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亩超吨粮的地力培肥措施秦海兴王香枝刘淑香(博爱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博爱454450)博爱县自1990年16万亩玉米亩产首次突破509kg后,1993年玉米和小麦亩产分别达到592.7kg和426kg,全县连续4年亩产超吨粮,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第三个吨粮县...  相似文献   

2.
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年多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适宜的覆盖量为500~800kg/亩;在亩产300~500kg的地块,其秸秆量就是适宜的覆盖量。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广泛应用的玉米大作方式的不同间作比例均优于单作。试验的6咱方式中以2:3较好,亩产玉米329.5kg,大豆78.9kg,折合标准商品粮566.2kg,比单作增产17%。根据产量指数比较所获得的各间作比例的6种光合份额值,反映了玉米和大豆在生育期分别获得的光能相对数量,是评价不同作比例的玉米及大豆实际单产的科学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豫东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经济施肥最优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长期配方施肥和地力监测基础上,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亩产超600kg,700kg时氮,磷,钾肥和有机肥的最佳用量,为当地夏玉米生产提供了合理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5.
夏玉米亩产900kg栽培调控技术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是河南省第一大秋粮作物,95%为夏播,亩产能否超过900kg,从1996年开始,我们连续进行了3年的高产攻关研究,现将1998年即第3年的攻关实践总结如下。攻关地点设在生产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的西滑封村,1998年初建成自动化喷灌设施,土壤肥沃,质地为粘壤土,有机质含量19.3g/kg,碱解N为132.9mg/kg,有效磷54.63mg/kg,K2O为242.78mg/kg。在1996年亩产560kg,1997年亩产759.1kg基础上,1998年选用掖单22号为攻关品种,6月5日播种,9月…  相似文献   

6.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7.
豫玉11号(原名90-1)是一个竖叶,大穗,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该杂交种在1990-1991年河南省玉米区试中,平均亩产529.5kg,比对照种增产14.9%,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该杂交种在1992-1993年全国夏玉米区试中,晋,鲁,豫,皖,苏五省平均亩产512.3kg,比对照掖疸2号增产15.7%,亦达极显著水平,居首位。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试验示范中,一般比对照种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1995,(5):234-235
浙单9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作旱地三熟制春玉米或秋玉米种植,一般亩产400kg以上,比丹玉13稳定增产一成左右,199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浙江省新的玉米当家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亩产750kg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亩产750kg关键技术韩如岩袁宝玉付国占楚爱香(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洛阳471003)韩向阳(洛阳市农委)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肉、蛋、奶需求量的增加,玉米作饲料的用量猛增,市场价格看好,因而大大调动了农民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从199...  相似文献   

10.
旱地三熟制春玉米掖单12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地三熟制春玉米掖单12的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产量增加,亩产500kg以上的约需纯氮20kg以上;基、苗、秆、穗分配以2:1:2:5产量最高;穗肥用量以亩用尿素17.5kg为宜,且以11、12叶期施穗肥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豫玉 33号 (郑单 95 8)由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 1996年育成 ,2 0 0 0年通过国家和冀、鲁、豫三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耐密植、适应性广等特点。1 高产1997和 1998年河南省夏玉米区试平均亩产 5 5 8.0kg和 5 12 .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1%和2 2 .4%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18.5 %。1998年和 1999年全国夏玉米区试 (7省市 ) ,平均亩产 5 77.3kg和 5 83.9kg ,比对照种掖单 19号增产 2 8.0 %和 15 .3% ,均居第 1位 ;两年平均比对照种增产 2 1.8%。1999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 6 30 .2…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2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分析方法,了玉米呼单三号不同的农艺措施组合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磷肥的作用不大。获得亩产287.8kg的玉米产量,其栽培措施为密度3000株/亩。亩施氮肥10kg,磷肥5kg。  相似文献   

13.
玉米新品种豫玉29号高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玉 2 9号是周口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探讨其在黄淮夏玉米区的高产潜力及配套栽培技术 ,我们拟定了亩产 90 0kg产量指标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概况试验安排在本所试验田 ,试验地土质中壤 ,有机质含量 12 g/kg ,碱解氮 89.30 1mg/kg ,P2 O53 7.41mg/kg ,K2 O182 .0mg/kg ,土壤pH 7.79。前茬作物小麦 ,于 6月 6日收获 ,亩产 480kg。全试验田面积 777m2 。1.2 设计密度及行株距配置试验设计密度 5 0 0 0…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再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玉米再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李新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王之杰魏春梅郭万禹张彦峰(安阳县农业局)玉米是碳四作物,光合效率高,在目前的栽培条件下,高水肥地已达到亩产400~500kg的高产水平。但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春播制种区,生产杂交种子折合亩产分别为26.5kg、19.0kg,平均为22.8kg,四个秋播繁种区,生产温繁不育系种子折合亩产分别为39.6kg,28.5kg,16.3kg,26.9kg,平均为27.8kg。在春制秋繁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湘油91s综合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6.
麦茬稻亩产600kg关键技术耿得亮,杨新文(封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封丘453300)封丘县司庄乡关帝庙村村民李忠,1995年种植水稻4.5亩,总产稻谷2750kg,平均亩产611kg,其中1.75亩总产1198.8kg,平均亩产685kg,创全县水...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13年砂姜黑土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改善和提高品质。长期单施N、P化肥,导致钾素养分含量下降,物理性状变劣和产量不稳。长期单施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但产量只能维持在一定水平,很难高产。小麦、玉米连作年亩产961.3kg籽粒,平均亩投入氮素35kg、磷素(P2O5)13.79kg、钾素(K2O)11.85kg。  相似文献   

18.
山区沟坝川地小麦套玉米吨粮田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沟坝川地小麦套玉米“六二”式条带种植方式,把玉米套种时间提早了20天,有效积温增加300℃,小麦播期提早一个节令,冬前积温增加200℃,较好地协调了小麦、玉米高产生长发育规律需求,达到小麦346.8kg、玉米660.9kg,亩产一吨粮。与“九四”式、“三一”式条带种植方式相比,具有较好的增温效应和增产增收效果,是解决山区沟坝川地生育期和积温一茬有余、两茬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山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10℃以上积温在4000℃地点晋城市郊区水地冬小麦收获后移栽玉米进行试验,探讨了适宜的育苗时间。品种、营养土配方和育苗容器等问题。研究表明,麦收后移栽一作晋单32号玉米,亩产可达650kg,对探讨同类生产条件下,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 ,以市场为导向 ,以增效为目的 ,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 ,在偃师市佃庄镇推广地膜小拱棚西瓜套种玉米间作蒜苗种植新模式 ,一般亩产西瓜 4 0 0 0~5 0 0 0kg ,产值 3 0 0 0~ 4 0 0 0元 ;玉米亩产 4 5 0kg以上 ,产值 5 0 0元左右 ;蒜苗亩产 2 0 0 0~ 4 0 0 0kg ,产值 15 0 0~3 0 0 0元。亩总产值 5 0 0 0元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是 :1 栽培模式地膜小拱棚西瓜带宽 2 3 0cm ,每隔 180cm起一高垄 ,垄宽 5 0cm ,垄上种 2行西瓜 ;玉米按蒜苗带宽 14 0cm等行距种于西瓜带内 ,蒜苗种于玉米行间。2 栽培程序2 .1 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