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选用健康海赛克斯初生雏鸡150只,随机分为5组。Ⅰ组为微生态制剂预防与治疗组,Ⅱ组为喹乙醇预防与治疗组,Ⅲ组为微生态制剂治疗组,Ⅳ组为喹乙醇治疗组,Ⅴ组为对照组。试验鸡1~7日龄,Ⅰ和Ⅱ组分别饲喂预防量的微生态制剂或喹乙醇,至8日龄人工感染诱发大肠杆菌病,出现症状后,各组分别饲喂治疗量的微生态制剂或喹乙醇,并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与死亡情况。结果表明,Ⅰ~Ⅴ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6.67%、66.67%、73.33%、70%和100%。试验表明,微生态制剂对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均有一定效果,其中预防效果优于药物预防,但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取240只1日龄的黄羽肉雏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 4个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头孢类药物和氟苯尼考药物,研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饲用抗生素对肉雏鸡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雏鸡法氏囊的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9日龄时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法氏囊指数分别高出对...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和开口抗生素对肉雏鸡免疫性能、肠道菌群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健康雌性白羽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Ⅱ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产品;Ⅲ组为开口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莫能霉素(90 g/t)、抗敌素(30 g/t)和阿散酸(100 g/t)。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①14日龄时,试验Ⅱ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②7日龄时,试验Ⅱ组盲肠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小肠乳酸菌数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③14日龄时,试验Ⅲ组肉雏鸡血清白介素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开口抗生素应用在肉雏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微生态制剂优力乐对雏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共分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微生态制剂,试验组分别饲喂优力乐0.005%、0.01%、0.03%,试验期为56 d,雏鸡从1日龄开始饲喂至56日龄结束,并对雏鸡肠道内容物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包括有害菌在内的8种细菌。其优势菌比例为乳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肠球菌=30∶25∶30∶40∶23。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双歧杆菌、拟杆菌、消化球菌及肠球菌显著升高(P0.05)。同时本试验对免疫器官进行了检测,使用微生态制剂"优力乐"可使雏鸡免疫器官明显增大,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中无革兰氏阴性有害菌,各种微生物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从经济效益考虑,建议使用试验Ⅱ组的饲喂剂量,即按0.01%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只(56±5)g 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鸭,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和200 g/t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显著提高日增质量3.66%和4.98%(P0.05),显著降低料肉比0.06和0.08(P0.05);试验Ⅱ组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显著提高6.61%和10.28%(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腹脂率分别显著降低6.87%和9.16%(P0.05)。试验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g/t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考察促乳中药和加酶益生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预产期相近且胎次2~4胎的二元母猪(大长和长大),随机分为4组,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组10个重复,进行周期27d的试验。结果显示:21日龄个体平均体重方面,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分别比CK提高了12.48%、12.63%、16.99%,差异显著(P0.05);个体日增重方面,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分别比CK提高了15.44%、16.72%、22.59%,差异显著(P0.05);21日龄窝均活仔数方面,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分别比CK成活率提高了15.48%、11.90%、16.67%,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率方面,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分别比CK降低了12.20%(P0.05)、31.12%(P0.05)、55.65%(P0.01);死亡率方面,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分别比CK降低了62.87%、69.46%、77.84%,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促乳中药和加酶益生素可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显著提高日增重和改善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尤其以促乳中药结合加酶益生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袁晓霞 《饲料研究》2013,(6):38-40,49
添加微生态剂后,试验Ⅲ发情率为88%,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提高了22.22%(P<0.01)、10%(P<0.05)、10%(P<0.05)和29.41%(P<0.01),在受胎率方面,试验Ⅲ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提高了14.54%(P<0.05)、6.06%(P>0.05)、6.06%(P>0.05)及17.69%(P<0.05);在产羔率方面,试验Ⅲ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提高了38.66%(P<0.01)、22.98%(P<0.05)、28.57%(P<0.05)及57.14%(P<0.01)。试验Ⅲ羔羊平均初生质量最高为(4.36±0.82)kg,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提高了8.19%、5.83%、7.39%和10.38%,差异显著。在成活率方面,试验Ⅰ和Ⅲ组均高达100%,分别比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提高了4.55%(P>0.05)、4.77%(P>0.05)和15.38%(P<0.05);在经济收益方面,试验Ⅲ的纯收入为9 100元,分别比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Ⅳ及对照组多收入了4 460、3 070、3 370和6 020元,效果非常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内蒙古细毛羊发情率、受胎率、产羔率、成活率及羔羊初生质量,其中添加1.5%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蛋种鸡小肠肠道长度、pH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海兰褐蛋种鸡320只,随机分为4个组,进行16周的试验。