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研究与应用已经历了粗蛋白质(CP)、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可利用粗蛋白质(ACP)、氨基酸(AA)、氨基酸的化学比分(CS)、必需氨基酸(EAA)等阶段,目前正在研究并逐步应用于生产的包括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AAP)、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DIAAP)及小肽营养,这一发展过程揭示了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为准确衡量猪禽的氨基酸需要及高效利用饲料氨基酸奠定了基础。1家禽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与日粮配方设计1.1日粮粗蛋白质与能量关系国内(尤其是西北地区)家禽日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能量水平偏低,而粗蛋白质含量相对…  相似文献   

2.
猪的饲料与营养研究是发展饲料工业和发展工厂化养猪的理论基础,因此日益受到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对猪的营养需要、饲料资源开发、饲料添加剂和饲料配制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成果。1 猪的营养需要1.1 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的含量是反映饲料蛋白质质量的更精确的指标,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能更为真实地反映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吴世林等[1]报道了猪对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的需要量(表1)。表1 5~110kg猪饲粮中可消化氨基酸推荐量(%)  体重(kg)5~1010~202…  相似文献   

3.
<正>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由传统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转向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体系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迄今已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小肠氨基酸来源、数量、组成及蛋白质周转方面。反刍动物氨基酸需要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的基础,是通过对饲料以及消化系统的调控,使进入小肠的氨基酸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中吸收的氨基酸包括3个来源蛋白质的降解:①瘤胃微生物蛋白;②饲料非降解蛋白;③内源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微生物蛋白质是小肠氨基酸的主要来源,空肠回肠是氨基酸的主要吸收部位,因此瘤胃微生物蛋白质产量及氨基酸组成,对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及其氨基酸模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真代谢能(TME)法测定鸡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几个问题曾正清谢幼梅(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随着饲料营养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以粗蛋白质或氨基酸为指标表示畜禽对蛋白质或氨基酸的需要并不科学,而用可消化氨基酸来表示畜禽对氨基酸的需...  相似文献   

5.
现行饲料配方设计是以粗蛋白质平衡为基础 ,而不考虑养分的消化利用率 ,所以同一营养水平的配方 ,因原料组成不同而使用效果有一定差异。机体蛋白质的合成是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为基础的。若以平衡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 (但亦不能忽略其它养分的满足 )设计配方 ,才有可能使配方的蛋白质营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而且粗蛋白水平可适量减少 ,饲料成本进一步降低。设计可消化氨基酸平衡配方可以现成的粗蛋白平衡配方为“基础配方” ,应用“家禽饲料配方原料增减比例表”(附表 )予以调整平衡。现以产蛋鸡饲料配方为例 ,原料组成 :玉米 6 3%、大豆…  相似文献   

6.
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家禽蛋白质营养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先后经历了粗蛋白质(CP),可消化蛋白质(DCP)、氨基酸(AA)、理想蛋白质(ID)、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ID—DAAP)这一发展过程。因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有效性定位于可消化必需氨基酸上,即考虑了动物对氨基酸的消化、代谢和作用,又与动物总体氨基酸需要相吻合。应当说此时动物对蛋白质的利用最佳、无效消耗最低、生产性能最好。国外如英国、法国、美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许多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国内近几年才陆续开展这方…  相似文献   

7.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粗蛋白质的需要是在一定饲粮条件下为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可随饲粮氨基酸可利用性(可消化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营养学的发展,猪禽已开始采用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体系,反刍动物则多为瘤胃降解与未降解蛋白质体系,因此,确定动物维持加生长(或产奶、产蛋)的净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以及氨基酸模式比确定粗蛋白质需要更重要。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综合法,通过生长实验确定,也可用析因法测定维持和生长(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的需要。动物年龄愈小,肌肉组织相对发育愈早,瘦肉率越高,所需粗蛋白质与氨基酸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8.
邓敦  邓跃林  陈峰  刘春生 《饲料广角》2007,(16):31-34,46
近几十年来.猪的氨基酸营养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一方面由于全世界范围内蛋白质资源的日趋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引发粪尿氮大量排放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成本和环保的双重压力下,低蛋白质日粮成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在充分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情况下.采用以理想氨基酸模式为基础,按照真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合理配制低蛋白质日粮,对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及减少环境污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当今世界都感缺乏的动物质的重要营养物质。我国在70年代末开始研究配合饲料饲养养畜禽,由于运用科学手段分析了各种动物的营养需要而配组饲料饲养,使得各种动物在生长、生产和产品质量各方面都表现出令人欣喜的情景。但不难发现还有许多很宝贵的蛋白质资源作为废物弃掉,比如猪胎衣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猪胎衣(猪胎盘、猪衣仓),是蛋白含量很丰富,营养价值很高,而今尚在被普遍遗弃的物质。据科研机构对诸胎衣的分析测定:猪胎衣的干物质中,消化能3.4兆卡/&斤。粗蛋白质74.3%,可消化粗蛋白质612克/%斤,钙0.73%…  相似文献   

10.
采用Sibbaldi“TME”改良法,测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19工厂生产的GSD-水解蛋白饲料的代谢能和氨基酸消化率。结果:该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81.06%,总氨基酸含量为64.45%,赖氨酸含量与豆粕接近(为2.36%),可消化赖氨酸为1.11%,总氨基酸真消化率为44.59%,总必需氨基酸真消化率高于总非必需氨基酸真消化率8个百分点;真代谢能值为6.7057MJ/kg。结果说明,GSD-水解蛋白饲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蛋白质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