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沈娟  颜明  田子华  朱筱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09-10912,1091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仍然缺乏深入了解,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亟待加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政府部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不足.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国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认知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之处,分析了转基因食品特殊的属性对消费者认知状况的影响、消费者对其认知状况对转基因食品市场特性的影响,以及影响转基因食品认知状况的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认知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大连市开发区调查对象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总体较低(36%),有购买倾向的仅占4%,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持保留意见(59%)。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得知,消费者关心的仍然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原理不了解的消费者容易产生担忧甚至畏惧心理。因此,加大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才能促使转基因食品市场潜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从转基因食品消费者态度及影响因素、转基因食品标识与风险交流等政府规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明确国内外研究差距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延边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与购买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市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发现,延边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不高,购买意愿也较低,而转基因食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玲玲 《农业展望》2010,6(8):40-44
中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虽然转基因食品已问世近20年,但消费者对其的态度却不尽相同。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据。对中国今后如何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宣传和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近几年来已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敏感词汇,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转基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为了解我国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以及接受程度,采用网络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对我国大陆中青年公民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公众对转基因技术认识比较浅显,缺乏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公众最关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安全问题和对环境的影响;大多数民众愿意接受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并愿意相信专家的讲解。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转基因食品公共认知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是新兴技术,对于转基因食品国际社会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论。本文通过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9大超市400位消费者的文卷调查,了解湖南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公共认知程度。结果表明,只有1/3的消费者认知转基因概念,其中男性、高学历、个人收入较高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于转基因食品的食用,有33%的消费者表示一定食用,只有17%的消费者表示给小孩子食用,有35%的消费者表示高度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于购买倾向,仅6%的消费者表示购买转基因食品。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85%的被访者认为需要拥有,对于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88%的被访者持较高的认同态度,对于不含转基因的食品品牌,43%的被访者表示会增加对品牌的信心,对于转基因食品不标识的食品牌子,有72%的被访者表示信心会减弱。该调查研究为转基因食品的公共安全监督、安全性评价以及消费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意识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济南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和态度,分析影响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主要因素及对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的看法,对当地不同人群随机发放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度总体较低,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中立态度。被调查者的心理因素、认知度及其所接触的媒体等与对转基因因食品态度有不同相关性,以媒体相关性最为显著;大多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继续发展持支持态度。媒体极端的负面报道可能会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消极影响。当前转基因食品发展相对忽视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但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0.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标签管制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很多组织和某些国家政府都强调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选择权。然而在这场争论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以上海市民为样本,调研分析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潜在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有利于增强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和建立规范的转基因市场体系。而信息传播渠道对消费者了解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对此,主要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南京市消费者对转基因的认知程度,问卷的分析主要运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结论:目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程度为听说过但不了解或者了解一点,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或广播,而可信度最高的传播渠道是食品监管机制或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而且不同信息传播渠道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最后,从信息传播渠道及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的角度对政府正确宣传转基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磊  李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54-11856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的争论越来越激烈.目前人们既不能确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又面对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和潜在的经济风险.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伦理问题进行阐述下,重点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存在的伦理困境,试图找出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及管理问题,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转基因食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了解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和可接受性的公众的理解,为其发展提供相关知识指导.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还需加强,态度行为尚可,同时也给有关部门提出如何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析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和人体健康角度,论述了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安全风险,并从立法建设、监督管理、提高检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应对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的策略,以期为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安全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韩学波  韩生银  马慧  王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057-19058
[目的]检测市售马铃薯转基因成分。[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的基因组DNA,分别设计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pro-moter from canliflomer mosaic virus,CaMV 35s)和胭脂碱合成酶3’转录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 lerminator,NOS)作为特异性引物,然后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根据扩增后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可分析出其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结果]10份马铃薯样品中5份检测出含有转基因成分,占检测样品的50%。[结论]由结果推断出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马铃薯占总马铃薯销售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西安市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接受度、态度以及期望和建议,分析当前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形势以及现状,对当地不同区域的人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度普遍较低;对转基因食品相关标识的关注力度较低;对转基因态度以及评价主要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相关报道的影响.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认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获得的一种新型食品,其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科学有效地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文章从转基因生物的生长环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的处理过程、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方法五个方面讨论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影响因子,并根据转基因生物外源基因整合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食品本身的特性,编制了一套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流程。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生物安全也成了国际上倍受争议的问题。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的安全性,阐述了生物安全现状,就转基因产品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国际上现有的评价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