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所调查的栽培品种中,东魁表现为易发病,荸荠基本不发病,而水梅未查到病果。东魁单个树体不同方位东、南、西、北、中发病轻重没有明显差异,但群体之间发病轻重与树势强弱相关,树势强发病轻,树势弱发病重,相关系数检测—r∣=0.7988>r=0.5974(p=0.001)。在防治中应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合理使用多效唑和赤霉素等植物生理调节剂,保持树体的生理平衡。  相似文献   

2.
张丽萍  王有信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6):147-147,98
流胶病在桃、杏、李、欧李等核果类以及园林绿化的部分树木上是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且发病重,常年防治不见效。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弱的树木,发病株率在95%以上。此病轻者削弱树势,影响果园产量和观赏效果,重者则造成死树毁园。  相似文献   

3.
<正>流胶病也叫疣皮病、树脂病,危害桃、杏、梅、樱桃、李、欧李等核果类以及园林绿化部分树木,是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而且发病重。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弱的树木,发病株率在95%以上,此病轻者削弱树势,影响果园产量和观赏效果,严重者造成死树毁园。  相似文献   

4.
梨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在多雨年份发病重,造成大量裂果和落果。梨黑斑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病菌在病叶、病果及病枝上越冬。当树龄较长、管理粗放、地势低洼、多雨潮湿、树势衰弱时,发病重。  相似文献   

5.
流胶病在桃、杏、李、欧李等核果类以及园林绿化部分树木上是非常普遍发生的一种常见病.而且发病重.常年防治不见效。特别是管理粗放的果园和树势弱的树木.发病株率在95%以上.此病轻者削弱树势.影响果园产量和观赏效果.严重者造成死树毁同。  相似文献   

6.
葡萄白腐病也叫腐烂病 ,是冀南衡水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每年七八月阴雨连绵的年份 ,常引起大量果穗腐烂 ,损失率可达 2 0 %~ 30 % ,对产量影响很大 ,经过 2年的观察试验 ,找到了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 ,供生产中参考。1 发病条件  1)与土壤有关。土质粘重 ,地下水位高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则发病重 ,反之则轻。 2 )与管理有关。果园卫生条件差 ,清园不彻底 ,越冬菌果集量大 ,或管理不善 ,密度过大 ,通风透光差 ,均发病重。 3)与树势有关。白腐病菌为弱寄生菌 ,管理水平高 ,负载合理 ,树势强壮发病轻…  相似文献   

7.
1发生规律调查1.1发生情况调查发现,山东费县枣疯病发生比较普遍,但仅个别园片比较重,在重园片也往往是点片发生;少数发病较早的老枣园,每年新发病株率较高,原来病株率低的枣园,每年新发病株率较低。危害程度和分布状况差异很大:结果量大、树势弱的园,有机肥不足或长年不施有机肥、多年偏施氮肥的园,以及杂草多的园发病重;20年生以下的枣树发病重,50年生以上的枣树发病轻;间作小麦、玉米的水浇地枣园以及间作芝麻或离芝麻地近的枣园发病重;距侧柏林近或园内有松树、柏树的园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正>1枣炭疽病又叫枣果腐烂病,主要危害枣果,还可危害枣叶、枣头及枣股。1.1发生规律枣炭疽病病菌在枣头、枣股、残留的枣吊、僵果、枣叶上越冬,次年7月开始经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伏,潜伏期长短除受气候条件影响外,与枣树生活力强弱也密切相关,通常在果实近成熟和采收期发病。雨量多、阴雨连绵天气发病早且重;树势强发病率低,树势弱发病  相似文献   

9.
柑桔流胶病在我场及附近乡村果园发生比较严重,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发病后树势渐衰、叶黄、花多、果少,且果实易落,受害重时两年左右植株枯死,大大地影响柑桔生产发展和果农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一、平衡树势:修剪的轻重对树势影响很大,尤其巨峰对修剪反应强烈。不宜的修剪,使树势失去平衡,易引起落花和树势衰弱。重剪会引起新梢徒长,对座果非常不利,修剪前要对枝蔓的生长状态仔细观察,做到修剪与树势相符。对树势旺盛的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从罗马尼亚引进若干果树品种,其中2个早熟杏品种和1个蟠桃品种表现优异。极早甜杏(NJA42)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成花易、短果枝比例高,5月下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30.5g、可溶性固形物13.7%。特拉扬杏(Traian)树势强、树姿直立、成花易、坐果率高,6月中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47.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罗马红蟠桃树势中庸、树姿开张、萌芽率高,7月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70.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  相似文献   

