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立娟  李坚 《林业科学》2007,43(12):112-116
利用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法在桦木单板表面沉积Ni-P合金镀层.以镀后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为指标,研究100 W超声波辅助下施镀温度和施镀时间的影响,对比0、100和250 W超声波辅助的影响.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量分散色谱分析超声波功率与镀层的组织结构、表面形貌和P含量的关系.利用直拉法测定0和100 W超声波辅助化学镀所沉积镀层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施镀温度较低时,超声波的辅助作用更加明显;100 W超声波辅助,施镀温度62 ℃,施镀时间20 min,镀后桦木单板在9 kHz~1.5 GHz频段,电磁屏蔽效能达到60 dB;较无超声波辅助降低了温度,缩短了时间;超声波辅助使镀层中的P含量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加,均匀性变差,但晶态结构未改变;无论有无超声波辅助,桦木表面所沉积的镀层均具有很高的结合强度;过高功率的超声波辅助对化学镀过程是不利的, 综合分析认为100 W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李坚  王立娟 《林业科学》2007,43(11):89-92
利用化学镀方法在水曲柳单板表面沉积Ni-Cu-P三元合金,考察镀液pH值和施镀温度对镀后单板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EDS)分析各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成分含量,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镀后单板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镀液的pH值在8.5~9.5范围内,所得各镀层均为微晶态,但Cu和P的含量有所差异.镀液的pH值为9.25时,镀后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在9 kHz~1.5 GHz频段达50 dB,镀层中Cu和P的含量分别为9.73%和1.70%;镀液的pH值恒定,施镀温度由60 ℃升高至72 ℃,所得镀层均为微晶镀层,其中63 ℃施镀单板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木材表面完全被均匀、致密、连续的镀层覆盖,具有显著的金属光泽.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复合镀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活塞环表面镀制了Ni-P-SiC-MoS2新型复合镀层,并采用不同温度对其进行了热处理.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光滑、平整,颗粒均匀,外观质量好.在200~4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其显微硬度呈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至400℃时达到最大值.处理温度超过400℃后,显微硬度随之降低,与化学镀Ni-P和镀Cr比较,有更优的摩擦学性能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桦木单板化学镀镍过程的FTIR和XP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娟  李坚 《林业科学》2006,42(3):7-12
采用化学镀法在桦木表面获得Ni-P合金镀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桦木单板化学镀前预处理后,桦木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和化学镀后元素的变化.FTIR分析表明:分别经活化和解胶处理后的桦木单板表面FTIR谱与素材几乎重合,表明活化和解胶处理过程没有使木材表面发生任何化学反应.XPS分析结果表明:活化后桦木单板表面吸附了内部包裹着具有催化作用的Pd0胶粒,此时Pd0起不到催化作用;解胶后,Pd0才显露出来并催化化学镀反应的进行,但化学镀过程之初是Ni先沉积而P的沉积滞后,所得镀层成分为Ni-P合金.  相似文献   

5.
木材表面化学镀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杲  赵广杰 《木材工业》2005,19(3):8-11
现实生活中电子产品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日益增多,为解决木质产品的电磁屏蔽性,将电子产业成熟的化学沉积金属镀工艺技术引入到木材处理中,阐述了化学镀的机理及其在木材加工中的利用,以木材化学镀铜、镀金工艺为例,从其研究进展、处理工艺、质量评价等方面分析了木材化学镀铜、镀金处理后材料的性能以及生产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化学镀铜木质复合材料的视觉环境学特性,为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以分光色度仪、数字光泽度计对桦木、水曲柳化学镀铜单板涂饰前后的颜色和光泽度进行测量。单板颜色在孟塞尔色系统中标注分别为9.8R6.9/10.6和9.8R7.1/10.1,单板光泽度参数GL、GT分别为7.75%、5.21%和6.15%、3.38%。镀铜单板表面颜色为明度与饱和度均较高的橙红色,涂饰后颜色偏向红色且较为深暗,可以引起温暖、豪华和明快等视觉心理感觉;镀铜使单板表面光泽度有所提高,涂饰后光泽度降低,给人增加稳定和平静等视觉心理感觉。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1,(10):16-16
金属或非金属表面合金催化剂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应用广泛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简称化学镀),该技术的推广运用,将以其低能耗、低污染、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和质优价廉取代高能耗、高污染电镀工艺,并在一定的领域替代不锈钢和镀络。在有关专家指导下,我们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发成功了新型表面合金催化技术。其配方、工艺先进,不仅能提高产品外观质量、耐腐蚀性和延长使用寿命,还能提高硬度、耐磨性、导电性、润滑性、焊接性等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钢、铁、铜、铝、塑料、陶瓷等许多导体或非导体材料的装饰和…  相似文献   

