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猪、牛、羊肉质构特性和肌纤维差异。采用剪切力仪和质构仪测定猪、牛、羊肉剪切力和各项质构参数,环境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三者肌纤维和肌原纤维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牛、羊肉剪切力均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高于羊肉,但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牛、羊肉位移应力显著高于猪肉(P0.01),牛肉则显著高于羊肉(P0.05);牛肉硬度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羊肉则显著高于猪肉(P0.01);羊肉黏着性显著高于猪肉和牛肉(P0.01),猪肉则显著高于牛肉(P0.01);猪、牛、羊肉弹性无显著差异(P0.05);牛肉咀嚼感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猪肉和羊肉(P0.01),猪肉和羊肉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肉和羊肉恢复性显著高于猪肉(P0.05),牛肉和羊肉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猪肌纤维排列结构松散,牛和羊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结构紧密;肌纤维直径和肌原纤维碎片牛羊猪。肌纤维排列结构和直径大小是影响肉质构特性的主要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矿物质角度对不同牛肉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集云岭牛、中甸牦牛和婆罗门牛的西冷和眼肉两个部位肉,分析比较两部位肉的钙(Ca)、磷(P)、镁(Mg)、钠(Na)、钾(K)、铁(Fe)、铜(Cu)、锌(Zn)8个矿物质元素含量,并采用营养指数(INQ)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西冷肉中矿物元素含量比较,云岭牛的Na、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K和Cu含量分别显著比中甸牦牛的高41.29mg/100g和0.04mg/100g(P0.05),Fe含量显著比婆罗门牛的高0.47 mg/100g,高29.19%(P0.05),婆罗门牛西冷肉的Mg含量分别显著比云岭牛和中甸牦牛高5.29mg/100g和3.18mg/100g(P0.05)。(2)云岭牛眼肉的Ca、Mg、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Cu含量显著高于中甸牦牛肉0.05mg/100g(P0.05),但中甸牦牛眼肉的P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云岭牛和婆罗门牛16.74mg/100g和18.19mg/100g(P0.05),而婆罗门牛眼肉的Na含量显著高于云岭牛和中甸牦牛21.62mg/100g和31.10mg/100g(P0.05)。(3)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三牛种牛肉(西冷和眼肉)P、K、Fe、Cu、Zn的INQ值高,均大于1,分别为3.51~4.06、2.54~3.45、1.97~2.51、2.40~3.80和5.07~6.94,三牛种肉中Mg的INQ值0.99~1.19,但肉中Na和Ca的INQ值小于1,且Ca的INQ值低于0.20。[结论]三种牛肉西冷和眼肉当热能满足需要时,P、K、Fe、Cu、Zn营养素可有盈余,是良好的肉类食材;三牛种牛肉Zn的INQ值最高,云岭牛肉的Zn高达6.94,比推荐表中牛肉Zn的INQ值高47%,是富锌牛肉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甘南藏羊肉水分、干物质、灰分分别为68.59、31.41和 1.09 g/100 g,肌肉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43 g/100 g与20.29 g/100 g.甘南藏羊肉K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滩羊肉和小尾寒羊肉;Fe的含量为31.8 mg/100 g±1.11 mg/100 g,极显著高于当地蒙古羊、滩羊和小尾寒羊(P<0.01);Zn含量为3.48 mg/100 g±0.43 mg/100 g,高于滩羊、小尾寒羊和当地蒙古羊;Cu的含量为0.25 mg/100 g±0.17 mg/100 g.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大额牛和婆罗门牛杂交后代(GBF1牛)和云岭牛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评估大额牛杂交利用潜能,试验选择了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GBF1牛和云岭牛进行育肥、屠宰,采集110个肉样冻存,以脂肪酸组成较好的云岭牛肉为对照,测定了GBF1牛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GBF1牛西冷、尾龙扒、针扒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11个部位肉脂肪含量平均值也显著低于云岭牛(P0.05)。GBF1牛肉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十五烷酸(C15∶0)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P0.06),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低9.30%。GBF1牛肉脂肪棕榈油酸(C16∶1)含量极显著高于云岭牛(P0.01),油酸(C18∶1n9c)含量高于云岭牛,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高7.94%。GBF1牛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云岭牛稍高(0.8%),各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比云岭牛稍高,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GBF1牛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云岭牛,脂肪酸组成比例优于云岭牛,杂交牛肉中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组成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育肥的小尾寒羊和寒泊羊的羔羊为试验动物,采集背最长肌、臂三头肌、股二头肌和臀中肌样品,测定了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粗脂肪含量和氨基酸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寒泊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小尾寒羊(P<0.01),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大于小尾寒羊 (P<0.05)。寒泊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1,P<0.05),臂三头肌和臀中肌粗脂肪含量略高于小尾寒羊(P>0.05)。