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再造梗丝与普通梗丝使用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再造梗丝的使用性能。[方法]在配方叶丝中分别掺入不同比例的再造梗丝、普通梗丝制成试验烟丝,卷制试验卷烟样品,对试验卷烟样品进行物理指标、主流烟气指标、感官质量检测。[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配方叶丝中掺入再造梗丝可以降低焦油释放量0.32~1.66 mg,降低卷烟单支重量6.0~10.8 mg;试验范围内配方叶丝掺入普通梗丝可以降低焦油释放量1.02~2.49 mg,降低卷烟单支重量3.2~17.3 mg,再造梗丝可以起到降焦、降耗的作用,其效果弱于普通梗丝。在配方叶丝中掺入再造梗丝时其卷烟样品感官质量总分为128.65,在配方叶丝中掺入普通梗丝时其卷烟样品总分为124.41,再造梗丝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优于普通梗丝,尤其是对劲头、浓度、杂气的影响。[结论]再造梗丝是一种良好的卷烟原料,但不能替代普通梗丝。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粒状梗丝膨胀(ESS)在卷烟中的影响。文中对原梗丝成品烟、ESS梗丝成品烟以及添加不同含量比例的ESS梗丝的成品烟中的烟气成分、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进行了感官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添加ESS梗丝可以有效地降低焦油、一氧化碳及烟碱等烟气指标含量;对化学成分指标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掺配适量的ESS梗丝对卷烟的风格和感官质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烟梗成丝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其在制作高档烟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进行压梗、切梗厚度参数调整试验,寻求烟梗成丝效果较好的工艺参数,把成丝效果最好的梗丝按不同的比例搀兑到某牌号一类烟中进行卷制,然后对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以及卷烟烟气的分析检测。[结果]烟梗的压梗厚度在0.8 mm,切梗厚度在0.10 mm时,烟梗成丝的效果较好;在高档烟中搀兑适当比例(≤15%)的丝状梗丝可提高卷烟香气的透发性,改善余味,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提高卷烟的感官质量。但是过高的比例(〉15%)对卷烟感官质量有不利的影响;烟支的焦油含量、烟气烟碱量、CO量会随着丝状梗丝比例的增加而减小。[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梗丝的利用价值以及提高梗丝在高档烟中的使用比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莉  车靖  王海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40-10642
[目的]提高烟梗在卷烟中利用效率.[方法]采用蒸汽-微波协同膨胀技术制备复合膨胀烟梗,将其分切成梗丝,应用于某品牌卷烟中与原烟样品进行对比,并以不同比例掺配,对感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利用卷烟厂制梗丝线现有设备可顺利完成复合膨胀烟梗制梗丝;与传统梗丝相比,成型梗丝颜色形态接近叶丝,具有良好的掺混均匀性;应用于成品卷烟后在卷烟物理指标和主流烟气指标上,与对照样接近,均满足卷烟工艺规范;同时在感官上的评价有所提高,体现在杂气较轻,干净程度和回味较好;当成型梗丝掺配比例为15%时,感官评价最好.[结论]复合膨胀烟梗在卷烟中的应用具备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再造烟丝、梗丝、膨胀丝(以下统称为"三丝")在不同掺配比例下对卷烟理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三丝"在五个掺配梯度下进行试验设计,在保证掺配后烟丝水分和卷制后烟支硬度稳定的条件下,考察掺配"三丝"后烟支的物理指标和卷烟烟气指标。结果表明,烟支重量、CO、TPM、烟碱、焦油随"三丝"掺配比例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卷烟吸阻与之相反;掺配再造烟丝对降低卷烟CO释放量效果较明显,膨胀丝的添加能够有效地降低卷烟重量并提高吸阻,掺配梗丝对降低卷烟TPM、烟碱、焦油的释放量效果显著,因此在烟支卷制过程中"三丝"应合理搭配使用。  相似文献   

6.
