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会泽县农技推广中心马铃薯育繁中心于1995年采用国际马铃薯中心提供的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水平抗性的杂交实生籽,经9年筛选选育出的高淀粉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合作001”、“合作002”。2005年经云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是马铃薯常规育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对拉萨地区马铃薯实生苗的培育方法进行简要阐述,包括实生籽处理、材料准备、播种、播后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通过打破马铃薯实生籽休眠,简化复杂的移栽程序,来提高马铃薯实生苗的成活率,为马铃薯后代无性繁殖的选育或脱毒薯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实生薯群体,为提高马铃薯育种成效做出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抗青9-1是云南省农科院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从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抗青枯病实生杂交籽中选育出的马铃薯新品种,2005年通过云南省第五届农作物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核,通过昆明市、德宏州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在昆明市、德宏州等州市冬季种植产量较高,并且炸片质量好,是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是马铃薯常规育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对高海拔地区马铃薯实生苗的培育方法进行简要阐述,通过打破马铃薯实生籽休眠,简化复杂的移栽程序,来提高马铃薯实生苗的成活率,为马铃薯后代无性繁殖的选育或脱毒薯的培养,提供丰富的实生薯群体,为提高马铃薯育种成效做出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原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进CIP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在云南省应用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引进现有组合的亲本材料开展了马铃薯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云南高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制种技术。结果表明,杂交制种时,应选择母本适当的花期,并进行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结果率;昆明地区7~9月份温湿度适中,较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而一天中早上温湿度更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下午则温度偏高,湿度较低,因此上午授粉的平均结果率高于下午的平均结果率。开花数、结果率、果实大小以及产籽量等,从母本的第一台花序到第四台花序依次减少;母本天然结果是传媒昆虫引起的,母本本身属雄性不育,因此可以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6.
威宁县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在威宁县进行马铃薯杂交实生种籽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种B20和B19的生物学表现较好,产量水平较高,可在当地进行引种、选育,也可作原种繁殖。  相似文献   

7.
优质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TPS)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0年初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了24个组合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TPS),并于当年从中筛选出16个性状较好的实生组合。在此基础上,于2001年、2002年开展了优质杂交实生组合筛选及示范工作。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杂交实生组合生育期、抗病性、花色和产量变化较大,以B9、B16、B18、B19、B20等杂交实生组合表现较好,并开展了优质杂交实生种子应用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7个自制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和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3个杂交实生种子组合,进行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鉴定试验,以证明CIP提供的杂交实生种子与自制杂交实生种子在种性上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就同一组合而言,自制种与CIP进口种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在现蕾、开花、成熟期、花色、茎秆色分离度、株高、整齐度、抗病性、薯块性状等方面也没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并适合于湖北及西南山区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引进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引自马铃薯发源地安第斯山S.andigenum(安第斯栽培种)类型经多次轮回选择,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抗晚疫病、抗青枯病、抗病毒病,品质优、产量水平较高的一批优质资源,包括NS51-5、NS78-11-1等.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利用马铃薯野生种S.phureja(富利亚薯)、普通栽培种组成轮回选择杂交群体抗晚疫病杂交组合所获实生籽,在本地气候条件下经系谱选择,筛选出高产、抗晚疫病393143-12等一批优质资源.以NS51-5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经系谱和高压生境胁迫选择,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鄂马铃薯5号、6号、8号、9号”等系列新品种,其中,“鄂马铃薯5号、6号、8号”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鄂马铃薯9号”通过省品种审定.NS51-5优质资源,2001年被农业部科教司评为国家一级优异种质资源.“鄂马铃薯5号”2011年、2012年被定为国家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薯类作物科研与培训中心科研人员长期致力于马铃薯研究,开展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研究及抗病品种选育、加工专用型优质马铃薯品种引进及利用研究、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TPS)应用等方面的工作。1997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农业攻关和自然基金项目、云南省农业厅项目、国际合作(与CIP)项目等11项,  相似文献   

11.
甘肃打造马铃薯种业强省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升甘肃马铃薯种业发展水平,攻克种质创新难关,通过对甘肃省马铃薯种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摸清了马铃薯种业在甘肃省发展的优势和制约瓶颈,确定了种业强省的思路、策略及目标,围绕种质资源、脱毒种薯繁育等方面,提出构建新型育种主体、突出商业化育种、科研平台与繁育基地水平提升建设、种薯监督管理、品牌打造及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邢继岩 《农技服务》2008,25(4):18-18
随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及马铃薯消费市场的变化,对马铃薯育种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育种目标已从最初的高产型转为抗病虫型以及特殊性状的选育,育种方法也从常规的杂交选择转为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通过马铃薯育种试验的数据分析,指出了传统技术与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差异及其结果对比,这对今后马铃薯育种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广西马铃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时期下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马铃薯生产主要存在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种薯市场混乱、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低、自然灾害频繁、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等问题。【建议】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研究中心、加大扶持力度以培植龙头企业、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加强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免耕栽培技术深度研发、加强种薯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贸易、开展小型机械技术研究及应用、推广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以推动广西马铃薯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肃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阐述了甘肃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薯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脱毒种薯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和完善种薯3代(G3)繁育推广体系及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加强种薯检测体系建设,改善检测手段,保证种薯质量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育种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归纳了国内外马铃薯育种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引种鉴定、实生种育种、芽变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细胞工程技术育种及转基因技术育种的研究方法,以期获得马铃薯育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马铃薯育种需要借鉴的方向和思路,充分挖掘马铃薯种质资源,加强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将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为马铃薯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为继续培育马铃薯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州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及其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从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合格种薯生产,流通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贵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及其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意见和建议,以期为提升贵州马铃薯产业化水平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殖是脱毒原种繁殖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原种繁殖的质量,因此,要求严格。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原原种的繁殖产生影响,比如培养基质、营养液的配比及苗源的差异等。为了获得数量和质量双优的原原种,介绍了原原种繁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原种繁殖的影响,并简述了原原种的采收与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萌发特性,以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2003年收获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B 9,B12,B16,B18,B20为材料,对其发芽势、发芽率、生活力和活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从中选出了最适发芽条件,确定了初次和末次记数时间。结果表明: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最适的发芽条件为恒温20℃,发芽床为纸上或沙中;在第10天进行初次计数,在第21天进行末次计数;生活力>68.0%;在田间生长有68%以上的幼苗高达1cm以上。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95-10298
综述了马铃薯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推广采用马铃薯脱毒种薯、选育马铃薯抗病毒品种、化学药剂防治、对蚜虫的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等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