小尾寒羊肉中牛磺酸含量高于寒泊羊(P<0.01),其余17种氨基酸含量两品种羊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肉鲜味有关的5种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除赖氨酸和色氨酸外,其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寒泊羊肌肉的含量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精料对西藏彭波半细毛羊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30只成年彭波半细毛羊母羊,按照同质原则随机分为3组:放牧不补饲(对照,G1)组、补饲精料200 g/d(G2)组、补饲精料400 g/d(G3)组,每组10只。每天19:30补饲,正试期75 d。正试期结束屠宰,采集背最长肌测定营养物质含量和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水平补饲精料提高了母羊总干物质采食量,G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G1、G2组(P0.05);补饲精料对羊肉p H1 h、p H24 h、滴水损失及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G3组的熟肉率,粗蛋白质、肌内脂肪含量,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G1组(P0.05);G2、G3组羊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G3组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G1组(P0.05),G3组苏氨酸、谷氨酸含量有高于G1组的趋势(0.05≤P0.10);补饲精料对羊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G3组C18∶1 trans-9含量有低于G1组的趋势(0.05≤P0.10)。上述结果表明,补饲精料能显著提高彭波半细毛羊羊肉营养价值,改善肉质嫩度,每只补饲400 g/d优于200 g/d。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5,(5)
文章比较研究了杂种黑猪(长白山野猪×莱芜猪×杜洛克猪)和外三元杂种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猪)的肉质性状,测定了肉色、大理石纹、p H24、嫩度、保水性(失水率、汁液损失、贮藏损失、蒸煮损失和熟肉率)、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杂种黑猪肉的L*值、a*值、熟肉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5);外三元杂种猪肉的失水率、汁液损失显著高于杂种黑猪肉(P0.05);杂种黑猪肉的p H24极显著高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杂种黑猪肉的亚油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外三元杂种猪肉(P0.01);大理石纹、嫩度、贮藏损失、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肌苷酸含量、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等指标,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杂种黑猪的肉质优于外三元杂种猪,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谷饲育肥对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的影响,为平凉红牛谷饲育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分别采集6头谷饲育肥和6头传统育肥的平凉红牛背最长肌(12-13肋骨之间),利用气相色谱仪对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谷饲育肥和传统育肥的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但其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肌内脂肪含量(IMF)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同时,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结论]谷饲育肥和传统育肥的平凉红牛背最长肌中脂肪酸组成相近,但含量差异显著,且前者肌内脂肪含量更高,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更合理,说明谷饲育肥有助于平凉红牛肌肉中大理石花纹的形成及其食用和营养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安格斯牛和昭通牛的杂交效果,进行了安昭牛F1代和昭通牛的短期育肥研究.结果表明:安昭牛和昭通牛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1.179 kg、53.72%、45.11%、86.35 cm2和0.849 kg、48.83%、39.84%、55.65 cm2,安昭牛均极显著高于昭通牛(P<0.01),胴体脂肪覆盖率分别为82.98%和69.98%,安昭牛优于昭通牛(P<0.05);而安昭牛肉蛋白质含量20.6%,极显著低于昭通牛的23.65%(P<0.01),脂肪含量26.3%显著高于昭通牛的7.85%(P<0.05),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6.43 mg/100mg、83.06 mg/100mg和38.47 mg/100mg、36.38 mg/100mg,安昭牛亦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昭通牛.  相似文献   

10.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4):1332-1342
【目的】 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 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1),钾离子含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河西绒山羊羊肉营养品质和脂肪酸的影响。试验动物均为年龄、体重和体况相近的河西绒山羊羯羊,试验共3个处理,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按每只羊每天4 g和7 g添加牛至精油。育肥期为90 d,育肥结束后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测定河西绒山羊羊肉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4 g/d组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 g/d组(P0.05),7 g/d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 g/d组的粗脂肪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7 g/d组的粗脂肪和水分含量与4 g/d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共检测出40种脂肪酸,其中包括18种饱和脂肪酸(SFA)和22种不饱和脂肪酸(UFA)。