8.
利用化学镀技术,在木材加工用硬质合金圆锯片上制备了Ni-P合金镀层,通过XRD、中性盐雾实验和显微硬度分析等手段,对镀层的组织特征、热稳定性、耐蚀性及硬度等进行了分析。锯片的切割实验表明,Ni-P合金镀层具有均匀致密、硬度高、耐磨性高、减摩擦、耐蚀性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木材性能的扩展,研究了木材无钯盐活化化学镀镍和木材先化学镀铜再化学镀镍的工艺技术。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镀镍所得镀层呈黑色,无光泽,在80倍显微镜下可看到少许亮镍晶粒;先镀铜再镀镍工艺由于铜镀层疏松而无法得到良好的镍镀层,因此改善铜镀层是木材镀镍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电刷镀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机械修造行业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金属强化、修复的新技术。这项新技术不用镀槽,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活,镀积速度快,镀层种类多,结合强度高,镀后一般不需要机械加工,镀液稳定,对环境污染小、节约能源等优点,因而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以发动机座瓦孔修复为例,介绍应用电刷镀技术进行设备维修的经验,论述电刷镀技术在修复零件磨损方面的典型工艺、方法和效果等。  相似文献   

12.
该技术以过滤元件所构铸的纳——微米通道,集截获、分离、吸附、催化、氧化、磁化为一体的载体,视分离介质物化性能差异对滤过介质实施有选择性镀嵌、架桥、栓塞、滞留、磁化——形变、异构达到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镀铁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可行的修复手段,目前在我国机械行业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据被镀工件表面形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外表面施镀进行修复的零件,如曲轴、套管、柱塞等;另一类是对内表面施镀进行修复的零件,如缸筒内孔、轴套等。同样是镀铁,内表面与外表面在施镀的方式、参数的选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查阅有关资料,结合所做的有关深孔镀铁方面的工作,我们对此作一个总结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涂镀技术作为国家经委在“六五”和“七五”期间重点推广的新技术之一,以其镀层质量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活;使用范围广、投资少、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受到机械、电镀等各行业的重视,在生产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以我厂应用涂镀技术修理设备为例,具体说明涂镀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无电解电镀的方法制备了导电且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木材-金属复合材料。探讨了镀液用量、施镀时间和施镀温度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同时利用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施镀温度下得到的各镀层的磷含量、微结构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在镀液使用量为500mL,施镀时间为30min和施镀温度为62℃的最优条件下,所得镀层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果最佳。而且发现,随着施镀温度的提高,镀层中磷含量缓慢增加。XRD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所得各镀层的结构均为多晶结构,通过SEM分析,镀层均匀、连续且具有金属光泽,说明在pH值一定的条件下,施镀温度对镀层结构和表面相貌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无电解电镀的方法制备了导电且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木材-金属复合材料.探讨了镀液用量、施镀时间和施镀温度对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同时利用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分析(SEM)方法分别测定了不同施镀温度下得到的各镀层的磷含量、微结构和表面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在镀液使用量为500mL,施镀时间为30min和施镀温度为62℃的最优条件下,所得镀层的导电性和电磁屏蔽效果最佳.而且发现,随着施镀温度的提高,镀层中磷含量缓慢增加.XRD分析表明不同温度所得各镀层的结构均为多晶结构,通过SEM分析,镀层均匀、连续且具有金属光泽,说明在pH值一定的条件下,施镀温度对镀层结构和表面相貌的影响很小.图7表3参11.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2,(11):24-25
采用快速镍及高效铬电刷镀溶液及工艺,用于磨损的机械零、部件的修复和工件的表面强化,可以使不少因磨损而失效的零、部件“起死回生”。由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这一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成果通过了省级鉴定,该成果的特点包括:研制的性能优良、稳定性好、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及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电刷镀仪;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多品种的电刷镀液及适用性强的电刷镀工艺;应用金属材料表面强化的高效铬刷镀工艺及采用的不锈钢阳极属国内首创;刷镀的工件层具有表面光洁度高,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高,高效铬层硬度高,耐磨性好;该成果在国内  相似文献   

18.
用点滴加入镀液的方法进行了木材化学镀镍试验,分析施镀温度、镀液pH值和施镀时间等对镍金属沉积速率的影响,得出比较理想的镀镍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双催化域糖苷水解酶的天然结构域解析、人工构建、修饰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突出对双催化域糖苷水解酶在提高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的挖掘,探讨了双催化域糖苷水解酶的降解机制,最后对双催化域糖苷水解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林业采运、木材加工、综合利用等机械设备的维修量较大,电刷镀是修复机械零部件的新技术,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