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7个杂交黑麦草品种在云南4个不同气候带的相对干物质产量以及各气候带杂交黑麦草与其亲本一年生黑麦草和多年生黑麦草各品种的平均产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黑麦草的干物质产量介于其亲本之间,在云南及相似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黑麦草品种为奥格斯塔杂交黑麦草。  相似文献   

2.
不同气候带的多年生黑麦草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0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在云南4个不同气候带的相对干物质产量,结合品种的营养成分和生长的绿色天数,确定在云南及相似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多年生黑麦草品种为草地妞.  相似文献   

3.
十三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13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在云南4个不同气候带3年的相对干物质产量,结果为: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最高的品种为赫达奇埃巴多花黑麦草4.30t/hm2,其次为特蒂勒多花黑麦草4.04t/hm2,第三为埃克思尔特多花黑麦草3.95t/hm2;最差的品种为艾斯多花黑麦草1.26t/hm2。说明相同牧草种的不同品种之间产量差异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选用优良的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不同气候带的白三叶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四个不同气候带条件下,分别对国外引进的15个白三叶品种的相对干物质产量进行比较,同时,观测各品种的物候发育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云南北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区域,最优良的品种为海法白三叶,其次为草地胡依阿白三叶和南迪诺白三叶。本文旨在为云南及相似气候环境草地建植中白三叶的品种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四个不同气候带条件下,分别对国外引进的15个白三叶品种的相对干物质产量进行比较,同时,观测各品种的物候发育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在云南北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区域,最优良的品种为海法白三叶,其次为草地胡依阿白三叶和南迪诺白三叶.本文旨在为云南及相似气候环境草地建植中白三叶的品种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5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试验研究,以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指标为主,同时以物候发育、种子产量和营养成分为辅,确定最适宜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鸭茅品种为波特(Porto).  相似文献   

7.
选择14个生态牧草品种在滇东南岩溶山地进行种植筛选试验,从牧草的建植速度、干物质产量和适口性等方面进行了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弯叶画眉草、劲能多花黑麦草建植速度较快,各供试品种间干物质产量差异较大。弯叶画眉草3年干物质产量平均3 684kg/hm2,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P<0.0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和劲能多花黑麦草的产量也较高,分别达2 691 kg/hm2和2 048 kg/hm2。综合各供试牧草的建植速度、适应性及干物质产量等因素,在滇东南北亚热带岩溶山地条件下,放牧草地应选用纳罗克非洲狗尾草、牧友鸭茅、海法白三叶等作为草地改良的建群种,搭配劲能多花黑麦草、保利杂交黑麦草、罗亚红三叶等前期生长快的草种作为先锋草种;生态保护应选择弯叶画眉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云南知风草、牧友鸭茅、热浪苇状羊茅和海法白三叶等草种作为生态改良草种。  相似文献   

8.
十五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5个鸭茅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试验研究,以平均相对干物质产量指标为主,同时以物候发育、种子产量和营养成分为辅,确定最适宜云南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鸭茅品种为波特(Porto)。  相似文献   

9.
肯尼亚白三叶沙弗雷是亚热带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引种栽培表明其营养价值与白三叶接近,但抗旱、抗热及夏季生长速度均强于白三叶,在亚热带种植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白三叶海弗和兰地诺两个品种.在云南的适宜推广范围为暖温带至中亚热带.  相似文献   

10.
肯尼亚白三叶沙弗雷是亚热带优良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不同气候带的引种栽培表明 :其营养价值与白三叶接近 ,但抗旱、抗热及夏季生长速度均强于白三叶 ,在亚热带种植的干物质产量显著高于白三叶海弗和兰地诺两个品种。在云南的适宜推广范围为暖温带至中亚热带  相似文献   

11.
地理远缘紫花苜蓿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杂交组合(云南德钦地区紫花苜蓿为母本,引进紫花苜蓿品种Acrora为父本)的杂交亲本、杂种一代、杂种二代为研究材料,对供试材料的植株高度、分枝数、叶片长宽、干重等的变异幅度和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地理远缘的紫花苜蓿材料间杂交后代的性状变异及其规律,为选育出适合云南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提供基础。结果表明:F2的叶形性状发生了分离,出现了多叶性状的变异体。与杂交亲本相比,杂种后代表型性状出现了较大的变异,且各性状间变异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F1的株高,F2的叶长、宽出现了超均优势。在杂种后代中,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干重〉分枝数〉株高〉叶长〉叶宽。  相似文献   

