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十五”期间农机化发展工作重点的调研和资料检索,从小麦、玉米机械化技术、花生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牧草与饲料生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与机械工程技术、畜禽养殖机械化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水平,并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动态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由新疆农牧业机械管理局主持,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新疆农牧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担实施的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及配套机具中试》项目于2004年8月26日通过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针对牧草生产中的播种、植保及收获这三个关键环节,以草原松土补播机为核心技术,以超低量喷雾机及牧草收获机械为配套技术,通过中试、熟化,为草原改良建设提供先进适用的机械设备。同时制定牧草生产机械化作业规程,建立牧草生产机械  相似文献   

3.
牧草种子作为草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其加工水平将严重影响牧草产业乃至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牧草种子存在产量低、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低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促进牧草种子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化,就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加工机械化的步伐.为此,从我国牧草种子的市场需求、加工工艺、加工装备水平等3方面初步分析了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十五”期间农机化发展工作重点的调研和资料检索,从小麦、玉米机械化技术、花生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牧草与饲料生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与机械工程技术.畜禽养殖机械化等六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现状与水平.并客观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动态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牧草生产机械化,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支持和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内蒙古牧草机械化发展现状及牧草机械化技术推广情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提出了推进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牧草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机遇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牧草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了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发展落后的原因.以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草产业和牧草机械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提出在我国目前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发展牧草机械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牧草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畜牧养殖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牧草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发展畜牧养殖业,必须大力发展牧草产业。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牧草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牧草收获机械化技术是利用机械设备将牧草切割、收集、制成各种形式的半成品草产品的作业过程。我国虽然草原辽阔,草资源丰富,但草原畜牧业仍然没有摆脱靠天养畜的落后状况。由于牧草收获机械化水平低, 不能及时有效地收获并贮存足够的牧草供应牲畜越冬。据统计,每年机械化收获的牧草不足可收贮牧草的1/10,还有大量的牧草不能收回,致使草原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相似文献   

8.
牧草免耕补播机关键作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在草场改良、草原生态建设中得以应用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牧草免耕补播机就是适用草场退化或牧草植被较少的地区(草原)所使用的牧草免耕补播作业机械。由于牧草免耕补播机在草原、退化草场上的广泛使用,加强对这一机械作业性能指标的测试和实际作业效果的考核极为必要。但我国还无相应的牧草免耕补播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类机械进行调研,并经过实际的测试分析,对牧草免耕补播机关键作业指标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牧草收获机为例,介绍目前国内外牧草收获机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阐述国内外牧草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如何促进牧草收获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提高牧草收获机械化水平给出合理化建议,为国内企业进一步研发割草机系列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牧草收获机械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国内外牧草收获机械发展现状,指出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差距,从大型化、通用化、智能化等方面对我国牧草收获机械发展提出建议,对未来牧草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