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通过对台湾杉和秃杉2种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观测幼苗发育过程与形态特征,分析引种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台湾杉与秃杉2个珍稀树种的育苗、造林均较为容易,其场圃发芽率分别为16.7%和33.7%,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3.5 cm、18.0 cm和0.26 cm、0.20 cm;4年生时平均树高和地径分别为1.37 m、2.64 m和2.70 cm、5.10 cm。  相似文献   

2.
秃杉和台湾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杉属的秃杉和台湾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 1 992~ 1 993年在浙江省遂昌县对两树种进行引种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两树种速生 ,适应性良好。秃杉 6年生平均树高达 3 .6m ,地径 8.4cm ;台湾杉 5年生平均树高 2 .5m ,平均地径 5 .0cm ,与当地主栽树种杉木速生林生长速度相仿。引种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3.
秃杉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又名台湾杉,属杉科台湾杉属,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类珍稀保护树种。其生长快,易成材,适应性广。木材可供建筑、家俱等用。其大树侧枝平展,枝条稠密,修长下垂、树冠塔形,颇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和珍稀的园林绿化树种。开展秃杉引种栽培对保护和繁衍这一珍稀树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的种苗调查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含笑等5种木兰科树种开展引种栽培,并就这些树种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经定植3 a后评价引种成败。其结果可为研究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对这些树种继续引种栽培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开展对珍稀树种的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时,就红豆树、软荚红豆、降香黄檀、格木、翅荚木等5种豆科珍稀树种培育出的幼苗进行观察、记载和绘制成图。并从种子(果实)到幼苗的整个发展过程,以及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做了细致的探索性地研究。以期为林业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为研究豆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秃杉,别名土杉、台湾杉,全球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孑遗植物。秃杉为常绿高大乔木,大枝平展,小枝则细长而下垂。其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树高可达75米,胸径2米,树龄可达500年以上。秃杉对研究古植物  相似文献   

7.
鄂北岗地秃杉引种扩繁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秃杉Taiwannia flousiana属杉科台湾杉属,常绿高大乔木,具有较高的用材和观赏价值,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天然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贵州东南部及湖北西部等地区。秃杉结实需要40~60a,生境海拔较高、喜温暖湿润气候,从发芽到成苗对生态因子要求较严,因此天然更新困难。襄阳市林科所从1987年就开始进行秃杉引种繁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2011~2015年专项开展了秃杉种质资源保护及扩繁工作,通过引种驯化不断探索研究,掌握了秃杉播种育苗造林技术。秃杉在本区域表  相似文献   

8.
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秃杉的生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级珍稀保护树种秃杉的生境研究杨文祥(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秃杉为杉科台湾杉属植物,裸子植物门,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我国特有的古热带植物区系中的孑遗植物,在古新生世纪曾广布于欧洲、亚洲东部。是当今世界有名的古老稀有树种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  相似文献   

9.
金花茶等3种茶科树种种苗形态特征及引种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年的引种栽培研究,对金花茶、长瓣短柱茶、红皮糙果茶3种珍稀树种从种子(蒴果)到幼苗整个生长过程的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种子和苗木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茶科植物系统发育和亲缘关系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1.
秃杉是优良用材树种和园林树种,各地多有栽培,目前尚未发现秃杉胸径超过2 m的记录。2013年8月,在全国第二次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调查中,于维西县发现野生秃杉巨大植株及其群落。在该秃杉巨树附近存在较大面积的天然秃杉林群落。维西县野生秃杉林的发现扩大了秃杉在云南的自然分布区域,为今后秃杉造林和培育提供极为难得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3.
根据模糊数学择近原则,选择秃杉中心产区贡山、福贡、腾冲、龙陵等4个县的年降水量,11~4月降水量、相对湿度、年总辐射等5个气候因子均值为评判样本,与丽江、勐海等92个县的气候因子计算贴近度,对云南省秃杉适生区进行气候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不适宜区等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4.
秃杉混交林生产力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秃杉檫树混交林、秃杉杉木混交林及秃杉、杉木纯林的生产力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秃杉混交林的生产力高于秃杉、杉木纯林,混交林中以秃杉檫树混交林的生产力最高;秃杉混交林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作用强于秃杉和杉木纯林,秃杉檫树混交林改土效果最明显;秃杉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相似文献   

15.
秃杉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表明,秃杉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等11个性状中,真叶全现、一年生幼树抽高、一年生幼树全高种源间差异显著,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造林11年生时,种源间、家系/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方差分量所占比例较大,种源效应最明显。选择秃杉优良种源有贵州交、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丹、云南滕冲种源,优良种源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9.68%,实际增益为34.60%。利用种源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11年生生长性状等11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秃杉区划为3个种源区,第1个种源区为湖北利川种源,第2个种源区包括云南昌宁、云南滕冲种源,第3个种源区包括云南龙陵、贵州丹、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交种源,其中第3个种源区种源在广东生长表现良好,适宜在广东适生区域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位于湖北西部的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秃杉原生母树。通过调查发现该地区的秃杉母树由于各种原因数量日益减少,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分析了影响秃杉生境的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并阐述了保护区为保护秃杉母树和恢复其自然生境采取的各种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秃杉生物量及其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古树目前在我国仅发现在少数地方分布,而湖北星斗山是华中地区唯一的分布地,为使这一珍贵树种不在华中地区消失,我们对秃杉的生物量及生长规律进行了采样分析,为秃杉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高度引种秃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德化葛坑国有林场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引种栽培秃杉,并与杉木、柳杉、福建柏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8年生秃杉在海拔550 m8、00 m9、80 m与1 650 m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在不同海拔高度,秃杉与杉木、柳杉、福建柏的生长差异显著,秃杉的单株材积增幅达19.3%~49.3%。说明秃杉宜在海拔500~1 000 m引种,其生长量最大,效益最好,是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杉木采伐迹地的优良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