成丝工艺参数对梗丝形态及有效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梗丝形态分布,提高丝状梗丝比例,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物料水分、压梗间隙和切梗丝宽度对丝状梗丝比例、梗丝物理质量的影响,确定成丝工艺参数组合;将梗丝以15%的比例添加到卷烟配方中,分析梗丝形态分布改善对梗丝有效利用率及卷烟物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在29%~31%范围内波动对梗丝形态分布及物理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压梗间隙是影响梗丝形态分布及填充值的关键因素,切梗丝宽度是影响梗丝物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确定最佳烟梗成丝参数为物料水分含量30%,压梗间隙0.8 mm,切梗丝宽度0.18 mm;在最佳成丝条件下,丝状梗丝比例提高101.90%,片状梗丝比例降低49.00%,烟支中梗丝含量提高6.08%,标准偏差降低65.90%,端部落丝量降低15.15%,吸阻标准偏差降低21.15%,烟丝密度标偏降低16.56%。通过优化的成丝工艺参数,梗丝形态分布得到改善,卷烟物理质量及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烟梗切丝与干燥工艺参数对梗丝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法,对压梗间隙及切梗丝宽度等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对STS蒸汽流量及筒壁温度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压梗间隙为0.8 mm、切梗丝宽度为0.11 mm和压梗间隙为1.2 mm、切梗丝宽度为0.11 mm的梗丝外观形态更接近叶丝,与叶丝的配伍性较好,其感官质量皆优于传统梗丝;干燥工序中对梗丝填充值和整丝率的影响程度为STS蒸汽流量筒壁温度,当STS蒸汽流量为240 kg/h、筒壁温度为130℃时,在卷烟中掺配一定比例的梗丝后,卷烟感官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升细支卷烟品质。[方法]运用方差分析,从加工过程稳定性、混合均匀度、物理指标稳定性、主流烟气以及感官评价5个方面,对比薄片丝掺配和片掺配2种模式下的细支卷烟样品。[结果]薄片丝掺配加工过程稳定性较优;薄片丝掺配混合均匀度高于薄片片掺配;薄片丝掺配较薄片片掺配样品,端部落丝量小、吸阻和密度有更高稳定性;薄片丝掺配降低烟碱和CO的作用较薄片片掺配有显著提高,且焦油、烟碱、CO等各项烟气指标更稳定;薄片丝掺配样品的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指标较优,总体质量优于薄片片掺配样品。[结论]对于提高细支卷烟的品质稳定性,薄片离线加工后丝掺配方式比传统薄片叶掺配模式更优。  相似文献   

9.
以云烟某规格卷烟的成品烟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成品烟丝中不同长度烟丝内在化学品质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旨在揭示烟丝结构影响卷烟感官品质稳定性的根本原因。以常规化学成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对原始化学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对不同长度烟丝的内在化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烟丝长度从长到短,其化学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长度为2.0~2.5 mm(S4)的烟丝化学品质最优;(2)由于配方烟丝中的梗丝和再造烟叶丝主要集中在第3层筛网上,因此S3长度(2.5~4.0 mm)烟丝的化学品质相对较差;(3)烟丝结构影响卷烟感官品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长度烟丝的化学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三丝"(薄板丝、气流丝及梗丝)掺配、成品烟丝风送及烟支卷制过程中,烟丝结构分布的均匀性对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云烟某规格卷烟的成品烟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成品烟丝中不同长度烟丝内在化学品质的差异性及变化规律,旨在揭示烟丝结构影响卷烟感官品质稳定性的根本原因。以常规化学成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度函数对原始化学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对不同长度烟丝的内在化学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烟丝长度从长到短,其化学品质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长度为2.0~2.5 mm(S4)的烟丝化学品质最优;(2)由于配方烟丝中的梗丝和再造烟叶丝主要集中在第3层筛网上,因此S3长度(2.5~4.0 mm)烟丝的化学品质相对较差;(3)烟丝结构影响卷烟感官品质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长度烟丝的化学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三丝"(薄板丝、气流丝及梗丝)掺配、成品烟丝风送及烟支卷制过程中,烟丝结构分布的均匀性对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烟丝含水率对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的影响。[方法]研究了部分贵烟牌号在不同平衡湿度条件下的卷烟落锥及烟气成分情况。[结果]卷烟烟丝含水率随平衡湿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卷烟的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含量变化不明显,卷烟抽吸口数、一氧化碳量呈现出相同的增加趋势,当烟丝水分条件一定,各烟气成分间并无显著的关联性;卷烟含水率升高,卷烟落锥数量明显减少,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卷烟落锥的影响要大于不同卷烟之间造成的影响,不同卷烟之间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卷烟在50%与60%水分条件下落锥个数无明显差异,其余含水率条件下卷烟的落锥个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烟丝含水率及烟丝结构对卷烟落锥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薄板烘丝机筒内风速对黄山某规格卷烟叶组配方模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山”品牌中某一类卷烟叶组配方模块为载体,采用0.1、0.4、0.7m/s3个梯度风速进行试验,分别从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烟气常规化学成分、叶丝嗅香成分4个方面分析3种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对卷烟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增加,筒壁温度、干燥后叶丝温度、叶丝填充值呈下降趋势;风格特征指标中烤烟烟香、清甜香、焦甜香、果香、豆香、膏香呈下降趋势;烟气特征指标中香气质、丰富性、细腻/柔和/圆润程度、烟气浓度指标呈下降趋势,杂气指标呈增强趋势;感官舒适性指标中口腔刺激、口腔干燥、喉部干燥、收敛呈增强趋势,甜味、酸味及味觉综合呈下降趋势;烟丝嗅香化学成分中酮类成分呈增加趋势,其他类成分呈先升后将趋势;筒内风速对焦油、烟气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释放量影响较小。