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发生松茸毒蛾的马尾松林中应用印楝素乳油、苦参碱水剂、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森得保粉剂4种药剂对松茸毒蛾进行林间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松茸毒蛾校正后的最低死亡率为88. 2%、最高死亡率为93. 5%,4种药剂均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其中以森得保粉剂的校正死亡率最高且与其他3种药剂差异显著。林间无公害防治松茸毒蛾可优先采用森得保粉剂。  相似文献   

2.
对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种林用杀虫微生物油烟剂的配制技术、助悬剂筛选进行了研究,对初步配制成的3种油烟剂成烟性能、成烟后孢子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以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为试虫进行了林间套笼毒力测定和林间小区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油烟剂对松毛虫和松茸毒蛾有较好的致死和感染效果,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烟剂和常量喷雾水剂所至松茸毒蛾4龄幼虫死亡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松毒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毒蛾[Dasychira axutha(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马尾松毒蛾、松毒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松树的一种主要害虫。1983年至1984年在我县又大发生,全县为害面积达5万亩。为了模清其发生发展规律,为  相似文献   

4.
松茸毒蛾 (DasychiraargentataButler.)又名松毒蛾、马尾松毒蛾、柳杉毒蛾、松毒毛虫 ,属鳞翅目毒蛾科茸毒蛾属 ,主要危害松、杉、柏针叶。近年来在安徽皖南泾县地区大面积暴发成灾 ,2 0 0 2~ 2 0 0 3年间有近 2 0 0hm2 松林 (马尾松及国外松 )受到该虫的侵害。 2 0 0 3年大发  相似文献   

5.
松茸毒蛾,又名松毒蛾,危害马尾松、油松、湿地松等.旌德县部分乡镇近年发生该虫危害,大面积吃光松针,形似火烧,严重影响林木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松毒蛾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培智 《贵州林业科技》1992,20(1):64-65,67
松毒蛾(Dasychita axuthc Collenette)又名松茸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贵州省中部、南部地区近年来暴发成灾、危害较力严重的松树食叶害虫。大发生时松针被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制约林木的生长,受害严重的则直接导致林木成片枯死。1989年贵阳市近郊的贵州省林科所实验林场八里屯工区因遭受松毒蛾危害,继而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7.
去年下半年,在我区桂东、桂南及桂中普遍发生松茸毒蛾的危害。据不完全的统计,危害面积达80多万亩,其中较严重的约18万亩。虫口密度较大,株平均100条以上,最高达5000余条。部分松林针叶被吃光,如不及早进行防治,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松茸毒蛾是松林的大害虫,在桂北一年发生2—3代,在桂南发生3—4代,以蛹  相似文献   

8.
地处广西右江河谷的百色、田东、田阳等县,1988年春季持续高温干旱,5—8月份有40万亩松林遭受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不同程度的危害.平均虫口密度50—200条,最高者达千余条,其中13万多亩松林的针叶基本被害虫吃光。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  相似文献   

9.
<正> 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大口林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1984年前,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同发生,但不成灾;1984年以来,多次大面积严重危害,1985年5000亩松林针叶被食光,最高虫口密度达709条/株,平均虫口为301条/株;1989年第一代发生15000亩,虫口密度最高达1000条/株,该虫严重影响了马尾松的生长。为了掌握该虫在大口材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控制其危害,1985年始,我们对松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溴氰菊酯防治松茸毒蛾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又名松毒蛾,1988年在本场横山分场V、VI林班突发,严重受害的面积达266.6hm~2危害致死的马尾松纯林16.6hm~2,1989年扩散到铜山分场。为此,我们用2.5%溴氰菊酯乳油和2.5‰松安粉剂,对该虫进行了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僵菌(Beauveria bassana(Bals·)Vuill·)属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寄主范围达10个目200多种昆虫,我区各地均有分布,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条毒蛾、茶黄毒蛾、八角叶甲、八角尺蠖,以及叶甲、叩甲、吉丁虫、象虫类、蝽类等森林害虫均有感病死亡。我区有自1960年开始对其进行研究,1971年后广泛应用于大面积防治,据不完全统计,1971—1988年全区应用防治松毛  相似文献   