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为主,肉豆蔻酸(C140)和棕榈酸含量4 g/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 g/d组(P0.05);不饱和脂肪酸占测定脂肪酸总量的60%以上,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共轭亚油酸(C182n9c,13t)4 g/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7 g/d组(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显著提高河西绒山羊羊肉营养品质和肌内脂肪酸含量,添加4 g/d牛至精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沙葱精油对肉羊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平均体重为(35.5±1.5)kg、月龄(4~4.5月)相近的健康断奶杜寒杂交母羔羊,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40 mg/kg沙葱精油。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在肉羊饲粮中添加沙葱精油能够显著提高胴体脂肪含量(GR)值和眼肌面积(P0.05),有提高其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和背膘厚度的趋势(P0.05);(2)试验组羊屠宰后24 h背最长肌的p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屠宰后1 h的p H高于对照组(P0.05),背最长肌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低于对照组(P0.05),剪切力大于对照组(P0.05),亮度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的粗蛋白质、灰分含量高于对照组,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背最长肌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MDA含量有所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肉羊饲粮中添加沙葱精油可以提高其屠宰性能,改善羊肉品质,提高羊肉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波尔山羊与河南淮山羊杂交羊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肌肉品质特性,本研究采用生长性能常规测定以及国标法和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舍饲条件下的波淮杂交羊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能、胴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镁、铁和硒)、17种氨基酸含量和不同部位(臂三头肌、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肌肉的纤维组织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波淮杂交羊初生阶段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管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月龄、3月龄和6月龄时公羊体重、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1岁以及1.5岁时公羊体重和体尺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母羊(P0.05)。6月龄屠宰的波淮杂交羊公母羊胴体重分别为12.94和11.33 kg,屠宰率分别为49.01%和48.34%,屠宰性能的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肌肉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灰分分别占比71.00%、2.10%、19.17%和2.31%,胆固醇含量为62.93 mg/100 g;镁、钙、铁、硒、磷的含量分别为248.00、40.57、17.00、0.08、210.12 mg/kg。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占FAO指标比例分别为123.87%、140.42%、102.88%,这3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模式)的评价标准;苏氨酸、亮氨酸占FAO指标分别为86.80%、82.0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不大。苯丙氨酸占FAO指标的36.90%,与FAO理想蛋白模式的氨基酸含量差距较明显。臂三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9.98μm)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直径(36.53μm)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27.06μm)。本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条件下波淮杂交羊屠宰性能较好,肌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主要几种矿物质含量丰富,肌肉中脂肪呈现大理石纹状分布,为下一步地方山羊品种的杂交改良和优质羊肉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不同杂交品种肉牛和本地黄牛共40头,即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夏黄牛(夏洛来牛×本地黄牛)、皮黄牛(皮埃蒙特牛×本地黄牛)的F1和黄牛(本地黄牛)公牛各10头,进行了100d育肥饲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夏黄牛(1334g)、西黄牛(1309g)和皮黄牛(1121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黄牛(827g,P0.05),西黄牛和夏黄牛平均日增重也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而西黄牛和夏黄牛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夏黄牛(61.3%)、西黄牛(60.8%)和皮黄牛(58.2%)屠宰率均显著高于黄牛(51.2%,P0.05),杂交组肉牛屠宰率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个杂交组肉牛净肉率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虽然西黄牛和夏黄牛净肉率间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却分别显著高于皮黄牛(P0.05)。3个杂交组牛肉眼肌面积均比黄牛大,而杂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西黄牛和皮黄牛牛肉大理石纹状度较好,夏黄牛肉嫩度不如西黄牛、皮黄牛和黄牛。4个组之间牛肉的pH和灰分没有差异(P0.05),但是黄牛肉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3个杂交组牛(P0.05),皮黄牛肉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牛。  相似文献   

15.
