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自然资源优势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凯 《中国糖料》2002,(3):19-21
广西、云南、广东的雷州半岛为我国三大糖蔗生产基地。以综合自然因素(温度、降雨、光照等)评价适宜甘蔗生长发育的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具体调查表明,温度三大糖蔗基地都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雷州半岛>广西>云南;降雨三大糖蔗基地基本适宜甘蔗生长发育,排序为广西>雷州半岛>云南;光照三大糖蔗基地差别较大,以云南>雷州半岛>广西。  相似文献   

2.
《广西蔗糖》1997,(1):24-24
雷州半岛旱地甘蔗生态系统面临土壤退化,水分失调的严峻挑战,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分蒸发、渗漏、流失,提高水分利用是实现旱地甘蔗高产的中心环节。1改革栽培制度,减少干旱威协雷州半岛春旱严重,有“十年九旱”之称,甘蔗发芽率低,因此,必须改革栽培制度,发挥旱地蔗秋、冬植的优势。2蓄水保墒抗旱(1)改牛耕为机耕,机耕深度达25~35cm,使降水渗入土壤底层,提高抗旱能力。一般可增产10~13%;(2)覆盖保墒,旱地蔗区用地膜覆盖使地面蒸发水分上下循环,做到“少水高效”,甘蔗种植后,用蔗叶,稻草等覆盖蔗行间,土壤水…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施用“容大丰”膏肥,可促进甘蔗生长,蔗茎长粗,从而增加蔗茎产量5.62%-9.17%,有助农业增收。同时还可改善蔗汁品质,提高甘蔗蔗糖分含量0.16%-0.85%(绝对值),有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容大丰”膏肥能使甘蔗增产增糖,是优质甘蔗糖料生产基地的理想肥料,在甘蔗生产上推广应用,施用量以300倍液(1~2次)为宜,可结合3-4月防治甘蔗螟虫、7-8月防治甘蔗绵蚜喷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桂糖85/8、粤糖63/237、桂糖11号和桂糖15号共4个甘蔗品种作为供试材料,于分蘖初期以0.2%(质量分数)“蔗丰灵”甘蔗高效液肥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及养分吸收特性,最后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分蘖率和成茎蓄;(2)蔗丰灵处理可提高叶片中全N、全P及全K含量,能提高甘蔗产量,其增幅为10.5-17.6%;(3)蔗丰灵处理可提高蔗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旱坡蔗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何春林,陈彪(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广东湛江524088)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的最南端,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旱坡蔗地甘蔗种植面积达1.3×105hm2,是我国4大食糖生产基地之一。从1950年到1993年的40多年里,...  相似文献   

6.
根据甘蔗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现状,结合福建省农业环境生态状况,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经过科学决策,提出生态甘蔗概念,并设计出适合在福建省普通蔗区或风、沙、蚀、瘦、荒等劣地实施的种植甘蔗保护环境生态、“甘蔗-糖(酒精、饮料)-副产物综合利用”和“蔗-菜-牧-菌-鱼-沼”等3种生态甘蔗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7.
何春林 《甘蔗(福建)》1998,5(1):26-30,39
本文论述了雷州半岛特旱蔗区甘蔗抗旱增产综合技术的核心应从畜水、保水、节水和高效用水出发来提高蔗田水分(自然降水、补充灌水)利用效率;并提出了“提高蔗田蓄水能力,降低土壤水分蔗发,充分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和开源节流”四大环节组成的抗旱增产的综合技术体系及其对甘蔗增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属北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台地貌,三面环海,含岸线长达923.93公里,海陆交通方便。其西南部徐闻县、雷州市和遂溪县是湛江市糖蔗重点发展区域,1997年种植甘蔗11.93万公顷,产糖量925万吨,分别占全市种植甘蔗面积、产量的90.2%和94%,曾经拥有22间糖厂,日压榨能力5.24万吨,1991年被列入国家首批糖料基地。  相似文献   

