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阐述了红寺堡扬黄灌区设施蔬菜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时产生的效益和存在的问题,认为设施农业中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应以水分环境调控要求为依据.并简介了当前红寺堡区设施蔬菜生产中应合理选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农业科学》2017,(9):1534-1538
设计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环境传感器实现对环境对象感测,精准获取设施蔬菜的全生育期的环境参数;设计了"土壤含水量下限+小额灌溉"的灌溉策略模式,结合设施蔬菜全生育期的环境参数形成闭环回路,驱动文丘里比例施肥机进行有效水肥灌溉完成对设施蔬菜的精细化耕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按照预设间隔时间有效监控设施蔬菜的环境参数,并能在设定的土壤湿度参数范围内启动或者浇灌,实现智能浇灌,比传统的自动浇灌系统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3.
<正>截至2022年,我国设施蔬菜栽培面积已达5000多万亩,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迅速。受低温弱光等逆境环境与蔬菜本身特性影响,设施蔬菜根系发育浅、吸收能力弱,但设施蔬菜生长速度快、短时间内水肥需求量大,因此其对水肥供应要求也高。一、研发背景与思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节水节肥潜力大。但由于缺乏精准的技术参数和受传统种植经验的影响,水肥一体化应用中灌溉施肥过量的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硝态氮、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30a来甘肃省灌溉农业区科技成果的全面回顾,指出今后我省灌溉农业区应推行有限灌溉、生物节水技术、培育节水耐旱新品种、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土壤局部湿润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保墒膜上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日光温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地膜覆盖节水技术和免冬灌技术、滴灌喷灌等设施节水技术、物化学制剂保水技术、节水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调控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5.
根据蔬菜根层土壤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分析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模型和灌溉指标,提出蔬菜精准自动灌溉技术的关键措施。针对蔬菜自动灌溉技术及设施装备在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精准灌溉技术的理论基础,提出蔬菜灌溉应该在遵循 SPAC 系统模型的水分传输理论基础上,结合蔬菜根层分布特点系统确定菜田土壤墒情监测调控的精准指标,参照蔬菜生长需求及其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形态特征或生理指标,构建与菜田土壤水分管理相适应的自动灌溉管理决策;指出蔬菜灌溉需要根据蔬菜种类及其生长发育时期建立确保蔬菜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溉管理技术方案,结合根层土壤墒情和具体气候环境条件,以及蔬菜产量和品质要求等确定具体的灌溉管理指标。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壤墒情管理系统装置,制定精准调控土壤墒情管理的指标,建立完善的自动灌溉管理关键措施。应用蔬菜自动灌溉控制技术能适时适量满足蔬菜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对促进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防止水肥流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绿色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农业技术的有效推广,水肥一体化是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技术之一。灌溉和施肥是设施蔬菜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设施蔬菜的水肥高投入和环境的高风险给中国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影响着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该文通过对设施蔬菜灌溉与施肥遭遇瓶颈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进行深入分析,针对现状提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7.
设施蔬菜在冬春季的灌溉方式与地温变化、土壤和空气湿度变化及病虫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对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品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解决好灌溉与蔬菜正常生长的关系是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通过近年对设施蔬菜冬春季灌溉方式和效果的试验比较,总结出一套改良的灌溉方法,达到了节水、节电、省工的目的,实现了设施蔬菜的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设施结构宜机性差、水肥药管理不科学、设施缺乏环境自动调控、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等问题,设计建造新型可移动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建立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精准灌溉施肥智能决策机制;探究研究设施内部的温、光、湿、气分布与变化规律,构建作物和果实生长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反馈控制模型,突破微咸水农业安全与高效利用技术,最大程度减小土壤盐害,助力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设施蔬菜环境难以把握、难以调控的问题,采用工控化思想,综合利用自动化、通讯工程等技术,设计一套基于PLC的环境监控系统,实现了设施蔬菜环境监测信息化、环境调控自动化.实践证明该系统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水肥药投入成本和人力管理成本,是实现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北地区设施蔬菜灌溉用水几乎全部依靠地下水、水资源日益紧张紧张、土壤盐渍化日益严重、蔬菜品质和产量双下降的突出问题,提出高效利用棚面集雨结合水肥一体化滴灌、微喷灌技术,在年降雨量500㎜的区域能够基本满足主要蔬菜全生育期的灌溉用水,在年降雨量350㎜的地区能够满足主要蔬菜全生育期80%的灌溉用水,发挥雨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改善土壤盐渍化程度和蔬菜品质,降低连作障碍的产生,提高蔬菜产量,实现设施蔬菜雨养或半雨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冀东平原设施辣椒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提高设施蔬菜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设置2个不同施肥量处理,对滴灌施肥与畦灌冲肥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设施辣椒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节肥效果,能够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同时提高水分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节肥2 265 kg/hm2,节肥率40.3%;节水5 670 m3/hm2,节水率60.0%;增产6 435 kg/hm2,增产率达7.2%,为今后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设施辣椒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甄晶博  王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13-3715
针对陕西关中灌区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和灌溉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发展节水灌溉已成为必要举措。通过对保水剂施加在塿土中的室内土壤机理变化结果,以及不同作物在施加保水剂的塿土盆栽和大田试验应用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保水剂施加到关中塿土中,能够增强塿土保水持肥改土的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改善作物的性状,增加作物的产量,提高作物的品质,有力地缓解关中灌区的耕地压力,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灌溉水资源的缺口,达到节水增效的目的,从而推动关中灌区农业生产发展,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邓彩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653-13655,13666