天农麻鸡是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培育三系配套、羽速自别雌雄的优质肉鸡新配套系,本研究对其肉质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天农麻鸡胸肌的蒸煮损失与贮存损失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母鸡肌内脂肪显著高于公鸡(P0.05);总氨基酸为20.45 g/100 g,总必需氨基酸为8.79 g/100 g,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高于WHO/FAO模式参考值,其胸肌中鲜味氨基酸含量8.24 g/100 g高于腿肌7.32 mg/100 g;天农麻鸡总肌苷酸为197.50 mg/100 g,胸肌和腿肌的肌苷酸总量分别为287.50、107.50 mg/100 g;总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为19.79%,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20.26%。综合分析表明,天农麻鸡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前市场上,出现用低价的马肉、驴肉或母猪肉的分割肌肉块,顶替牛肉、羊肉高价出售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把在感官上难以鉴别的牛肉、马肉、羊肉、驴肉和母猪肉的分割肌肉块,科学地加以鉴别。我们参考有关资料根据牛、马、羊、驴和母猪的脂肪在凝点之间的差别,利用“冷凝法”加以鉴别。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西门塔尔牛和威宁黄牛的杂交效果,笔者进行了西威牛F1代和威宁黄牛的短期育肥研究。结果表明,西威牛和威宁黄牛平均日增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1.159 kg、53.62%、45.11%、85.35 cm2和0.829 kg、48.73%、39.85%、54.65 cm2,西威牛均极显著高于威宁黄牛(P0.01);胴体脂肪覆盖率分别为81.96%和68.96%,西威牛优于威宁黄牛(P0.05);而西威牛肉蛋白质含量19.60%,极显著低于威宁黄牛的22.65%(P0.01),脂肪含量25.30%显著高于威宁黄牛的7.95%(P0.05);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5.93mg/100mg、39.17mg/100mg和82.96mg/100 mg、36.58 mg/100 mg,西威牛亦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威宁黄牛。  相似文献   

18.
研究分析了饲料中分别添加6%和9%桑叶粉对肥育猪肉品质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桑叶添加量增大,肉中蛋白质含量也相应升高,但蛋白质含量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6%组肉中脂肪含量最高为16.02%。9%组猪肉中维生素B1和B2含量最大分别为0.94 mg/100 g和0.27 mg/100 g。猪肉中共检出6种矿物质元素,各矿物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9%组猪肉中必需氨基酸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76 g/100 g、1.04 g/100 g、0.97 g/100 g、1.13 g/100 g和1.78 g/100 g,高于6%组猪肉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9%桑叶粉能显著改善肥育猪肉品质,提高优质蛋白质量和增加猪肉鲜味度。  相似文献   

19.
放牧与舍饲饲养方式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对小尾寒羊肉品质的影响。将100只2月龄雄性断奶羔羊随机分为放牧组与舍饲组,至8月龄进行屠宰,比较两组羔羊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肉色、pH、嫩度及产肉性能。结果表明,放牧组羊肉粗蛋白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组羊肉(P<0.05)。舍饲组羊肉干物质显著高于放牧羊肉(P<0.05),粗脂肪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羊肉(P<0.01)。舍饲组羊肉蛋氨酸、天冬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羊肉(P<0.05),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羊肉(P<0.01),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总量也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羊肉(P<0.01)。放牧组羔羊背最长肌黄度值(b*)和亮度值(L*)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舍饲组(P<0.01),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羊肉熟肉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放牧组(P<0.01)。综上所述,放牧饲养的羔羊其肉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肌纤维特性较好,舍饲饲养的羔羊其肉脂肪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肉色和产肉性能较好,生产中可结合两种饲养方式平衡养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对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暂定名)和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将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和小尾寒羊屠宰后测定其背最长肌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肌纤维直径。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蛋白质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半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有23种脂肪酸,小尾寒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有22种脂肪酸,且C22:1 n9、C18:2 n6、C18:3 n6、C22:6 n6和C10:0在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必需氨基酸评分、总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均高于小尾寒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综上可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肌肉营养价值丰富均衡,肉用性能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