[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产品的开发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在薄片中添加一定量的辛夷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辛夷作为添加物,采用涂布的方式,在片基中添加一定量的辛夷粉末,加工成一种含有辛夷的薄片,将不同辛夷含量的烟草薄片切丝,以10%掺配比例添加到叶组配方中,与空白样对比,进行感官评吸。[结果]研究表明,含辛夷的样品可有效降低卷烟的刺激性,明显改善卷烟吸味;含有辛夷薄片的卷烟,表现出辛夷特有的清凉辛香效果,可有效缓解吸烟者咽喉不适等症状;添加辛夷3‰、4‰、5‰比例的3类样品中,以添加辛夷4‰比例的样品对感官质量的影响最佳。[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开发中草药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卷烟烟丝结构分布及其与物理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档次卷烟的烟丝结构分布及其对卷烟物理质量的影响,为优化烟丝结构以提高卷烟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A(低)、B(中)、C(高)3个档次牌号卷烟的烟丝结构比率层进行分析,确定主成分数量并得到各烟丝结构比率层的载荷值;再对烟丝结构与卷烟物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烟丝结构与物理质量的关系.[结果]3个品牌卷烟烟丝结构具有差异性,各档次卷烟烟丝结构可简化为两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均在80.000%以上,分别为80.689%(低)、83.982%(中)和84.001%(高),能够代表原始8层烟丝结构比率层的数据信息.对低档次卷烟物理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居于主成分1的2.80~4.75 mm和≤2.00 mm烟丝;对中、高档次卷烟物理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居于主成分1的2.00~3.35 mm和≤1.00 mm烟丝.[结论]不同档次卷烟的烟丝结构分布存在差异,烟丝结构对卷烟物理质量的影响也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卷烟企业可针对性地优化不同档次卷烟烟丝结构,以提高卷烟质量及其稳定性.对于低档卷烟,可提升中长丝比率,减少碎丝比率;对于中、高档卷烟,可控制长丝比率,降低长丝对整体卷烟品质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湖南烤烟焦油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华  邓小华  周冀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21-11122
[目的]发展低焦油卷烟,开展原料烟叶的低焦油研究。[方法]采集湖南主产烟区B2F、C3F、X2F 3个等级烟叶样本757份,测定单料烟的焦油释放量,分析比较湖南烤烟烟叶焦油量在等级间、品种间、年度间、地区间、生态区域间差异。[结果]湖南烤烟B2F、C3F、X2F3个等级的单料烟,不同等级的焦油释放量为:B2F>C3F>X2F,等级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主栽品种云烟85的烟叶每支烟的焦油量较高,与云烟87和K326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云烟87和K326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度间的焦油释放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每支烟的焦油量有逐年减少趋势;不同地区间的焦油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态区的焦油释放量是湘西北烟区>湘南烟区>湘中烟区,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为对卷烟企业选择使用原料和产区调整栽培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方法]通过研究同一生态环境下5个品种烤烟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5个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达显著水平,HB061品种表现较好,在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色度4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常规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HB061的钾含量相对较高,还原糖、总糖、烟碱含量均在优质烟叶范围内,最符合优质卷烟的要求;物理特性方面,HB061在叶面密度、拉力、平衡含水率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烟叶的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能提高曲靖烟叶质量、卷烟工业可用性和多样性,彰显曲靖烟叶特色的烤烟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了解烤烟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相关关系。[方法]对烤烟的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烤烟外观质量中成熟度、颜色与叶片结构对烤烟感官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身份、油分与色度对烤烟感官质量有较小的影响。[结论]烤烟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调控烟叶的成熟度、颜色与叶片结构来改善烟叶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