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茄子新品种早红茄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红茄1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取江西紫圆茄129-5-2-4-1-3-2-3株系为母本,西安紫茄株系627-4-3-1-3-2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具有早熟、坐果力强、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等特点,2010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对早红茄1号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主要性状表现,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栽培、制种技术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太空诱变育种技术,结合地面常规育种和生物克隆快繁方法,经过6年研究培育而成的具有花大色艳、抗性强、适应性好等良好综合性状的太空优良变异新品种蝴蝶兰——航蝴1号。  相似文献   

3.
<正> 安徽省的番茄生产,春季露地栽培主要采用中晚熟品种强力米寿,基本解决了品种对路问题;而保护地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的适宜品种一直未能解决。原栽培的早熟品种如北京早红和小五子等,因具有长势弱、病害重、产量低、品质差等缺点,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为了克服常规早熟品种基因不丰富的缺点,我们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目的地选择具有抗TMV基因的早熟品种与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种杂交,育成了皖红1号。皖红1号(原称组合1号)是我省首次育成的番茄新品种。经过几年的组合力测定、  相似文献   

4.
5.
6.
7.
香糯1号(塘62-450-2)系利用古老的农家品种—临沂塘米的自然变异株,先后经过集团和谱系选育而成。该品系既保持了临沂塘米适应性强,香味浓郁,米质佳等比良性状,又克服了其主要弱点,如株高降低20厘米,解决了倒伏落粒问题,千粒重提高到32~35克,产量较临沂塘米提高1倍,外观品质、碾磨品质均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对孔雀草组培繁殖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比较各培养基对孔雀草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以茎尖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适宜的消毒时间为8min;茎尖分化效果好于茎段;生长调解剂含量高时,出愈率高;以MS+NAA 0.1 mg/L+6-BA 1.5 mg/L培养基为继代增殖培养基,继代周期为4周;试管苗在1/2MS+NAA 0.2 mg/L培养基上生根率最高(97%),且根系较发达。[结论]为孔雀草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孔雀草雄性不育系的应用价值,连续2a以孔雀草不育系BY为母本,以6个孔雀草自交系(K4、K8、K13、K15、K17、K30)与2个万寿菊自交系(9904、9906)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8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后代的结实率、主要质量性状遗传规律和数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孔雀草种内杂交组合在2a中的结实率都较高,孔雀草和万寿菊种间杂交不亲和,杂交结实率低。孔雀草为父本时,杂交F1的花型由父本的花型决定,瓣型都为复瓣,花色偏橙红色系;万寿菊为父本时,花型、瓣型和花色都和母本孔雀草的不育性状相似,缺乏观赏性。综合评价各组合的观赏性状,BY×K17植株低矮、花大、花期长且结实率与发芽率较高,为优良的杂交组合;BY×K30、BY×K8组合分别由于花大和最佳观赏期长而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超父本优势分析表明,孔雀草种内杂交组合平均超父本优势值除花心直径为-0.64%外,其他性状都具有超父本优势。孔雀草和万寿菊种间杂交时,除花序直径外,其他性状的杂种优势变化取决于父本万寿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孔雀草品种T. patula'Little Hero Golden'的叶片、子叶和下胚轴接种于4种含有不同浓度IAA、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比较不同外植体的再生植株的能力。结果表明,叶片再生植株能力较子叶和下胚轴强。随后,进一步将其叶片接种于9种添加不同浓度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结果显示,在MS+NAA 1.5 mg·L-1+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75%。5份材料的叶片分别接种在该培养基上,再生率均达70%以上,其中T. patula21614的再生率达85%。所有再生植株均能成苗并表现出正常的形态特征。从而建立了适合于5种基因型孔雀草的离体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在不同浓度镉(0、100、300、500 mg/kg)胁迫及不同时间(50 d、70 d)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第50 d时,随镉胁迫浓度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在500 mg/kg镉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为6.736 mg/g;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随时间延长,在第70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镉胁迫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为镉耐性相关蛋白的合成提供物质基础,增强了孔雀草耐受重金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万寿菊×孔雀草杂交育种及杂种不育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万寿菊与孔雀草杂交育种进行了研究,以万寿菊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孔雀草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子代不育的、且具有远缘杂种优势的组合。结果,选出2个不育组合ACHY021×PBHO026和ACHY021×PBH0029,并对亲子代的性状(株高、株型、花型、抗性、花期、花朵数、花器等)进行分析得出,F1代的株型、根茎颜色、花型、花色,表现为父本孔雀草性状;而叶型、叶色、茎粗壮程度表现为母本万寿菊性状;超亲性状为花径、抗性、生长势;对杂种花器观察表明,雄蕊、雌蕊都表现不正常,子代表现高度的不育。对亲本及子代的染色体鉴定得出:万寿菊2n=2x=24,孔雀草2n=4x=48,二者杂交子代2n=3x=36,说明此2个组合的子代不育是3倍体造成的,从而为万寿菊开辟多倍体育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万寿菊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菌落直径法进行抑菌实验,研究了万寿菊的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菌落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万寿菊的根部提取物比茎和花中的提取物抑菌作用明显,万寿菊根中抑菌成分的提取以用水提取效果最好,而且提取物对枯萎病菌有相对较好的抑菌作用。万寿菊根提取物可为开发新的杀菌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丰富试管花卉材料,该试验建立了孔雀草实生苗到试管成花体系。孔雀草种子在MS培养基中萌发后,待长出2片真叶,继代到添加不同B9或者不同蔗糖浓度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显示,B9对于植株高度没有明显影响,但严重抑制花芽形成。不同蔗糖浓度植株高度与花芽形成比较显示,随着蔗糖浓度的升高,植株高度显著降低,在30 g/L的培养基中,植株株高为8.5 cm,而在80 g/L培养基中只有6.1 cm。培养50 d统计,蔗糖30 g/L的处理,开花率为85%,而45 g/L以上的处理开花率达100%,在80 g/L的处理中单朵花期可比对照组(蔗糖浓度30 g/L)延长11 d。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Cd)胁迫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合适浓度的Cd胁迫可以促进3种草本植物种子的萌发,高浓度Cd胁迫对3种草本植物的根长和苗长抑制效应明显,且对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长.在不同质量浓度Cd胁迫下,3种草本植物抗氧化酶的活性对Cd胁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响应,以降低Cd胁迫对幼苗的伤害.可见,3种草本植物的种子对Cd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可用于盆栽试验,研究植物对Cd的胁迫的生理抗性及重金属富集.  相似文献   

19.
在南瓜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基础上,采用杂交转育,创新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嫩早南瓜株系,通过配组、观察测定、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等程序选育出了嫩早1号。研究结果表明,嫩早1号茎蔓生,生长势强,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11节,隔2~3节1雌花;嫩瓜高圆形、白绿色,膨大速度快,肉厚、品质好,采摘期长;商品嫩瓜约500 g,瓜肉黄白色,味甜香;早熟,春播从定植到始收约38 d,秋播从播种到始收约35 d;产量高,嫩瓜产量约3 000 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