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根据东川市环境条件、现有的资料和造林经验,1992年7月选择银合欢(Lecaenaleucocephala),苏门答腊金合欢(Acaciafarnesiana),巨桉(Eucalyptusgrandis),铁刀木(CassiasiamcaLam),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直干桉(EucalyptusmaideniF,V。M。),圣诞树(AcaciadealbataLink),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黑荆(AcaciamearnsiiWilld),苦楝(MeliaizedarachL),香须树(AibiziaodoratissimaL。F,Bethn),木麻黄(Casuarinaeguisetif-olia)12个树种,在绿茂乡紫牛小江沙坝布置了一个裂区试验。1994年4月对试验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研究,12个树种在树高、地径、冠幅、材积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并从参试的12个树种中选出巨桉、赤桉、苦楝、银合欢、圣诞、直干桉、黑荆作为东川市推广的薪炭林树种。用各种造林技术与对照比较,制订出入选树种造林技术的标准。通过对12个树种的检验,这个  相似文献   

2.
玉溪市薪炭林树种选择和营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溪薪炭林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可以推广的树种有蓝桉、直干桉、圣诞树、黑荆、川滇桤木5个树种,这些树种生长快,产薪量高。在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以水平带状整地较好,规格宽60cm,深50cm,带间距200cm;造林密度以2m×1m的株行距较为合理;造林时间在雨季开始后7月中、下旬进行;营养袋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该研究为玉溪地区营造薪炭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大力发展薪炭林,保护森林资源,解决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能源短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中部高原、干热河谷区薪炭林树种选择、营造技术及经营模式的研究》,主要研究云南中部高原,干热河谷薪炭林树种选择;薪炭林营造技术;薪炭林经营模式。经过引种、田间试验及对薪炭林主要指标的测试,采用综合指标定量选择了直干桉、蓝桉、桤木、圣诞、黑荆为滇中的最佳薪炭林树种;选择了巨桉、窿缘桉、念珠相思、赤桉、苦楝作为干热河谷的最佳薪炭林树种。滇中的营造技术是用百日袋苗造林,水平沟整地,0.5m×2m的造林密度。干热河谷的营造技术是用百日苗造林,底宽60cm,深80cm,撩壕整地,2m×1m的造林密度。经营模式为薪炭林与用材林相结合;薪炭林与经济林相结合;薪炭林与防护林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滇中高原及干热河谷薪材树种热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1年以来,对安宁、玉溪、东川、元谋4个试验基地的供试树种和部分乡土树种,共计35个树种,用GR~3500B微电脑热量计对薪材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滇中高原直干桉,赤桉、黑荆、圣诞、木荷、麻栎、锥连栎、苦刺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每千克薪材的热值达18850kJ以上,与褐煤的热值相当,其次为大叶桉、蓝桉、山樱桃、桤木等9个树种,薪材热值在16750~18850kJ之间。干热河谷区赤桉、直干桉、巨桉、黑荆、圣诞、马占相思、苏门答腊金合欢、刺槐等8个树种为优质薪材树种,其次为柠檬桉、银合欢、念珠相思等11个树种。  相似文献   

5.
尾叶桉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营养元素循环的分析结果表明:属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生长迅速,所需N,P,K,Ca和Mg等营养元素的量大,而本身的营养元素归还量小,土壤中所含有效N,P,K,Ca,Mg等元素远不能满足尾叶桉生长的需要,只有通过施肥才能保证其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境下蓝桉木材扫描电镜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扫描电镜对不同生境下的蓝桉(EucalyptusglobulusLabill.)木材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不同生境下的蓝桉扫描结构表明,导管壁上具A,B两种类型的附物纹孔,但以A型为主,也具具缘纹孔、联合状纹孔和火山状纹孔;管胞壁上具附物纹孔,但附物较少;纤维管胞壁上具具缘纹孔和单纹孔;纤维壁上具长椭圆形的单纹孔;射线细胞内具晶体和晶体类似物。并分析了附物纹孔的大小与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桉树红叶枯梢病的成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种植蓝桉后出现的桉树红叶枯梢病(TheEucalyptusRedLeafDiebaeK),严重影响到造林保存率和发展速度,为尽快摸清其发病成因,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其发病特点,笔者采取加入诊断法,通过小区材料筛选,有效材料试验,生产示范,土样和植株样本分析,确定其为土壤缺硼所致的生理性病害。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试验研究,提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GenusXESTOPELTADaasch,1964.XestopeltaDasch,C.E.,1964.Mem.Amer.Ent.Inst.3:209.Genotype:SyrphoctonusvertebratusCushman,R.A.,192...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担子菌补记(二)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1  
报道了《吉林省真菌志》(第一卷)中示记载的担子菌6种,即红盖环菇Leucoagaricus rubrotinctus(Peck.)Sing,皱波褶尾菌Plicaturopsis crispa(Fr.)Reid.,仙锤Phlegena fainea(Fr.)Link,黑耳Exidia glandulosa(Bull.)Fr.,蓝灰褐腐干酷菌Oligoporus caesius(Schrad.:Fr  相似文献   

