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套花生,是兰考县夏播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多年来,农民习惯采用满三垄(一行小麦,一行花生)和隔垄种植(隔2行小麦,套种1行花生)模式。满三垄田间作业难度大,而隔垄种植,不能充分利用土壤和光热资源,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为改革种植方式,给花生高产开发提供...  相似文献   

2.
花生是一个生长发育期较长的作物,而夏播花生生长季节较短,生产上尽可能地延长生长季节,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充分利用侧枝结果促使果实饱满,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夏花生适时早套播是延长生长季节的有效措施,但一般麦垄套播的时间过早,花生与小麦共生期过长,会与小麦争水争肥,使花生苗期光照不足,前期发育弱,形成老小苗,导致减产,协调好这一矛盾,是推广应用早播技术的关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小麦大垄距种植,花生可早套播种,能较好地协调这一矛盾,花生可比一般套种提前10~20天播种,在小麦产量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使花生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滑县地处黄河故道,耕地面积13万hm~2,半坡店、四间房、白道口、慈周寨等乡镇的砂质土壤,十分适合花生种植。滑县夏花生在河南省为大果花生生产区。滑县的麦套夏花生种植模式,表现出较大的高产潜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麦套夏花生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播前准备(一)施足底肥麦套花生不便施基肥,应在小麦播种前施足两种作物所需肥料或在春季麦田多施肥,以保证花生有  相似文献   

4.
<正>1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小麦套种花生双高产技术是指冬小麦收获前在麦垄里套种花生的技术,此项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使小麦、花生双丰收。麦套花生采取大垄宽幅麦套种花生,加宽播幅和套种行,套期提前,花生生育期延长至140~150 d,相当于中晚熟春播花生,改善了光热条件,为有效降低因前期与小麦共生期间的争光矛盾和后期气温低的影响,在花生生长中期合理追肥,促进花生中期生长,以获得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过去,麦套花生采用传统单行种植栽培方式,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针对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量较低的实际,结合农业科技合作致富项目,探索改变传统花生种植栽培方式,大力推广大垄双行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平均亩产350多公斤,个别地块达到500公斤,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采用大垄双行种植,俗称“隔垄种”。即在冬前种麦时,首先做垄,一般垄距70厘米,两垄之间的垄沟内种植一垄小麦(两行小麦,行距25厘米左右),其他为预留空白地,待第二年开春时再种花生。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省科委下达的"夏花生小麦双高产栽培规律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10月由山东省农科院组织花生科技界专家,对莒南、临沭、定陶、文登等协作基点县培创的夏直播覆膜,小垄宽幅麦套和大垄麦果播覆膜花生,进行了考察验收,结果超额完成了夏花生小麦一年两茬双高产高效益的预定指标,实现了夏花生小麦双400公斤,亩收入千元的高产方.  相似文献   

7.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麦套地膜花生由于兼顾了小麦和花生两种作物的产量和效益,花生不减产,小麦是净赚。近年来在我区发展很快,其技术逐渐成熟,一般小麦亩产可达300千克以上,花生亩产400千克以上,高产田小麦可亩产400千克,花生达到450千克/亩以上。一、模式结构小麦套种地膜花生栽培模式,以花生栽培为中心,秋播小麦时预留垄,垄底宽80~85厘米,垄沟宽25~30厘米,垄高10~12厘米,垄面宽50~55厘米,沟内播种两行小麦(播量为平播量的80%),行距20厘米,来年4月底5月初在垄面上种两行地  相似文献   

9.
延津县麦套花生为普通畦田麦套花生,下面介绍麦套花生简化高效栽培技术,从而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1合理选择品种 麦套花生生产中,花生与小麦有10~15天左右的共生期,此时小麦已进入灌浆成熟期,花生对小麦的影响甚微,但小麦品种的长相和熟相对花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该模式以花生生产为主,与常规麦套花生相比,能较好的解决花生套种困难和小麦、花生争光、争时的矛盾,使花生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充分利用侧枝结果并促使果实饱满,能有效地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滑县位于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质花生规划区"内,是河南省中大果花生主产区之一,主要以麦垄套种夏花生为主,常年播种面积300hm2左右,总产13万吨.现根据该区夏花生生育特点提出安阳一带夏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滑县是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产量全省第一,是全国惟一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七连冠的县.瓦岗寨乡地处黄河故道,位于滑县西南35km处,人口3.9万余人,耕地面积3867hm2.80%的耕地适宜种植花生.瓦岗寨乡麦垄套种花生面积占秋作物的78%左右.  相似文献   

13.
麦套花生是我国常见的小麦花生栽培技术,我们通过阐述麦套花生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为麦套花生实际生产中高产栽培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滑县是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产量全省第一,是全国惟一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七连冠的县。瓦岗寨乡地处黄河故道。位于滑县西南35km处.人口3.9万余人,耕地面积3867hm^2。80%的耕地适宜种植花生。瓦岗寨乡麦垄套种花生面积占秋作物的78%左右。花生种植业给瓦岗寨乡群众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正> 1986~1988年,我们在胶东半岛的文登市研究了大垄麦套覆膜果播花生,在鲁西南的定陶县研究了小垄宽幅麦套种花生,两茬作物达到光热互补,小麦充分利用了边行优势,花生增加了活动积温,获得了大面积双300公斤和小面积双400公斤的高产纪录.据考查,双高产田小麦(烟农15号、鲁麦1号等)亩穗数35.50~43.42万穗,穗粒数29.1~32.0个,千粒重35.0~42.3克,理论亩产376.8~501.6公斤,实际亩产320.3~426.4  相似文献   

16.
针对豫北地区生产上小麦套种花生存在的问题,研究制约麦套花生发展的因素、品种性状与机械的农机农艺相融合,从改革小麦花生种植模式、节本降耗增效着手,研究提出麦套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7.
刘娜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243-244
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豫北地区的花生种植产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近年来,在滑县麦套花生的农技服务过程中,经过多次试验、示范、调查研究,总结出豫北地区麦套夏花生的双高效栽培技术,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麦套夏花生在冀中南地区发展较快,对提高复种指数、正确处理粮经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麦套夏花生高产轻简栽培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一、选择优良品种,进行种子处理麦套花生播种出苗后与小麦有一段共生期,因遮光和近地气温较低,花生苗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改善花生光热条件,小麦选择晚播早熟、矮秆、  相似文献   

19.
蒋华 《河南农业》2019,(19):48-48
麦垄套种花生是睢县花生的主要栽培方式。麦垄套种花生在不影响小麦产量的同时,使花生提前15~20d播种于麦垄间,延长了花生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从而提高了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但是,在睢县花生生产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麦垄套种花生产量的提高。一是施肥不科学,肥料品种搭配不合理,氮肥过多造成徒长;二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尤其是蛴螬、金针虫、叶斑病防治不及时,危害严重,致使产量大幅下降;三是麦田除草剂残留药害严重,主要是小麦田连年使用了残效期较长的氯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剂,使花生药害严重,有的地块不能出苗,有的出苗后缓慢死亡,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20.
花生紫纹羽病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刘协广贾武玲(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滑县456400)(滑县原种场)我县于1991年首次发现花生紫纹羽病,至1993年王庄、城关、道口、小铺四个乡、镇大面积发生,发病面积达8000余亩。现将几年来对花生紫纹羽病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