12.
桃树侵染性流胶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2004年连续6年研究桃树侵染性流胶病的田间发病规律,初步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树势、树龄、土壤条件、降雨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在当地4月初发病,5~6月进入第1次发病高峰,9月中下旬进入第2次发病高峰。生产防治应以增强树势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杀菌剂1.5%多抗霉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2,4-D配合使用防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份以来,我站先后接到烽火、南坊、叱干、史德等乡镇反映,苹果园出现大量干叶死叶现象,面积大发病重。为此,我站组织多名技术干部深入各乡镇实地调查、研究,认为是果树生理性病害。1 发病部位及症状该病主要发生于树冠外围新梢中段的成龄叶片上,树冠内膛叶片及生长点幼嫩叶片不发病。感病叶片沿叶尖、叶缘出现无规律片状干枯,病斑似火烧状变黑或变褐,叶脉失绿,随病情加重,除叶柄、托叶外全叶失绿焦枯,但叶片发病后不脱落。2 发病特点1)降雨前刚浇过水的果园、地势低洼易积水的果园、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发病重。2)树势弱、挂果…  相似文献   

14.
6 猕猴桃枝腐病 6.1 发生规律属细菌性病害,1999年首次发现,偏重发生,近几年零星发生,病害多发生在上年结果母枝基部,病斑长10~30 cm,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部表面缢缩,皮离层,发软,无菌脓溢出,症状似苹果腐烂病.抽枝后,整个枝条枯死,对猕猴桃树体危害较大.2月中旬开始发病,2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4月中旬气温升高后停止扩展.发生程度与采收期气候、果树负载量、树势强弱关系密切,采收期低温阴雨、树势弱、负载量过大发生重,反之则轻.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果实日灼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也是一种常见病害。1995年陕西省关中各产区普遍发生,部分园、块发病率高达30%,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1.症状 初发病时病变部位表面发白,果肉变软呈水渍状,继而转为青褐色,微凹陷。一周后病变处干缩凹陷,部分病果脱落。 2 发生规律 病变部位多面向下午2~5时太阳方向。发病时间一般在花后第6周。此时枝叶量少,树势弱发病重;未及时灌水园、块和用“大果灵”蘸果后的果实发病重。不同品种(系)间发病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叶片薄、功能差  相似文献   

16.
来稿摘登     
树势和氮磷钾肥对苹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苹果白粉病是成龄苹果园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莱芜市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内果园的苹果白粉病发病株率曾达10%~15%。笔者在生产实践中观察到,不同树势水平的树株,发病程度存在差异。为明确树势和氮磷钾肥对白粉病发生的影响,笔者于数年前在本办事处石家庄果园进行了树势和氮、磷、钾肥对苹果白粉病发生的影响试验。调查品种为18年生的红玉和国光,按主枝的平均新梢长度划分树势,长度80~110cm的为旺树,60~70cm的为壮树。9月初调查叶片发病情况,选有代表性的、叶量适…  相似文献   

17.
1 非侵染性流胶病 由霜害、冻害、雹害、病虫害,水分过多或不足等因素引起,施肥不当、修剪过度、结果过多、栽植过深、土质黏重或土壤酸度过高等有利于病害发生。桃园栽培管理正常、树势健壮、病虫害少,流胶则轻。幼龄树发病较轻,树龄大的桃树发病重。蝽象危害是果实流胶的主要原因,主干和枝条受害之初,病部稍肿胀,早春树胶开始流动时,从患处开始流出半透明乳白色的树脂,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柠檬流胶病是柠檬产区的主要病害。发病部位主要在植株的主干,病部腐烂流胶,影响树势;严重时造成“环割树皮”,致使植株死亡,严重影响生产。据我所1961——1963年研究指出:此病在田间全年均有发生,以六至十月发病最多,其中以高温多雨季节发病最为严重,而在冬春发病甚少。果园长期积水,土壤粘重,树冠郁闭等对加速  相似文献   

19.
苹果早期落叶病识别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包括褐斑病、灰斑病、轮斑病、圆斑病、斑点病,它们都是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被害的叶、枝、果等部位越冬,第2年随风雨传播,降雨早、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病害严重时,造成提早落叶,落果,果实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产量,如果连续数年受害,常会导致树势衰弱,缩短果树寿命。  相似文献   

20.
<正>1腐烂病的发病条件树体营养不足,树势衰弱,抗病力下降。2发病规律所有能导致树势衰弱的因素均能诱发腐烂病的大发生。如疏花疏果不到位造成大小年现象严重,叶部病虫害严重,病毒侵染,园内、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