比为1:4。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04,26(3):16-16
答:平菇栽培时,如温度适宜,而菌袋菌丝色泽呈暗淡,则有三种情况:一是培养料养分不足,菌丝生长活力差,色泽呈暗淡;二是母种没有复壮好,种性活力弱而引起;三是平菇菌种混杂,菌丝之间产生拮抗,导致菌丝纤弱。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检查培养料配方,所用原材料是否新鲜,配比是否合理;其次要检查所用菌种的活力,如中温型平菇菌株,温度控制在2 5~32℃,则菌丝PDA上的生长速度应在0 .2 2~0 .2 9cm 天,如生长速度小于0 .2 2cm 天,则母种(一级种)需复壮后才能做二级种;三要检查菌种是否有混杂,制种时要将不同的平菇菌种严格分离。以上三方面工作制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的调查和室内试验,发现造成平菇菌种“干散”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污染。以后,又进行了回接试验,以确定和检测污染途径。并对环境条件,如温度、水分、通风等与菌种生长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菌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Accc5154)、紫孢侧耳(P. sapidus, Accc5155)、佛罗里达侧耳(P. florida, Accc5165)。 2.回接试验:将从平菇“干散”菌种中分离到的带有不同量细菌的菌种回接到被接种物(菌袋)中,于22℃、25℃、28℃下分别培养,观察菌种长相并进行再次分离。以正常菌种为对照。 3.被接种物带菌的检测:将装好料的菌袋分别于常压高温100℃灭菌1小时(处理Ⅰ)、高压灭菌0.5kg/cm~30.5小时(处理Ⅱ)、高压灭菌1.1kg/cm~2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接种有时出现“不吃料”现象。所谓菌丝“不吃料”,就是接入菌种瓶内的一级菌种或二级菌种块的菌丝不生长;有些菌种块上的菌丝虽然生长,但不往料内生长,以后逐渐萎缩变黄。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是:1 培养料过干,菌丝不能长进料内。防止的办法是:补加水分。2 接种箱内消毒时,熏蒸药量过多或温度过高,致使菌丝因药害而死亡。要求消毒用药必须按规定量使用,防止过量;接种箱在连续接种中,必须有一个通风冷却的间歇时间,防止箱内温度过高和氧气缺乏。3 高压灭菌以后,菌种瓶内温度尚未冷却即接种,致使菌种块菌丝遇高温而死亡。防…  相似文献   

15.
提高菌种成品率,有利扩大香菇栽培,降低成本,提高单产。我们从1979年生产香菇栽培种以来,成品率逐年提高,1980年为82.7%、1981年为91.1%,1982年为95.7%。主要措施如下: (一)把好拌料关:购进的木屑,一定要晒干存放干燥处。配料中加入的精料要新鲜无霉变,要随买随用。拌料要均匀,撒石膏粉后的干料翻拌二次,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具有抗癌和增进儿童智力的作用,上市后倍受欢迎。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促其发展和扩大栽培面积,在1982-1983年进行生料栽培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84年春季和冬季进行了阳畦栽培试验。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河北农业大学食用菌组统一供试验用菌种。 (二)试验面积设二个试点,每个试点设两个处理:1.料面不加覆盖,2.料面覆盖一层报纸其上覆盖麦秸。每个处理2平方米,重复三次。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栽培中,有时会遇到下种后因菌丝不萌发或吃料慢,杂菌乘虚而入造成栽培失败。造成菌种不萌发或吃料慢的原因有:菌种培养基营养失调,菌种培养时因温度过高而烧菌,细菌污染,菌种老化以及其它病害引起的菌种干散等。初学者对菌种污染后期易产生色素的杂菌(如木霉、黄曲霉)等容易看出,而对上述的劣种不易鉴定。笔者经试验后摸索出一点经验,同行们不妨一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平菇栽培比较粗放、简单,但要能获得高产稳产并非容易.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三项增产措施介绍如下:(一)把好菌种关选择好菌种是平菇高产的决定性因素.①应选适应性广、抗杂菌力强的菌株,如平菇HP-1、佛罗里达平菇、美味侧耳等.为防止菌种退化,在制种中不能无限制转管,应多采用有性繁殖和更换母种培养基配方.②选用适龄菌种,发菌温度在24~28℃下,750毫升广口瓶装菌种菌龄在25~30天;33×17厘米袋装菌种菌龄在30~40天为宜.发菌期间应避免堆积高温促发(30℃以上)和解口通风等助长,菌种若有干散和隐杂现象,则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1年7月采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锯木屑,对引入的9个平菇菌株和1个香菇菌株在室内进行了栽培试验,截至1982年1月止,虽仍在继续管理采收,但已看出,松木屑不经堆积处理栽培食用菌也可获得优质高产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来源:我们于1980年3月至1981年7月,先后从云南等单位引入,见表1。将这些菌种放入培养箱内培养3天,分别进行扩大为母种、原种、栽培种。  相似文献   

20.
徐树权 《食用菌》1989,(3):15-16
众所周知,金针菇子实体的形成、生长和发育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依赖于各种环境因素.要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除应加强菌种选育、复壮更新外,合理控制外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于1984~1987年通过温度、光照、通气、湿度等外界条件的控制,系统地观察了对金针菇子实体生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金针菇子实体生育期栽培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种是三明一号金针菇,用常规瓶栽法,接种后按试验要求在不同室温、通气、光照条件下(?)养出菇。于84、85、87年三年重复试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