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作物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水分胁迫对作物营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讨论了水分胁迫反应机制在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青花菜单倍体茎尖筛选耐热变异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平阳霉素对青花菜“上海4号”和“东村交配”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温作为选择压力,获得一批耐热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单倍体变异体。经过染色体加倍后,通过热胁迫条件下电导率的测定,筛选出9份细胞膜热稳定性比原始品种明显提高的变异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作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作物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水分胁迫对作物营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讨论了水分胁迫反应机制在节水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倍体单细胞系统筛选获得耐盐小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企成  傅秀云 《核农学通报》1996,17(6):253-255,280
用耐盐小麦品种永445作父本,与中肥水产品种原冬3号杂交,采用单倍体,单细胞系统,用其F1花药在0.4%NaCl浓度下诱导,进行第一步筛选,再在同样NaCl浓度下分化,作第二步筛选,获得H89-6和H89-7两个花粉植株,在非盐渍地生长繁殖一代,消除可能存在的生理适应性或后生遗传耐盐表型。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下作物对离子的吸收及分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盐渍化土壤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在我国也有很大的面积。为了开发利用盐渍化的土地资源,传统的治理途径是采用工程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发掘利用现有的生物资源,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培育抗盐品种来提高植物抗盐性也是开发利用盐碱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作物耐盐品种和盐敏感品种的比较,综述了盐胁迫下粮食、果树、蔬菜及棉花等作物对K+、Na+、Ca2+、Mg2+等离子吸收及分配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物水分胁迫监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计算蒸散的方法和作物蒸腾估算的方法。通过气象资料和土壤水分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作物体内水分状况的动态模型进行水分亏缺诊断的动态化管理,并与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的应用相配合,形成了实用的农田水分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利用油菜单倍体茎尖筛选抗菌核病变异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平阳霉素 (Pingyangmycin)对甘蓝型油菜品系 9885和 9841的单倍体茎尖进行诱变处理 ,以草酸作为选择压力 ,获得一批耐草酸性明显比原始品种提高的变异体。经大田抗菌核病性鉴定 ,筛选出 3份抗病性比耐病品种显著提高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8.
9.
10.
作物水胁迫声发射检测及视情灌溉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研究和开发了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作物的水胁迫并视情实施自动灌溉的系统,以西红柿作物为目标在温室内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范围内,作物受水胁迫时发出悲鸣的频次随作物水胁迫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与作物的蒸腾加速度有关;为避免作物受水胁迫的影响,可通过声发射传感器所获得的作物信息实现对作物视情灌溉和调节;使作物的蒸腾量和灌溉量达到平衡调节,力求使作物在最佳的土壤水环境下生长,提高水的利用率,改善作物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耐盐能力评价是小麦引种、筛选和育种的研究基础。为利用离子流检测技术快速筛选耐盐小麦品种提供依据,本文以普通小麦耐盐品种‘德抗961’和‘薛早’、中度耐盐材料3D232、盐敏感品种‘辽春10号’和‘京411'为试验材料,利用动态离子流检测技术对250 mmol·L~(-1) NaCl胁迫下小麦苗期根部对K~+、Na~+、C~-的吸收情况进行检测,并对小麦生长性状及离子浓度变化进行测定,以确立离子吸收与小麦耐盐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与无盐胁迫(CK)相比,250 mmol·L~(-1) NaCl胁迫24 h后,盐敏感小麦品种‘辽春10’和‘京411’的K~+由内流转变为外流,中等耐盐材料3D232表现出K~+外流速度减少,耐盐品种‘德抗961’和‘薛早’则表现出维持K~+的内流或K~+外流变为内流;Na~+均表现为胁迫后外排速度增大,速度值区间由13.86~46.88 pmol·cm~(-2)·s~(-1)变为61~150 pmol·cm~(-2)·s~(-1):相较Na~+,Cl~-外排速度升高幅度较大,其中‘辽春10号’外排量变化最大,外排速度是胁迫前的10倍,Na~+、Cl~-外排速度变化与品种耐盐性无明显相关性。2)高盐胁迫下,盐敏感小麦的根苗比降低,耐盐小麦根苗比升高;盐敏感小麦品种鲜重较CK显著下降,耐盐小麦品种变化不显著。3)盐胁迫条件下,耐盐及中等耐盐小麦品种,根部及地上部K~+含量较CK分别增加57%~88%和18%~112%,盐敏感小麦则分别降低40%~44%和24%~42%;耐盐小麦地上部Na~+增加倍数小于盐敏感材料,将更多的Na~+阻隔在根部,表现出了较好的区隔Na~+能力。4)盐胁迫后k~+流速与耐盐性评价指标根冠比变化量、鲜重变化率均呈高度的相关,其拟合度分别为0.972和0.832。250 mmol·L~(-1) NaCl胁迫24 h后小麦根部成熟区K~+流速可以作为小麦耐盐性筛选的重要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12.
