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放牧条件下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年母羊四季牧草采食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年母羊四季放牧采食情况,实现鄂尔多斯细毛羊精准饲喂模式,采用饱和烷烃法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年母羊四季放牧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细毛羊成年母羊春、夏、秋、冬四季放牧采食量分别为(2.24±0.15)kg、(3.32±0.23)kg、(1.60±0.21)kg、(0.93±0.14)kg;其中成年母羊以夏季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P0.05)春季和秋季,春、夏、秋3季均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提示:在放牧条件下,成年母羊应根据草场营养供给情况在冬季进行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干物质采食情况,试验采用饱和烷烃法对藏绵羊后备母羊四季放牧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藏绵羊后备母羊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干物质日采食量分别为1.27 kg±0.29 kg、1.09 kg±0.18 kg、1.24 kg±0.24 kg和0.20 kg±0.03 kg,相对放牧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13%、3.77%、3.41%和0.89%。其中,春季干物质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夏季(P0.05),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与秋季的采食量接近(P0.05);冬季干物质采食量最低,与春、夏、秋三季采食量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冬季应该对羊群进行有效补饲。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乌珠穆沁后备母羊四季放牧采食情况,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法对乌珠穆沁后备母羊四季放牧采食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珠穆沁后备母羊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1.68±0.11)kg、(3.22±0.19)kg、(0.95±0.27)kg和(0.52±0.07)kg,以夏季采食量最高,显著高于春季(P0.05),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春季和夏季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需求量,秋季和冬季均低于需求量。说明在放牧条件下,乌珠穆沁后备母羊在秋季和冬季应根据草场营养供给情况进行有效补饲。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冬春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春冬季放牧绵羊的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661.68g/d,856.92g/d,成年母羊牧草采食量分别为876.97g/d,1021.83g/d,绵羊春季牧草采食量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冬春季育成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39.05%、45.85%,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76%、50.50%,绵羊春季牧草干物质消化率高于冬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选取6只2.5岁体重相近而且健康的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母羊各3只),置于1hrm2人工羊草草地围栏内放牧以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放牧山羊的行为节律、牧食行为,并计算每天干物质采食量.结果表明:抽穗期羊优先采食草穗,春季过后穗的残余率仅有4.4%;采食速度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冬季(P<0.05);采食时间占方面时间的比例表现为春、秋>冬、夏季.每口采食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大体为春、夏、冬>秋季(P<0.05);夏季羊的日采食量最高,其次为春、秋,冬季采食量最低(P<0.05);同一季节内羯羊的日采食量始终高于母羊(P<0.05);春、夏、秋季放牧山羊均有3个进食高峰,分别发生在出牧后约0.5h、午后约0.5h、归牧前2h左右,上午采食量低于下午(P<0.05).冬季一般上午、下午各一个采食高峰;本试验未发现放牧绒山羊扒食草根的现象,但在卧倒休息或反刍前有扒草、扒土整理休息地的习性,未发现放牧山羊行为节律和采食速度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夏秋季节放牧绵羊的营养状况,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法,测定了新疆昭苏牧区夏秋季节放牧的新疆细毛羊牧草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表明:夏季育成母羊和成年母羊牧草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秋季(P0.05),牧草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夏季育成母羊粗蛋白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酸性洗涤纤维和钙、磷消化率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新疆昭苏牧区,新疆细毛羊的秋季牧草干物质采食量高于夏季,夏秋两季的干物质采食量均能满足母羊对干物质的需要;由于夏秋两季牧草品质不同,羊只对秋季牧草的干物质消化率低于夏季。  相似文献   

7.
枯草期选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180只,后备母羊38只,羔羊40只,进行为期171 d的放牧与舍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暖棚舍饲)平均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增加5.1、9.8和6.9 kg,增幅为:11.72%、30.81%和32.86%;对照组(放牧)每只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7.3、5.0和1.0 kg;试验末,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体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羔羊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羊毛长度试验组成年母羊、后备母羊和羔羊羊毛每只分别平均增长3.9、3.8和2.7 cm,试验组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比对照组提高10.4%和16.0%,羔羊比对照组降低11.2%,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各年龄段产羊毛量分别达5.24、4.56和3.79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0.24%、73.38%和49.80%,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纯收入分别为成年母羊5.35元/只,后备母羊45.65元/只,羔羊59.57元/只,对照组由于掉膘损失严重,成年母羊和后备母羊分别损失28.32和13.05元/只,羔羊收益29.3元/只。  相似文献   

8.
选择15只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采用链烷法测定四季干物质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其结果为:每只成年母羊春夏秋冬四季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0.85,1.36,1.48和0.75kg·d~(-1),成年母羊每kg代谢体重四季采食量分别为61.72,93.86,93.83和47.99g·(w0.75kg)-1。每只甘肃高山细羊春夏秋冬四季代谢能食入量分别为6.11,13.30,13.99和5.08 MJ·d~(-1);粗蛋白质食入量分别为71.49,212.31,188.26和43.83g·d~(-1);钙食入量分别为2.27,8.22,9.61和2.58g·d~(-1);磷食入量分别为0.94,4.98,5.87和1.01g·d~(-1)。甘肃高山细毛羊成年母羊春夏秋冬四季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4.65%,64.02%,57.73%和45.98%,四季牧草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为47.40%,62.69%,59.67%和48.05%。  相似文献   

9.