9.
昌宁县2001年结合西部开发,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蔗糖业,改变甘蔗单产和蔗糖分低水平、低效益的落后状况,建设“吨糖田”基地1333.3hm^2,2001-2002年榨季实际完成面积1343.76hm^2;甘蔗有效茎数达113565条/hm^2,茎长227.17cm,单茎重1.08kg,产量122.25t/hm^2,甘蔗含糖分15.1%,实现了667m^2产“吨糖”的目标。本文结合我县蔗区特点,总结甘蔗“吨糖田”的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糖果皆用型甘蔗良种川糖89/103的选育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糖89/103是优良糖蔗果蔗皆用型的“双料”甘蔗新品系。其突出特点是中大茎径,蔗糖产量高,纤维含量适中。多年多点(次)试验表明:川糖89/103在樊西蔗区比主栽品种川蔗13号增产8.9%,增糖21.8%,纤维含量10.9%(与对照相当);在资内蔗区比川蔗17号增产25.3%,增糖15.8%,纤维含量8.9%(比对照种11.2%低2.3%),加上其适口性好,蔗茎基部粗大,抗倒伏力强,茎型美观,从而受到甘蔗种植者、城镇居民和制糖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果化镇地处平果县西南部,土地干旱贫瘠,长年种植甘蔗,通过精心耕作,科学管理,使连作30年连年获得稳产高产,积累了旱地大面积甘蔗高产高糖栽培经险,是一个值得借鉴推广的例子。本文就此对其生产经验作全面分析总结,并就旱地连作低产低糖蔗地的改造进行探讨,以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糖料》2001,(1):33
云南省临沧地区实施蔗糖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改观,到目前,已兑付蔗农蔗款3.6亿元,全区15家间机制糖厂亏盈相抵后,可实现盈利1000万元,实现税收1.29亿元。临沧地区是云南省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有机制白糖厂15间,资产总额达17.3亿元,榨蔗量、产糖量、酒精产量已连续4个榨季居全省第一。2000年初,临沧地委、行署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综合利用及深度开发为途径,建立蔗糖产业化经营机制,并制定实施甘蔗平均公顷产量增15t,吨蔗含糖分和出糖率各提高1个百分点的“三个一”工程。全区8县相应建立甘蔗技术推…  相似文献   

13.
杨景  陈德 《广西蔗糖》1997,(2):30-32
广东省遂溪县位于雷州半岛中北部.地处亚热带,现有人口82.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78万人。耕地6.97万公顷.其中旱坡地3.93万公顷。宜种植糖蔗的耕地有6万多公顷。随着改革开放,全县糖蔗生产迅速发展,至1990年糖蔗种植面积、公顷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中国糖料》2000,(3):40
在过去的一年中 ,江西省赣州市及蔗区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甘蔗生产 ,加强了领导 ,狠抓了以推广cp65/357、甘蔗专用复肥、撩壕植蔗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措施 ,增加蔗田投入 ,加上风调雨顺 ,打好了甘蔗优质高产的基础。同时 ,糖厂强化内部管理 ,落实责任制 ,把设备检修质量与制糖生产挂钩 ,细化量化考核指标 ,确保了检修质量。榨季时推行多种形式的原料蔗承运办法 ,确保了新鲜度 ,并对cp65/357实行先熟先砍先榨 ,减少“跑、冒、滴、漏” ,提高了糖分和产糖率。据统计 ,1999/2000榨季全市甘蔗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15.
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合广西甘蔗主产区的甘蔗新品种(系),为广西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实现良种化提供参考,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个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系)在崇左蔗区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状评价。结果 13个品种(系)中,桂糖42号、桂糖07/94、桂糖08/120、桂糖08/1533、桂糖47号等品种表现出分蘖好、有效茎多、产量高等优势,适宜在崇左蔗区双高糖料蔗基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旱地蔗特点 旱地甘蔗在我国蔗区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约占全国植蔗面积80.0%。根据雷州半岛的调查,旱地蔗的特点:一是干旱缺水。雷州半岛是广东省少雨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干旱机率达83.3%,其中重旱机率70.0%。  相似文献   

17.
“八五”期间,柳州地区的蔗糖生产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全地区甘蔗有收面积65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41万吨,产糖23.2万吨。原料蔗比“七五”期间的最高年份1987年的102.3万吨增138.7%,产糖量增140.3%。“八五”期末的1995年,全地区种下甘蔗88.3万亩,进厂原料蔗达293万吨.产糖32万吨。甘蔗面积、甘蔗产量和产糖量又比1991年分别增35.8%、24.2%和50.8%。  相似文献   

18.
罗凯 《广西蔗糖》2003,(2):43-44
湛江是我国三大甘蔗生产基地之一。最近 ,被国家农业部列为11个优势农产品 (“双高”甘蔗 )生产基地之一。甘蔗生产能否搞好 ,不但关系到湛江经济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我国食糖的供给。1甘蔗生产的现状1.1甘蔗生产日趋见好一是种植面积调整适当。湛江既是甘蔗主产区 ,也是老蔗区 ,1992年甘蔗生产达到高峰 ,全市种植面积234万亩 ,产蔗1013万吨 ,产糖105万吨。尔后 ,湛江根据食糖市场和农作物种植结构需要 ,适当调减种蔗面积 ,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164万亩 ,总产900万吨 ,产糖90万吨。二是区域布局合理。从行政区域来说 ,相对集中于遂溪、雷州、徐…  相似文献   

19.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杨景  陈兆 《甘蔗(福建)》1998,5(3):23-26
以当家品种“粤糖63/237”作对照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台糖20号”、“新台糖18号”的产量和蔗糖份,均高于对照品种,增产增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表现良好。“新台糖20号”和“新台糖18号”均 溪县蔗区种植的、很有是炕产高糖苗头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