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动物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物废弃物的产生、处理和利用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动物废弃物的处理不能只局限在处理技术方面,而应从整个养殖系统来全面考虑,并就今后一段时间动物废弃物研究工作的重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励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展并不顺利。本文在考察梳理国外经验和我国废弃物利用现状和方向的基础上,借鉴管理激励理论,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所面临的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3个维度探讨了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激励机制的策略,并提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点窦店镇河口村为例,着重介绍河口村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入手,以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经一系列技术手段,变为村民日常生活用能、农业生产的原料、肥料,既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探索出适合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 1.引言动物废弃物的化学成分不仅取决于动物种类,而且同一种类随年龄、膳食和栏圈填料的不同而不同。除了含有重要的大量营养元素(N.P.K)外,动物废弃物同时含有少量的微量营养元素如 Ca、Mg、S、B、Cu、Mn、Zn 及其它痕量金属和某些微生物(Gillespie,1989)。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4种有机废弃物及施用量对甜菜苗期生长及土壤盐分的影响,采用盐碱土开展甜菜盆栽试验,施用不同浓度味精废弃物、加菌味精废弃物、沼液、动物氨基酸,以清水为对照,观测盆栽土壤的pH值、盐分及甜菜苗期生长指标。结果表明,施用沼液与动物氨基酸能降低土壤的pH值,施高浓度沼液的土壤pH降值1.46个单位,效果明显;施用150 g·m~(-2)味精废弃物与加菌味精废弃物能明显降低土壤盐分,脱盐率分别达到33%、31%;同时150 g·m~(-2)加菌味精废弃物能显著提高发芽质量,发芽率达到88%,活力指数较对照增加3.59;施用50 g·m~(-2)动物氨基酸能有效促进甜菜生长,干物质较对照增重3.95 g。研究结果可为高效利用有机废弃物改善新疆盐碱地与甜菜生长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猪养殖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规模养猪场户实施清洁生产行为是防治生猪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从根本上降低生猪养殖污染,避免废弃物末端治理带来的弊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利用山东省17地市50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如何看待清洁生产和对生猪养殖污染熟悉度组成的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态度,以及由年龄、受教育年限和生猪养殖出栏量组成的规模养猪场户禀赋特征对清洁生产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政府对清洁生产支持力度和经营组织对清洁生产的要求组成的外部规范对清洁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对源头预防行为、过程控制行为和末端治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态度、禀赋特征及外部规范约束对清洁生产行为有间接影响。其作用机理为: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受制于认知程度,而认知程度又是行为主体态度、外部规范和主体自身禀赋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三者产生的作用条件又归因于外界环境(政府机构、经营组织、上下游企业等)与行为主体间的不断沟通。可见,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作用机理并非单个因素间简单的线性作用,而是全产业链参与者与其所处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根据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高规模养猪场户对清洁生产的积极态度,加强外部规范性,强化主体自身良好的禀赋,通过较高的认知水平正向作用于行为的形成和完善,并最终从根本上降低生猪养殖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认识与挖掘农牧业生产发展潜力与有效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具体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业生产中青稞绿色清洁生产种植,农牧林之间内在与产出有机结合,农业与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草畜与优势资源综合运用以及渔业与植物共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青稞清洁生产型、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型、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以及鱼菜共养庭院型5种特色发展模式。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青稞清洁生产体系,以"高效生态养殖、科学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体系,"资源优化组合与合理利用"的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以"气候特色、草畜平衡与科学养殖"为一体的高寒草畜暖棚体系,"水产养殖与园艺作物共促进"的鱼菜共养庭院体系。上述5种循环模式是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具有各自的发展属性与特色,值得借鉴推广与应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循环模式的4项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保护》1995,14(1):12-14
以我国家养动物和动物废弃物甲烷排放量现状估算值为基础,根据我国人均肉需求量和人口总量的变化计算国肉类总需求量(1990-2020年),分高,中,低三个方案用IPCC推荐的计算方法和献1提供的计算系数对各年度我国家养动物(牛)甲烷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家养动物(牛)的甲烷排放量高方案为14.54Tg/a,中方案为7.998Tg/a,低方案为6.096Tg/a。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典型区——北京房山区为研究案例,从循环农业理论出发,以房山区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房山区若干循环农业案例为载体,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延伸产业链条、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机理。总结出了以食用菌产业为基础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转化利用循环农业模式,集优质豆类生产、加工及高端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循环农业园区模式,畜禽养殖、产品精深加工和清洁生产的畜禽养加洁循环农业模式,集果品种植、加工、果文化旅游及果品废弃物资源利用为一体的种加游环循环农业模式,水资源节约利用与清洁社区建设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循环农业模式等,并提出了房山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0.
猪舍内粪污废弃物和有害气体减量化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源头减量和过程控制是猪场废弃物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而猪舍是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场所,该文针对猪舍内部污水和有害气体等养殖废弃物,从饮水系统、圈栏设计和清粪方式等3个方面,介绍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舍内废弃物减量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减少猪只饮水浪费水量是舍内污水减量的首要环节,通过优化饮水器选型、调整饮水器安装方式、选择适当水流速度等可以降低饮水浪费水量;合理的圈栏布置和地面类型可以促进猪只定点排泄,从而降低圈栏污染程度以及舍内有害气体浓度,配合适当的圈舍冲洗方式可以减少大量圈舍冲洗用水;不同的清粪方式会影响舍内空气环境、污水产生量及污染物浓度,与干清粪相比,水冲粪和水泡粪都存在耗水量大、污水产生量大及其污染物浓度高、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高等问题,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干清粪工艺是规模化猪场的必然选择。该文旨在为减少猪场废弃物总量、降低处理利用成本和实现清洁健康养殖提供工程技术支撑,促进中国生猪养殖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