利用能繁母羊在棉茬地进行冬季放牧,探讨了棉茬地放牧对母羊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茬地地上生物量为6 178.6 kg·hm-2,其中棉叶、棉桃壳等可采食部位约占65%。母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为1.98kg·只-1。与该区域舍饲母羊群相比,棉茬地放牧母羊后羔羊初生重偏低而死亡率高达12.87%,繁殖成活率降低(P0.05);随着放牧时间的推移,母羊血液游离棉酚浓度呈上升趋势,放牧结束时血液游离棉酚浓度达到131.70mg·L-1;放牧组母羊的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而血小板数目、尿素氮浓度和镁浓度显著低于舍饲为主的母羊群(P0.05)。棉茬地作为冷季放牧利用地,能降低饲养成本,但对母羊的繁殖能力和健康有一定影响,建议在棉茬地放牧的同时进行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10.
用4N盐酸不溶灰份法测定牦牛和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动态,结果发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牦牛的采食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岁前P<0.01;5~6岁之间P<0.05),6岁以后规律不明显;在春季,5岁、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任何季节,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一岁牦牛的采食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其它所有年龄组的牦牛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牦牛的秋季采食量最低.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波动与牦牛类似,除1岁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冬季和夏季最高,其它所有年龄组的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试羊的秋季采食量最低.用二次方程预测了牦牛从1岁起的累计牧草消耗量(AFC)与牦牛年龄间的关系,拟合度很高,R2均大于99.9%.牦牛的牧草消耗量随年龄而上升的速率远高于高山细毛羊,但相同年龄的牦牛和高山细毛羊,高山细毛羊每公斤体重所消耗的牧草量高于牦牛.  相似文献   

11.
研究节律性日粮对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泌乳中后期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9.34±2.58)kg的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高-低蛋白组和低-高蛋白组,进行为期60 d的节律性蛋白日粮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90日龄高-低蛋白组羔羊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和羔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45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乳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的平均泌乳量和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和9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总蛋白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泌乳期60 d高-低蛋白组试验母羊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显著高于低-高蛋白组和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节律性饲喂不同蛋白浓度日粮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细毛羊泌乳中后期母羊体重、日增重、泌乳量、乳脂肪和乳蛋白的含量,而且促进羔羊的快速生长和发育,泌乳中后期鄂尔多斯细毛羊更适合高-低蛋白节律性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放牧+补饲的方式,分别利用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全价颗粒饲料在冷季对妊娠后期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补饲,测定妊娠后期母羊体重、血清生化指标、瘤胃液发酵参数及羔羊初生重。试验选取体况相近且健康的妊娠后期母羊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试验组补饲营养量根据中国美利奴羊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标准确定(扣除放牧采食量),试验组Ⅰ补饲小麦秸秆全价颗粒饲料(1.19kg/(只·d)),试验组Ⅱ补饲玉米秸秆全价颗粒饲料(1.19kg/(只·d)),对照组按牧民传统方式(玉米0.05kg/(只·d)、燕麦草0.2kg/(只·d))补饲,正试期60d。结果表明,试验组妊娠母羊的平均日增重、羔羊初生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妊娠母羊血液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浓度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妊娠母羊瘤胃液中总氮、蛋白氮、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乙酸摩尔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补饲小麦秸秆或玉米秸秆全价颗粒饲料均可改善妊娠后期甘肃高山细毛羊营养状况,促进羔羊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此试验采用饱和链烷烃技术研究了2018年西藏那曲市尼玛县放牧绒山羊四季的采食组成、牧草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结果表明:尼玛县绒山羊春季采食的主要牧草是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夏季是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inn)、弱小火绒草(Leontopodium pusillum),秋季是青藏狗娃花(Heteropappus bowerii(Hemsl.)Griers),冬季则是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 Falc.Ex Boott)。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采食量分别为450 g、850 g、950 g、420 g,成年绒山羊分别为685 g、1 280 g、1 350 g、650 g,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采食量最低。育成绒山羊春、夏、秋、冬牧草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45.85%、56.50%、50.44%、39.05%,成年绒山羊分别为50.50%、60.94%、55.52%、45.76%,四季之间差异显著(P0.05),冬季牧草消化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开发云南半细毛羊的肉用性能,提高其饲养的综合效益。2012年对云南半细毛羊开展了导血试验,导入品种为无角陶赛特羊。对导血一代羊及同龄云南半细毛羊进行了生长发育、羊毛品质及屠宰性能测定,同时探讨了不同饲养方式对云南半细毛羊导血一代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导血一代公、母羊各月龄体重均高于云南半细毛羊,且3月龄后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导血一代羊各阶段的体长、体高和胸围均比云南半细毛羊有所增加,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云南半细毛羊。