针对宁南山区的彭阳县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在彭阳县麦子塬自行设计与建设了节水灌溉自动控制技术工程。建成的灌溉面积66.67 hm2的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可对高位水池水位、各支管电磁阀工作状态、节点管网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经试运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实时检测数据自动调整灌溉管网供水压力及水泵的运行状态,已达到了最佳灌溉效果,实现了灌溉的精准化、系统化和自动化。该文从设计理念、原则、方案到设备选型及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摸索出一条干旱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设施建设的新模式,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渭河流域陕西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49-4650
通过对渭河流域陕西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资源调蓄能力、渠系灌溉率、主要水源水质、含沙量等问题的调查,结合灌区具体情况与国内外节水灌溉经验和技术,探讨了适合渭河流域具体情况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是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分析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国内外农业高效节水研究发展态势,指出了国内农业高效节水发展遇到的瓶颈和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国内农业节水发展中应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一节水灌溉技术向与农艺技术相结合转变,由单一高效节水向节水节肥节药一体化转变,由单一节水高产向节水提质高效转变,由重视节水面积数量向重视工程质量和效益转变;搞好“四个完善”,即完善节水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节水试验与用水监测网络,完善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完善节水产品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加强变化环境下农业高效节水科学研究工作的建议。指出了未来中国节水高效农业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作物生命需水及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作物精量高效用水的多过程协同调控、作物生产-水资源-生态系统的互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施肥和灌溉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选择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参数的十项标准,五种重要的监测水质的方法,以及施肥和灌溉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雨养、漫灌、滴灌、细流灌和喷灌具有不同的水利用率,且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各异.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是重要的监测土壤变化的参数.虽然施肥可能降低土壤pH值、总有机碳和盐基离子浓度,但土壤的其他指标如土壤结构、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状况都得以改良.过量施肥会使土质退化并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消除了边际效应的土壤测渗计能够准确地监测施肥和灌溉对水质的影响.所综述研究表明如果施肥得当,土壤和水质可以改善或长期保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环保、高产、高效的突出优点,目前生产型日光温室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和灌溉作业,多数依靠人工经验完成,灌溉的及时性、科学性及智控化程度不高。该研究应用STM32嵌入式系统,实时采集埋入土壤中的上、中、下3个深度的湿度传感器的数据,根据不同作物预定的施肥、灌溉策略,自动控制完成温室水肥一体化灌溉作业。该系统同时具有远程监控功能,采用全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GSM)模块给用户提供远距离短消息服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短信对温室灌溉、光照、通风的远程智能监测,同时可远程控制系统作业的启停,以此实现温室环境的自动化管理,达到远程施肥与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苜蓿作为优质的高蛋白饲料,被称之为“牧草之王”。新疆作为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人工饲草料地建设滞后,长期以来饲草生产中普遍存在灌溉管理水平差,水肥利用效率低,高投入低产出问题,成为制约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新疆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大型喷灌机为基础的节水牧草业,迫切需求喷灌苜蓿节水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把水肥一体化技术与喷灌苜蓿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从品种选择、地块的理化性状、平整土地、系统管理、种植模式及群体指标、苜蓿各生育期的水肥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苜蓿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性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该技术要点体现了喷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可为北疆的喷灌苜蓿生产、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服务和农业领域科研工作者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分利用率。但是,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以探明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效应。【方法】 在本研究中,以持续淹水灌溉为对照,节水灌溉为处理,筛选出了34篇文献,建立了包含263对观测值的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方法,针对不同试验类型、节水灌溉类型、种植制度、水稻类型、节水灌溉时期、土壤全氮、土壤质地、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次数,探究了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从总效应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影响。从不同的节水灌溉类型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糙米率(+0.9%)、精米率(+1.5%)和整精米率(+2.3%),对水稻产量、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是,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22.1%)、糙米率(-2.7%)、精米率(-2.7%)和整精米率(-3.6%),同时显著增加了稻米垩白粒率(+28.0%)和垩白度(+46.7%),对稻米长宽比、直链淀粉、胶稠度和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此外,从不同的种植制度来看,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在我国双季晚稻区进行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米蛋白质含量(-9.8%);而在双季早稻区、中稻区和单季稻区进行节水灌溉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 与持续淹水灌溉相比,轻度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品质,对水稻产量、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重度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对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评估节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椰糠半基质条件下,钙镁肥对甜瓜产量、品质的影响,确定钙镁肥施用的必要性,配制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钙镁含量的肥料与不含钙镁的肥料相比,产量、品质没有差异。在土壤水溶性钙1197.1mg?kg-1,水溶性镁690.8 mg?kg-1,灌溉水钙含量68.0 mg?kg-1,镁含量22.7 mg?kg-1的条件下,能为甜瓜椰糠半基质栽培提供足够的钙镁营养。这对简化施肥设施,减轻投入成本,加速该模式在中小企业及个体种植户中推广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