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第二代棉铃虫将在我省重度发生据在河南省棉区的调查和试验研究资料分析,1998年第二代棉铃虫将较常年提前并重度发生,产棉区尚须加强监测,作好短期预报工作。其依据如下:1越冬基数增大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一致表明,1997年第四代和第五代棉铃虫都有...  相似文献   

2.
1994年安徽省棉铃虫发生特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真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2):128-130
本文总结了1994年我省棉铃虫四代暴发、五代持续大发生的新特点,探讨了这一特点形成过程。针对棉铃虫预测和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方特早熟棉区第4代棉铃虫室外发育进度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特早熟棉区第4代棉铃虫室外发育进度试验报告褚茗莉许国庆田本志赵琦顾兰君赵季秋(辽宁省农科院植保所)连续3年对棉铃虫在本地区的发生世代调查结果,发现田间(陆地)第4代棉铃虫不能形成完整的世代,进入3龄已大部分死亡,根本形成不了滞育蛹。为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4.
警钟:’95棉铃虫 可能大爆发 据报道,去年在江苏省召开的全国棉铃虫防治工作会议上,来自全国14个重点产棉省的植保专家们预测,1995年第一第二代棉铃虫的发生将明显重于1994年,棉铃虫将是继续偏重发生的年份,1994年第四、第五代棉铃虫混代严重发生,虫量大,加之去冬气温偏高,越冬蛹量因而大大高于以往历年。至于第三代以后的发生情况,主要取决于对第一、第二代的扑治结果。而如何扑灭虫害恰恰是令棉区干群最为头痛的问题:“如今这虫子神了,简直没药能治。” 在苏北棉区流传的一则笑话  相似文献   

5.
应用分级统计法预测棉田各代棉铃虫发生程度李登友钱德锦许殿武程存利①(安徽省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阜阳236001)目前,棉铃虫发生量(程度)的数理统计预测一般只预测一个代次。棉铃虫在淮北棉区常年发生为害棉花的有二、三、四代3个代别,只预测一个代次的...  相似文献   

6.
冀南棉区五代棉铃虫大发生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在河北省邯郸市1a通常发生4个完整世代。1994年5代棉铃虫在邯郸市严重发生,且多数幼虫能够入土化蛹,完成世代发育,历史罕见。本文简要报道了5代棉铃虫发生概况及特点,并以虫源基教、气候条件、食料因素及天敌因子等4个方面分析了5代棉铃虫大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栽培技术的改变和水肥条件前不断提高,近几年来,棉铃虫成为我省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对棉花稳产、高产威胁极大。一、发生特点及其分析一九七二年棉铃虫在我省是个大发生年,七三年次之,七四年为中等偏重发生年。此虫在我省一年发生五个世代(少数棉区有不完全的六代)。第一代主要在棉田外的小麦、豌豆、草子等寄主植物上为害,第二至五代多在棉田内,常年以第四、五代发生量大,但到第  相似文献   

8.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南阳棉区属长江流域棉区的南襄亚区,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既不同于黄淮棉区,又不完全同于长江流域棉区。1992~1993年黄淮棉区棉铃虫大发生,南阳棉区却轻发生;1994年黄淮棉区、长江流域棉区棉铃虫大发生的势头得到控制,而南阳棉区却大暴发,且超常地发生了完全五代,主害代也由二代、三代演变到四代、五代,对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90%晶体敌百虫对棉铃虫的室内药效测定简报褚茗莉,许国庆,张一兵,赵琦,顾兰君,赵季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棉铃虫除为害棉花等大田作物外,亦是番茄的一大害虫。据报道,华北、东北、西北、长江以南一些省份以及内蒙等地均有发生。内蒙年发生3代,华北4代...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我县棉铃虫大发生,一至三代发生量高于常年,第四代大暴发,大面积累计卵量2000—3000粒,最高达13400粒,是我县有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各代发生期较常年都早,三代成虫高峰期在8月16日左右,比常年早15—20天,并出现了第五代.由于发生量大,发生期早,大面积棉花又因干旱迟苗,受害严重.一、棉铃虫大发生的原因1.早春基数较高一代发生量大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以后各代的发生量.从本站和三圩公社1974年以来资料看,1978年苕子田一代棉铃虫每亩残留量比以往几年都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湖南省近年来棉铃虫发生早、为害时间长、呈偏重扩展趋势的为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兼顾物理和生物防治,准确预报虫情,选用高效低毒安全的有机磷制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与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等防治方法,并采取“放过第二代,巧治第三代,主攻第四、五代”的防治策略,使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科学技术史大事纪要(续)中国农业博物馆舒耕公元935年前后(五代)毛文锡撰《茶谱》毛文锡生卒年代不详。五代时蜀人,字平,原籍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通音律,能诗工词,十四岁,登进士第。开始在唐末做官,后入蜀跟随王建,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求防治棉铃虫的有效措施,新疆棉区开始引种试种抗虫棉,通过几年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种植转基因抗虫棉作为防治棉铃虫减轻棉铃虫危害的一项技术措施,越来越受到棉农的青睐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关注。一、棉铃虫发生及危害现状棉铃虫在新疆北部和东部大部分棉区,1年发生3代。一般年份发生危害严重的为第2代,近几年,第3代危害加重。棉铃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棉蕾、花和棉铃,在危害重的棉田,棉铃虫咬食棉叶,蛀食棉花  相似文献   

15.
小麦棉花套种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及治理对策李巧丝,郭小奇(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王克荣(获嘉县植保植检站)90年代以来,北方棉区棉铃虫连年大暴发,严重威胁棉花生产。在造成大暴发的诸多成因中,取食环境的优化,尤其是套种面积的扩...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大发生原因和1998年发生趋势预测●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郭予元(100094)一、棉铃虫大发生原因的研究结果自1994年棉铃虫大发生原因被列入国家攀登计划研究项目“粮棉作物五大病虫害灾变规律和控制技术基础研究”以来,通过4年田间、室内试验和历史档案...  相似文献   

18.
在我县,棉铃虫1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第1代在麦子、紫云英、豌豆等作物上繁殖危害,第2代起危害棉花,我县以第3、第4代危害最严重.近几年,棉铃虫在我县大发生,棉农若疏忽防治或单纯依靠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很难控制其危害,只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的有机结合、协调使用,才能达到经济、安全和高效地控制棉铃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有强烈的趋嫩性,卵散产,80%以上的卵产于玉米尚未开花的雄穗上。胶东地区秋玉米抽雄盛期,是第三代棉铃虫产卵盛期,而开花盛期,则是卵孵化盛期。多年观察结果表明,第三代棉铃虫在秋玉米上的卵量(y)与第二代蛾量(x)密切相关,其相关式为y=-315.9+1.7783x。第三代棉铃虫幼虫量(y)与第二代蛾量(x)相关式为y=-31.3+0.1340x,第三代棉铃虫幼虫量(y)与第三代卵量(x)相关式为y=2.42+0.0989x。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2007年第3代棉铃虫发生危害较重,2008年第2代棉铃虫发生危害重。根据两年来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分析探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