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和粮食生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BCC和EBM模型分别测算13个粮食主产区2000—2020年5个时间平均节点的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各省份2000—2020年农田水利供给效率与粮食生产效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呈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307-308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因供给主体缺位而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我国水利体系的完备性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深入分析农户供给意愿影响因素,应当转变孤立看待农户与政府之间关系的思路和农户同质性的观点,通过构建政府与两大农户群体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本文研究认为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行为受政府出资决策的影响,其出资概率取决于诸多小型水利收益因素。要走出小型农田水利供给困局,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投入。  相似文献   

3.
郭建  承晓培 《吉林农业》2012,(3):223+222
文章从农村公共物品的角度,介绍了农田水利供水机制与方式的变化,对市场化的水利改革、国家、乡村组织有了新的认识.研究发现,国家与乡村基层组织基本上退出了农田水利的供给,但两个替代性的制度选择——农民用水协会和“一事一议”——均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使得与农民最密切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无法起到蓄水排涝和缓解旱情的作用.大中型水利设施与农民的需求相脱节,使现有的水利设施陷入废弃状态,农田水利陷入困境之中.所以在农田水利供给上,要考虑不同规模,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国家、水管单位、乡村组织、农民几个方面来建立农田水利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4.
正在灌溉型农业生产之中,通过构建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农业在自然灾害面前的低于能力。我国目前所开展的农业水利设施主要是公共建设的一部分。随着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田水利建设所拥有的"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逐渐深化,同时也带来了供需错位的不良影响。水利设施建设与农民真实需求之间往往难以协调,最终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极不协调。因此需要对供给水平。农民意愿进行分析和探究。1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水平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协调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对农田水利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梳理,以期厘清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改善我国的农田水利供给状况。  相似文献   

6.
杨永明 《乡村科技》2019,(2):124-125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但也暴露出些许问题,有待大家进一步改进。例如,灌区农田水利建设扶持资金来源单一,新建、改造工程不及时,不能满足需求;部分水利设施陈旧、不完善,运行效率低下;部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成后管理粗放,致使工程发挥作用大打折扣,并且增加了整个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成本。基于此,本文针对灌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界定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借助统计和普查资料对浙江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浙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但其规模结构、区域布局和供给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缺憾,主要表现在“软”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村级医疗卫生事业落后、农田水利建设不足、生态环境仍较差、城乡和地区供给仍失衡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财政支农水平不高、府际间协作不足以及政府供给机制与农民需求脱节相关。  相似文献   

8.
史晔坤 《中国农资》2014,(33):14-14
<正>8月18日中国磷酸二铵批发价格指数(CPPI)为2781.45点上周(8月11日-8月15日),磷酸二铵国内和出口市场两旺,价格上涨。8月18日,中国磷酸二铵批发价格指数(CPPI)为2781.45点,环比上涨51.20点,涨幅为1.88%;同比下跌278.94点,跌幅为9.11%;比基期下跌440.32点,跌幅为13.67%。供给情况:二铵企业以执行出口订单为主,国内市场少量走货,现货供应持续偏紧。企业出口接单谨慎,主要以小单为主。原材料价格涨跌互现,对二铵价格影响不大。二铵企业平均开工率整体持稳,约为54%,周环比持平。需求情况:出口市场方面,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区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区、市)面板数据,构建了超效率SBM模型并测算了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利用调节效应模型探究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以及农用化肥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总体水平较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2)农田水利设施对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影响;(3)农用化肥与农田水利设施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且农用化肥的投入弱化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促进作用。建议各省(区、市)全面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水平,不断优化水利灌溉结构,并确保农用化肥的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二斑叶螨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利用TRIzol试剂提取二斑叶螨总RNA,通过SMART技术构建cDNA文库.利用SMART IVTM Oligonucleotide和CDSIII/3忆PCR Primer为引物,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cDNA第1链,利用LD-PCR方法合成cDNA第2链。合成的双链cDNA经酶切回收后,再连接pDNR-LIB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Trans5琢,检验库容量和重组效率,并采用PCR方法检测插入cDNA片段的大小.结果表明,构建的二斑叶螨cDNA文库的库容量为3.54C6 CFU/mL,重组效率达95.8%,插入片段长度在0.3~2.0 kb之间。构建的二斑叶螨cDNA文库质量良好袁能够为进一步研究二斑叶螨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而农田水利工程布局则依据水平衡分析,因此,水平衡分析直接关系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科学与否。水平衡分析应从项目区供水能力、地表径流利用系数等分析供水量,从农作物的种植结构、灌溉保证率、复种指数、灌溉定额等分析需水量,从而确定是否采取工程措施,保证供水量大于需水量,满足农田灌溉要求。以四川富顺县福善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水平衡分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对土地整理项目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能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五大农区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灌溉地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的要求。2004年五大农区粮食总产占全国粮食总产的74.6%,棉花总产占全国棉花总产的95.1%,肉类总产占全国肉类总产的66.8%,苹果总产占全国苹果总产的89.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0.5%,人均粮食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倍;2003年五大农区耕地灌溉率为49.2%。灌溉地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1.2%。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与非灌溉地粮食产出量之比为4.5。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1.2倍和1.1倍。提出今后五大农区应继续发挥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苹果主产区的作用。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建设的要求。提出了“重点农业区域水利支撑战略、产粮大县水利保障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动向水利跟进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现状及衰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吐鲁番盆地坎儿井衰败的速度日益加重。根据相关资料,介绍了吐鲁番盆地坎儿井存在的现状;分析了其衰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绿洲耕地的需求量增加,坎儿井水源补给减少,机电井的增加及其布局的不合理。同时探讨了坎儿井的减少对吐鲁番盆地的影响,提示人们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科学地保护坎儿井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14.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喀斯特山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对发展农田水利、合理规划布局和实现粮食增量增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贵州省为例,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效益评价。同时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最后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及向高新技术化、节水节地化、管理现代化、景观化、生态化和3S技术精准化等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高安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47个产能监测点,以耕地产能、土壤养分、农田水利、地学特征与土壤性质为潜变量,运用结构方程构建耕地产能影响因素模型,探讨影响高安市耕地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土壤养分、农田水利与土壤性质是影响耕地产能的主要因素,对耕地产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土壤养分(0.55)>土壤性质(0.26)>农田水利(0.23)。地学特征对耕地产能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土壤养分(路径系数为0.51)间接影响耕地产能。坡度对耕地产能有负向作用。高安市耕地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效应,建议通过完善水利设施、加强农田质量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建设耕地健康产能,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的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影响县级农田水利化管理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建立了综合评价县级农田水利化系统管理质量的层次分析模型 ,确定了农田水利化系统管理质量综合评价步骤和方法 .为县级农田水利化管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燕 《北京农业》2012,(21):205
为了保障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顺利进行,应该尽可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最大效益,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举措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社会、生态、景观4方面对石柱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前的土地整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景观效益;重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工程,轻土地平整工程;重耕地面积的增加,轻耕地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4个粮食主产区2009年的农田水利设施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9年24个主产区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配置效率高于其他地区;2003-2009年我国农田水利设施配置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12.2%,呈现出快速增长的特征;各地区的TFP指数的增长存在显著差异,黄河流域的TFP指数增长最快;技术进步是促进TFP指数增长的主要动力,而规模效率指数的下滑却减缓了其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