12.
刘杰恩 《广西林业科学》2006,35(3):164-164,178
松茸毒蛾大发生与生态环境因子关系十分密切。大面积马尾松纯林危害严重;气候秋冬季节高温干旱,有利于害虫大发生;天敌数量是影响数量变动的重要因子,是综合治理工作中控制害虫大发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柳州市茶花山林场,用五匹马力风力灭火机喷撒白僵菌粉,防治马尾松毛虫、松茸毒蛾。效果比东方红喷粉机好,它具有速度快,喷程高,菌粉呈雾状随风扩散至松冠的中上部,节省人力物力、时间、效果显著。今年茶花山林场用风力灭  相似文献   

14.
舞毒蛾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一种食性杂、繁殖力强的森林害虫。根据舞毒蛾发生危害特点,改进防治技术,加强营林措施,突出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合理运用各种措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引进的榆角尺蠖卵跳小蜂(Ooencyrtus ennomophagus Yoshimoto)在杭州一年发生7—8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卵内越冬。能成功地寄生于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和其它18种森林昆虫的卵。它的成虫发生期和马尾松毛虫各代卵发生期相配合。能顺利越冬和越夏。有许多中间转换寄主。在浙江定居和建立群落颇有希望,并可能成为马尾松毛虫的有效天敌。室内可利用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松茸毒蛾[D. axutha (Collette)]和白点足毒蛾(Redoa cygnopsis Collenette)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16.
新研制的HU2-HW1型超低容量喷洒设备及NT100GPS导航系统与海燕650B飞机配套技术,首次应用于广西武鸣林区防治森林病虫害。2.5%EC溴氰菊酯用0#柴油稀释为油剂,施药量(乳油)为30、45mLhm-2;水剂则为60mLhm-2。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松毛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96.4%、98.3%和97.6%;松茸毒蛾为93.6%(水剂)。1000亿孢子g-1球孢白僵菌,施孢子量为120ghm-2(其配比:孢子水吐温-80盐=51000.50.5)。搅拌均匀,再加3.0L水稀释,航空超低容量喷洒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松茸毒蛾,平均死亡率依次为67.7%和50.3%。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福建省南靖县红锥Castanpsis hystrix A.DC.林中首次发生经锥毒蛾Lymantra sp.危害,并暴发成灾,该虫在国内尚示见报道过。红锥毒蛾在南靖一年1代,以卵块在树干上越冬,翌年四月上旬至六月中旬的幼虫发生危害期,本文记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年生活史、与木毒蛾和舞毒蛾的比较、天敌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松茸人工促繁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的意义及主要技术措施;以云南保山区区海棠村实施人工促繁技术3年来的实践,证明其应用的显著效果;论证了人工促繁技术对云南松茸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松茸产业化进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松茸主要生态因子的调查报告:赤松的生长与植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松茸主要生态因子的基础调查之一,现分别在松茸发生衰退、松茸发生旺盛和未发生松茸的三种林分类型的试验地中,对赤松的生长情况和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这一调查结果对摸清松茸的发生、生态条件以及为松茸制订增产技术措施都提供了依据,并具有重要的意义。1 试验地本调查在松茸发生衰退的筒江试验地设  相似文献   

20.
舞毒蛾在阿尔泰山林区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阿尔泰林区气温升高,舞毒蛾的发生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在福海林区前山带河流两旁的阔叶林、布尔津柯姆、河东、阿勒泰林场小东沟等营林区内都有大面积的发生,为实施科学防治,控制害虫的发生蔓延,阿山局森防站不断对舞毒蛾发生林分进行设点观察,详细了解舞毒蛾的生活习性及发生特点,并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