12.
BMY牛杂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BMY牛为父本,云南黄牛、西本杂、短本杂等为母本的多元肉牛杂交,以期为云南省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提供发展基础。[方法]通过应用BMY公牛及冻精与云南黄牛及其杂交母牛进行杂交改良中试。[结果]截止2009年底累计完成杂交改良14 734头,产犊12 738头,产犊率86.45%。进行了1 485头次体重体尺测定,BMY牛对云南黄牛及云南现有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初生体重为12.40 kg,较云南黄牛(YY)高1.64 kg,提高幅度较小(P〉0.05),但6月龄体重为108.96 kg,较YY高74.99 kg,有明显的改良效果(P〉0.01),估计的BMY牛对云南黄牛改良后代的初生重与6月龄体重杂种优势率分别是-8.02%和2.91%。[结论]以BMY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后代各生长性能都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初生重、6月龄体重体尺有较大提高,为云南省、南方肉牛改良及其肉牛生产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寒山区优良豆科牧草——道恩杂三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恩杂三叶作为红三叶的替代种 ,是云南省滇东北和滇西北≥ 1 0℃的年积累≤ 1 6 0 0℃的高寒地区优良的豆科牧草品种。在云南省中甸县播种第二年干物质产量可达 1 0 92t/hm2 ,第二、第三年的平均产量高于云南省温带地区生长表现较好的红三叶、紫花苜蓿、鸭茅和杂交黑麦草等品种。  相似文献   

14.
核桃是云南最具特色的高原林产业,为了有效防控核桃病虫危害,显著提高核桃品质,在云南大姚开展了核桃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通过2年园艺技术、生物防控、物理诱杀等技术措施的应用,调查表明,示范林主要病虫害平均危害率较对照林降低了26.94%,产果量较对照林增产24.3%。结果表明,该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为生产安全、优质的云南省特色“精品核桃”提供保障,有利于云南核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雄性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的光合生理特性和杂种遗传力测定,以及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在消耗等量的水分条件时,合成的自身干物质较多,即水分利用效率(WUE)高则其杂种优势明显。表明水分利用效率是杂种优势形成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而蒸腾速率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形成影响不大;杂交组合的杂种遗传力值的变异范围均在0~1之间,其中杂交组合2×Ⅱ的杂种遗传力最高(0.6129),同时其杂种优势效应值也最高(52.10%);杂交组合的杂种遗传力与杂种优势效应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杂种遗传力可对杂种优势效应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核桃青皮水取物对云南本地土杂鸡生长性能和禽流感、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选取120只28日龄本地土杂鸡,随机分为4个组(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1%、3%、5%核桃青皮水提物),每组30只(公母各半),1只为1个重复。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65日龄时,各试验组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3组的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3组平均日增重(ADG)为62.89 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料重比(F/G)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分别降低了12.00%、13.39%、5.17%(P<0.05)。新城疫(ND)和禽流感(H7、H5)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免疫46 d后试验3组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各组(P<0.05)。免疫48 d后试验2和3组鸡禽流感(H7)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试验2和3组禽流感(H5)抗体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核桃青皮水提物可提高云南本地土杂鸡的生长性能和新城疫、禽流感(H7)抗体水平,且其效果随着核桃青皮水提物饮水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来看以5%核桃青皮水提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集吉林的东北黑蜂×意蜂、云南景洪的浙大蜜浆蜜胶、云南景洪的白山6号、云南个旧蛮耗的本地王和云南蒙自草坝的浙大蜜浆高产5种西方蜜蜂子代工蜂共8群样本,每群测定分析15只,测定每只工蜂38个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生产性能的西方蜜蜂在形态特征上都表现出差异性(P≤0.01,或0.01P≤0.05,或P0.05),通过实验,为蜜蜂生产上培育杂种优势西方蜜蜂品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杂种优势的表达机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以家蚕品种"芙蓉"和"菁松"为中系亲本,以"湘晖"和"872"为日系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连续同蛾区交配和定向选择,获得了优良中系"芙菁"(D)和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2个日系家系"湘8A"(A)和"湘8C"(C)。F4代"A"、"C"与"D"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F6代"A"与"D"的遗传距离比"C"与"D"的遗传距离大。F4代用"D"分别与"A"和"C"组配杂交种的各项性状差异不明显;F8代则各项性状有明显的差异,且(D×A)F1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能优势;F4代、F8代以及(D×C)F1的杂种优势均大于(D×A)F1的杂种优势,但(D×A)F1的实际生产性能比(D×C)F1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NA多态性遗传距离为依据组配的杂交组合,能够获得丰产性能更好的优良一代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