2导血一代羊羊毛油汗长和羊毛细度差异不显著(P0.05);导血一代羊剪毛量显著下降(P0.05);母羊的毛全长差异极显著(P0.01),且导血后的云南半细毛羊毛长比导血前短。3导血一代羊公羔10月龄的宰前活重45.84 kg,胴体重22.61 kg,屠宰率49.34%。4放牧+补饲条件下,导血一代羊12月龄公、母羊的体重与全放牧相比,分别提高了68.52%、49.29%,极显著高于全放牧公、母羊(P0.0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利用澳洲美利奴公羊导血改良鄂尔多斯细毛羊对羔羊初生重的影响。选择300只饲养管理水平相近,体重、胎次基本相同的鄂尔多斯细毛羊基础母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澳美公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种公羊进行人工授精,记录羔羊初生重。结果表明:澳美杂交后代单羔公羔和母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4.62kg±0.77kg和4.40kg±0.78kg;鄂尔多斯细毛羊单羔公羔和母羔平均初生重分别3.56kg±0.62kg和3.38kg±0.38kg;澳美杂交后代双羔公羔和母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66kg±0.74kg和3.86kg±0.58kg;鄂尔多斯细毛羊双羔公羔和母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22kg±0.67kg和2.98kg±0.61kg。澳美杂交后代羔羊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鄂尔多斯细毛羊羔羊(P〈0.01)。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天然草场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4N盐酸不溶灰份法测定牦牛和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动态,结果发现: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牦牛的采食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大(5岁前:P<0.01;5~6岁之间:P<0.05),6岁以后规律不明显;在春季,5岁、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任何季节,6岁和7岁牦牛的采食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一岁牦牛的采食量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其它所有年龄组的牦牛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牦牛的秋季采食量最低。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季节波动与牦牛类似,除1岁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冬季和夏季最高,其它所有年龄组的高山细毛羊的采食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次之;所有试羊的秋季采食量最低。用二次方程预测了牦牛从1岁起的累计牧草消耗量(AFC)与牦牛年龄间的关系,拟合度很高,R2均大于99.9%。牦牛的牧草消耗量随年龄而上升的速率远高于高山细毛羊,但相同年龄的牦牛和高山细毛羊,高山细毛羊每公斤体重所消耗的牧草量高于牦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初生重(BW)和出生季节对后备公猪生长性能和采食性能的影响,试验采集广西某核心育种场584头后备公猪(其中杜洛克189头、长白274头、大白121头)的采食、生长性能及出生信息等数据,按照初生重分为高初生重组(BW1. 798 kg)、中初生重组(1. 197 kgBW1. 798 kg)和低初生重组(BW1. 197 kg),比较了不同初生重组后备公猪间的生长性能和采食性能的差异;同时按照出生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组,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后备公猪的初生重及生长、采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初生重组公猪在体重为30~100 kg期间日增重(ADG)、剩余采食量(RFI)、平均日采食量(ADFI)、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和校正115 kg体重日增重均差异显著(P0. 05),而校正115 kg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 05)。夏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高,与秋季出生的仔猪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春季出生的仔猪初生重最低,与夏、秋季出生的仔猪间均差异显著(P0. 05);秋季和春季出生的仔猪日增重、校正115 kg日增重、校正115 kg日龄、校正115 kg背膘厚、校正115 kg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平均采食量均差异显著(P0. 05),而剩余采食量和校正115 kg瘦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 05)。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呈负相关,与剩余采食量的相关性较弱,而与校正115 kg日增重呈较强的正相关;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平均采食量均呈强正相关。因此,选留秋季出生且初生重大的后备公猪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其后代也有更好的生长性能;结合剩余采食量与日增重、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等生产性状综合制订选择方案能使选育进程向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补饲水平对高寒牧区甘肃高山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12月龄甘肃高山细毛后备母羊48只,随机分为补饲Ⅰ组(颗粒饲料)、Ⅱ组[玉米(Zea mays)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Ⅲ组[玉米、苜蓿干草和燕麦(Avena sativa)干草]和对照组(不补饲),进行冬春季"放牧"+"补饲"试验,比较了后备母羊体重,剪毛量,毛纤维长度、细度、白度、强度和伸度等物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48.29%、133.09%、96.76%;剪毛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对照组均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1),且自然长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1),伸直长度Ⅲ组极显著低于Ⅰ组和Ⅱ组(P0.01),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细度(直径)Ⅰ组最大,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Ⅱ组(P0.05);白度Ⅰ组最高,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强度和伸度补饲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强度Ⅰ组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伸度Ⅰ组显著高于Ⅱ组(P0.05)。由此可见,补饲对体重、羊毛品质都有显著正向影响,高寒牧区冬春季节牧草营养缺乏,为了满足羊只营养需要,使甘肃高山细毛羊后备母羊能在1.5岁进行配种繁殖,在冷季放牧的基础上补饲1号料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