作物水分胁迫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冠层温度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标CWSI(CropWater StressIndex)广泛用于指导作物灌水时间,利用自动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不同供水处理条件下冬小麦中午12:00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并将作物水分胁迫指数和对应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确定灌水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呈一定相关性,但相关关系不密切,复相关系数为0.54,作物水分胁迫指数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呈明显的增大趋势。作物水分胁迫指数随气象因子的波动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且在作物遭受较严重水分胁迫下波动性更强,这预示着利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直接定量标识作物土壤水分状况的可靠性不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DD-PCR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步骤,总结了该技术在作物环境胁迫应用中的进展,最后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胁迫对作物DNA胞嘧啶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4):301-305
  相似文献   

15.
作物根系对干旱胁迫逆境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主要就作物根系的形态性状、根系提水作用、生理代谢、根系细胞壁蛋白及其生长性能与干旱胁迫间的关系作了综述,指出应加强对干旱逆境下根系发育及根系生长性状变化上的遗传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不同耐盐性作物对盐胁迫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对盐胁迫具不同抗性水平反应的作物大麦和菠菜,在不同盐分离子种类Na2CO3和NaCl3、个盐分水平(2.0,3.5,5.0g kg-1)条件下的生长、生理指标变化,揭示其对盐胁迫的不同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大麦的株高、有效分蘖数、产量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菠菜生长受到的抑制状况更加明显。随土壤盐浓度的升高,大麦叶片丙二醛(MDA)的含量逐渐增加,Na2CO3处理的叶片中MDA含量最高。与大麦相比,菠菜在盐胁迫下,更多的Na 通过根部向地上部运输,使叶中积累了更多的Na 。大麦有较强的阻止盐分离子向叶片运输、维持叶片正常功能的能力。Na2CO3更易对植株叶片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17.
基于作物病害胁迫声发射的精准施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作物病害胁迫声发射技术是当前植保信息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在分析作物病害胁迫的程度与声发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作物病害胁迫声发射机理的精准施药模糊控制模型,提出了适用于现场环境的精准施药自学习模糊算法。并利用MATLAB 对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方便地控制系统的施药量变化,并能达到较满意的控制效果。该研究为作物精准施药的智能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控制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同作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溶液培养和砂培试验研究表明 ,低磷条件下 ,作物主要通过减小根半径、提高根冠比、增加根系比表面积、提高体内有机酸总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来实现对低磷胁迫的适应。不同作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能力不同。不同作物根分泌物对难溶性磷的活化量及作物对难溶性磷的吸收量为象草 肥田萝卜 猪屎豆。难溶性磷对作物有效性大小为铝磷 铁磷 磷矿粉。难溶性磷的有效性越低 ,作物的根冠比越大 ,养分从作物根部转移到地上部的比例越小。缺磷胁迫明显诱导作物体内有机酸总量的增加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上升。作物不同部位有机酸总量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大小为叶片 茎部 根系  相似文献   

19.
逆境胁迫下作物积累脯氨酸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综述了逆境胁迫下作物对脯氨酸的积累、脯氨酸的生物合成及作物积累脯氨酸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及尺度传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是缓解农业生产水资源匮乏压力的有效途径,而水分利用效率尺度传递是各尺度WUE相互表征、验证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基础。本文概述了作物叶片、植株、群体尺度WUE的主要观测技术,包括叶片气体交换测定、碳同位素判别、桶栽称重、涡度相关观测等,其中碳同位素判别法为研究作物水分利用的长期累积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且适用于多个尺度;总结了各尺度WUE的影响因子及作物耗水的生理机制,阐明各尺度WUE均受气孔导度调控。讨论了叶片到植株、叶片/植株到群体的尺度传递的可行性,集中分析了尺度传递的主要限制因素,指出叶片到植株的传递研究难点集中于叶片分布和光分布的不确定性、植物夜间呼吸和蒸腾以及植物适应环境的生理调节机制等过程;而叶片/植株到群体的传递研究主要受冠层形态学差异、冠层阻力、土壤蒸发及植物同化物分配机制等限制。最后总结了尺度传递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目前作物WUE尺度传递主要依靠模型的完善和观测手段的提高,叶片到单株的尺度传递需关注日间与夜间耗水的分离及作物各部分的光合特性;叶片/单株到群体的传递可先明确蒸散结构,了解耗水特征,再以气孔导度和冠层导度的关系为切入点,利用模型探究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