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犊牛肺炎是新生犊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可以由条件性致病菌和特定致病菌引起,是犊牛常见的三大疾病之一。犊牛肺炎随着犊牛日龄减小而呈现严重发病趋势,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近几年,随着昌黎县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犊牛肺炎的报告病例呈增多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犊牛肺炎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腹泻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甚至危害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尤其是针对10日龄内犊牛,发病率最高.长时间以来,治疗犊牛腹泻疾病多使用抗生素,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会使菌群产生耐药性,对犊牛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而运用中药方法进行治疗,不仅会起到抗菌、消炎作用,还能够对犊牛免疫力进行调节,为中药治疗犊牛腹泻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中兽医治疗犊牛腹泻的方法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犊牛消化不良是犊牛胃肠道发生机能紊乱,引起胃肠道粘膜卡他性炎症及消化功能障碍的一种以腹泻或排粪迟滞为特征的犊牛疾病。本病多发于10~20日龄犊牛,常因犊牛初生后管护不到位而引发。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效提高了治愈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犊牛早期死亡的原因经分析表明,主要是胃肠道疾病,其次是呼吸道疾病。也可能同时罹患肠胃道病和肺病(胃肠炎肺炎综合症)。在保加利亚的农场,每年犊牛于20日龄前患肠胃病的达64.4—71.8%,死亡率为7.8—12%,30—120日龄犊牛患呼吸道疾病的有35.3—  相似文献   

5.
<正>犊牛腹泻病是犊牛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生于7~60日龄的犊牛,是由于肠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是营养性因素、环境因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而表现出的一种以严重腹泻为征兆的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本文结合临床病例的诊疗进行了论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1病例介绍2018年3月22日,靖远县三滩镇某养殖户牛场饲养的3头母牛和2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其中1头45日龄左右的小黄牛比另一头犊  相似文献   

6.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以出生2~7日龄犊牛为多发,且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尽管犊牛管理、畜舍建设、疫苗接种工作不断进步和完善,犊牛腹泻仍然是养牛场常见的疾病。而且发生过腹泻的犊牛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易感染呼吸道疾病。犊牛长期腹泻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也是造成养牛  相似文献   

7.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急性腹泻、脱水、酸中毒和败血症为特征。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性,多发于冬春舍饲时期,主要危害哺乳的新生犊牛,尤以10日龄以内的犊牛最易感染。死亡率极高。目前,本病已是造成奶牛养殖业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1发病情况2005年1~3月份,张北县张北镇某奶牛养殖小区发生了新生犊牛以体温升高、严重腹泻、突然死亡等症状的疾病,发病日龄多在出生后1~3d,多数来不及用药即发生死亡,也有的犊牛用过多种药物,但治疗无效,死亡率高达85%。经防检中…  相似文献   

8.
犊牛白痢也叫做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急性败血症和剧烈腹泻。常见于小于10日龄的犊牛,尤其是1~3日龄的新生犊牛易感性最高。当大群舍饲时,该病往往呈现暴发,而采取小群饲养时,往往呈现散发。犊牛白痢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没有加以预防或者及时进行治疗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份,滦县某奶牛场新生10日龄内的奶犊牛发生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经综合诊断确诊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大肠杆菌病。结合药敏试验,临床选用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进行治疗,并配合补液,纠正酸中毒,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养牛业发展的过程中,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很高,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发生在犊牛出生后的10~15日龄。随着小牛的生长,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随着提高,但是20~25日龄的小牛对传染性疾病仍然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1.
犊牛腹泻是犊牛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该疾病一般出现在7~60日龄的犊牛生长阶段,诱发该病的原因很多,发病率高且对犊牛危害严重。若是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犊牛死亡,制约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做好该病的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间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  相似文献   

13.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特定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犊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呈急性败血病或排白色稀便为主要特征,轻者影响犊牛发育,重症造成死亡。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出生后1~3日龄的幼牛最易发病。1发病情况饶阳县某奶牛养殖小区发生了新生犊牛以体温升高、严重腹泻,突然死亡等症状的疾病,发病日龄多在出生后1~3天,多数来不及用药即发生死亡,也有的  相似文献   

14.
10日龄犊牛是腹泻疾病高发期,特别是在季节交替阶段,该种疾病发病率更高。当犊牛出现该种疾病后通常会有消化不良及腹泻等表现,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加大其他疾病感染风险,甚至还会导致犊牛出现严重脱水,从而发生死亡。在新生犊牛中,腹泻发病概率超过80%,不仅严重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还会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基于此,主要介绍了新生犊牛生理特点及腹泻病因,分析了新生犊牛腹泻症状,并提出了新生犊牛腹泻病的防治策略,希望可以为养殖人员防控新生犊牛腹泻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结构日粮对犊牛胃重量及瘤胃内黏膜发育的影响,选用中国荷斯坦乳用公犊牛39头,随机分为早期断奶(EW)组、低奶量(LQM)组和充裕奶量(HQM)组三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同结构的日粮.试验犊牛在0日龄、7日龄、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分别进行屠宰,每组屠宰13头,并称量胃重量、观察瘤胃粘膜色泽、量取粘膜长度.(结果)结果为:(1)三组犊牛7日龄时瘤网胃的重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60日龄、90日龄时,EW和LQM组犊牛瘤网胃重量均显著高于HQM组(P<0.05),EW与LQM组问犊牛瘤网胃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2)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瓣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60日龄时犊牛瓣胃重量为EW>LQM>HQM(P<0.05);(3)7日龄和30日龄时,三组犊牛皱胃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HQM组犊牛皱胃重量均显著高于EW组和LQM组(P<0.05),Ew组与LQM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不同结构的日粮对犊牛瘤网胃,皱胃增重影响较大,对瓣胃影响较小,犊牛适时食入固体料可以刺激前胃的发育,在60日龄之前不给犊牛喂固体饲料会影响犊牛瘤胃及其黏膜发育.  相似文献   

16.
在养牛业发展的过程中,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很高,是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发生在犊牛出生后的10~15日龄。随着小牛的生长,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随着提高,但是20~25日龄的小牛对传染性疾病仍然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7.
犊牛水中毒这一疾病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从2002~2005年我处共诊治10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疾病发生于4~16月龄的犊牛,3月龄以下犊牛和16月龄以上育成犊均不见发病。  相似文献   

18.
犊牛水中毒这一疾病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也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从2002-2005年我处共诊治10例犊牛水中毒病例。疾病发生于4-16月龄的犊牛,3月龄以下犊牛和16月龄以上育成犊均不见发病。  相似文献   

19.
犊牛消化不良主要症状是由于消化机能紊乱所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症的犊牛疾病,为犊牛常发病之一,多发生在出生后1~25日龄。可造成犊牛生长缓慢,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对天祝白牦牛犊牛腹泻病的调查,初生牦犊牛平均发病率较高,约占21.6%,死亡率9.8%。  相似文献   

20.
新生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新生犊牛的急性传染病,常以急性腹泻、脱水、败血症以及肠毒血症为表现特征。该病主要发生于出生后1~3日龄的犊牛,尤以7日龄内未哺初乳的犊牛多发,10日龄以上的犊牛较为少发。一般在冬春季节多发,但在8~9月份,笔者遇到7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6例,现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8~9月份,有两家奶牛场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