10.
GenusSYRPHOPHILUSDasch,1964.SyrphophilusDasch,C.E.,1964.Mem.Amer.Ent.Inst.3:59.Genotype:BasusbizonariusGravenhorst,J.L.C.,1...  相似文献   

11.
以元谋为试验基地,布置了11个树种的裂区试验,用定量的方法选择出刺槐、赤桉、窿缘桉、圣诞、黑荆、念珠相思等适合该地区的薪炭林树种。这些树种产量高,燃烧值高,萌发力强,耐砍、耐烧,能促进元谋地区营造薪炭林。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中籼稻扬稻6号“理想株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扬稻4号/3021的F1经60Co-γ辐射的后代为材料,运用"高生长量、高库容量、高充实度"的选择模式、个体植株"大、挺、疏、透、实、优、"及群体植株"足、强、秀、抗、立"的选择指标,对M1~M10连续选择,构建扬稻6号"理想株型".系统分析扬稻6号株型的库容、茎系、叶系、群体以及抗逆特征,并讨论了长江中下游中籼稻"理想株型"构建的模式和田间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72年起,从“黑田”胡萝卜的杂种一代中,经株系选择育成“苏红”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加工品质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论述了适合我国具体条件的德系安哥拉兔的选育方法。应以产毛量(根据不同兔群的实际情况,以第1~3次剪毛累计量的 S 作为选种标准下限)、体重(公兔成年体重以3.75~4.75kg,而母兔成年以4kg 以上为宜。饲养条件较差时可降低0.25~0.5kg)和繁殖性能(平均产仔6~7头为宜。断奶成活率70%以上)。为选育目标进行个体选择。最后,本文阐述了选种时机、次数和每次选种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荣昌猪相同方向的纯繁选育及导血选育的试验结果.事实证明,只要目标明确,保种与选育是完全可以同时进行的,两者并不对抗.通过分析还发现了荣昌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另一新的有效途径,即荣昌猪♂×(丹麦长白猪♂×荣昌猪♀)♀的导入杂交(含外血25%)选育模式.引入适当的外血选育的目的是为保存荣昌猪的优点(如肉质好等),改正其缺点(如生长慢等).选育结果表明,其生产比较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瘦肉型要求,现阶段瘦肉率(瘦肉率既是荣昌猪的保种性状,也是选育提高的性状)已达52.63%.  相似文献   

16.
潮霉素和PPT对水稻愈伤组织筛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以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基因)和除草剂抗性基因(bar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的载体和农杆菌组合转化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粳稻品种农垦58S和籼稻品种培矮64S,以两个筛选标记基因的相应筛选剂潮霉素(Hyg)和PPT(Basta)对水稻愈伤组织进行筛选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筛选剂对不同水稻愈伤组织的筛选浓度,并比较了两个筛选标记基因的筛选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筛选剂的浓度要求不一样,粳稻品种以Hyg 50mg/L,PPT30mg/L较为适合;籼稻品种以Hyg 50mg/L,PPT 10mg/L,较为适合.PPT(Basta)对粳稻品种农垦58S筛选有效,而对籼稻品种培矮64S来说则易产生假阳性.Hyg作为水稻愈伤组织的筛选剂比PPT(Basta)好.  相似文献   

17.
徐罗娜  涂敏  王晓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790-4795
DNA条形码技术通过标准化的小片段DNA序列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分析,在动植物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真菌鉴定研究中相对滞后.综述了DNA条形码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分析了DNA条形码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母猪产仔数、公猪母亲产仔数、家系指数(I6)和简化复合育种值(^A复)对小耳猪闭锁选育群进行提高产仔数选择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根据母猪产仔数、公猪母亲产仔数选留的女儿,其产仔数受亲代和祖代产仔数的影响,亲代、祖代产仔9头以下时后代产仔有随亲代和祖代产仔数提高而提高的趋势。新代和祖代产仔数超过9头,则后代产仔数呈下降趋势,依据I6选择,3个年度分别提高了071、063和050头,而^A复选择分别提高了070、055和040头。  相似文献   

19.
大豆品种"吉农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7号”是以长农4*黑农23为母本,吉林20号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系选而成。3年区域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4.8%;3年生产试验结果比对照增产12.0%,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的低温抗,搞倒伏,生育期适中。  相似文献   

20.
优质酿造高粱龙杂5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杂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优质酿造高粱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子粒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的特点.其株高170 cm,产量7 144.6 kg/hm2,生育日数为110 d,生育积温2 250℃.199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9.6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