试验组日粮是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2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成。试验结果表明:① 与对照组相比, 21日龄时,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组显著降低了蛋种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相对长度(P<0.05);42日龄时,试验2组的回肠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112日龄时, 试验1组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试验3组十二指肠的相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试验1、2组蛋种鸡21日龄空肠和回肠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蛋种鸡21、42、112日龄十二指肠、42日龄空肠的pH也显著降低 (P<0.05) 。③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蛋种鸡21日龄盲肠乳酸菌的数量(P<0.05),其中试验2组乳酸菌的数量最多,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1.76%,其次是试验3组和试验1组;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于42和112日龄蛋种鸡的盲肠微生物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能缩短蛋种鸡小肠肠道相对长度,同时降低肠道pH并能改善肠道菌群,对雏鸡的健康生长有促进作用。本试验中添加100 g/t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为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8):53-55
为了探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微生态制剂对肉羊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将120只2~3月龄绵羊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2.09%(P0.05)、9.36%(P0.05)、9.09%(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4.73%(P0.05)、6.66%(P0.05)、6.39%(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6.93%(P0.05)、14.74%(P0.05)、14.39%(P0.05);干物质的消化率分别提高1.06%(P0.05)、2.68%(P0.05)、2.49%(P0.05),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提高0.29%(P0.05)、1.07%(P0.05)、1.12%(P0.05),粗纤维的消化率分别提高1.53%(P0.05)、2.76%(P0.05)、2.16%(P0.05)。结果提示:绵羊基础饲粮中添加0.1%和0.2%微生态制剂均能显著促进肉羊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为微生态制剂在肉羊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60头雌性和60头雄性)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杂交仔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试验Ⅱ、Ⅲ组仔猪平均末重分别增加9.3%、6.5%(P 0.05),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20.6%、14.7%(P 0.05),Ⅱ组料肉比降低11.3%(P 0.05)。试验Ⅱ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9.6%(P 0.05),Ⅰ、Ⅱ、Ⅲ组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9.0%、64.9%、35.3%(P 0.05),试验Ⅱ、Ⅲ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5%、8.1%(P 0.05),Ⅱ组总钙表观消化率提高5.1%(P 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 0.05)。综述,饲料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仔猪的生长并能显著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其中添加量为0.1%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2010年,笔者对栗园草场牛耳大黄蔓延挤占其他牧草生存空间状况进行了调查,目前该草场已处于牛耳大黄蔓延最严重阶段,危害区域集中分布在草场平坦肥沃的地块和道路附近,尤其是水肥充足的区域。该植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繁殖特征表明,它可以利用种子向外进行远距离随机扩散,占据一定位置后,再以无性繁殖方式和种子扩展侵占范围,  相似文献   

12.
碘伏毒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强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具有高效、广谱、贮存稳定、毒性低等特点。小鼠的LD50大于5000mg/kg·BW,属于实际无毒。蓄积系数均大于5,为弱蓄积作用。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1000mg/kg。碘伏无致突变作用。过敏反应很少见,出现口腔粘膜瘙痒、肿胀和灼痛感,并伴有头痛、头昏,嗜睡等症状。碘伏有效浓度为5%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无刺激性,对阴道粘膜有极轻刺激性。有效浓度大于2.5%时,对角膜上皮产生明显损伤作用,用1.5%有效浓度注入前房即可产生内皮毒性作用。有效浓度小于1.0%时对角膜上皮和内皮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运行时如果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VRRP就是一种用来提高网络可靠性的协议。本文基于eNSP环境研究了VRR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苜蓿草地与无芒雀麦+草原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欣然  牛翠娟 《饲料研究》2001,(10):20-21,27
大蒜素(Allitridi)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具有防癌、降压、健胃、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在我国医疗上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大蒜油治疗家禽疾病的记录,现已广泛用于医药、兽药、农药和食品添加剂中,近年来已开发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素的作用广泛、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抗药性,不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提高动物采食量、促进生长、改善动物产品肉质及预防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大蒜素对鲤鱼生长的影响,我们近期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进行了鲤鱼养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脑心肌炎由脑心肌炎病毒(EMCV)引起,主要导致猪脑炎、心肌炎及母猪的繁殖障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论文综述了各种EMCV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为更有效的EMCV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