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通过阐述硒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土壤类型中硒含量的分布和差异,明确硒元素在土壤中的普遍迁移规律,重点总结了影响硒在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系统说明如何通过调控技术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探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硒元素的迁移规律,提高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主要类型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壤养分在剖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与迁移规律,以便合理施肥,选取黑龙江省主要土壤类型研究其剖面养分特征。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部分土壤pH为5.5~6.5,有机质和全氮北部地区含量略高于西部地区,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从剖面的分布看,各地区黑土的表层有机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底层。土壤磷素在剖面间无明显变化规律,在地带分布上表现出从南至北逐渐增高的趋势。土壤钾素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剖面间也无明显规律,但含量普遍偏高。  相似文献   

3.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地区,高寒的气候条件极大地抑制着土壤内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矿物分解弱,风化程度低,化学元素迁移不甚活跃,土壤质地轻,粗骨性强.通过对供试土样的研究,得出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的基本形成过程是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同时伴有弱度粘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发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地区,高寒的气候条件极大地抑制着土壤内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矿物分解弱,风化程度低,化学元素迁移不甚活跃,土壤质地轻,粗骨性强。通过对供试土样的研究,得出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的基本形成过程是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同时伴有弱度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土壤多氯联苯迁移规律。[方法]以浙东沿海某典型固废拆解区为研究区,通过对2004和2008年土壤、水体中PCBs含量的对比和典型地区PCBs含量的分析,对研究区土壤PCBs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受地形影响,在水动力作用下,土壤中的PCBs可以发生长距离的迁移,并在低洼处的土壤表层浓集。[结论]建立了PCBs迁移模式,并对土壤多氯联苯污染的治理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讨论了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及其迁移能力与土壤pH值、有机质、机械组成和作物根际环境有关。土壤重金属的不同形态在空间的分布、迁移能力影响着其生物的有效性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与分布;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迁移与富集规律;影响重金属在土体中迁移的因素,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pH值等。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西部地区砖红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岛西部砖红壤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方法,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重金属元素在淋溶层和淀积层的含量与母质层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分布在总体上受成土母质层制约。受区内自然条件影响,区内土壤微量元素的垂向迁移能力相对较弱,而人类的工业活动、农业活动也可导致少量As、Cd、Pb等有害外源微量元素进入土壤并趋向于在土壤的浅层富集。  相似文献   

9.
新疆平原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盐碱土壤。据统计,在全疆三亿多亩荒地中,约1.1亿亩为盐碱土,在近五千万亩耕地中,约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受到不同程度盐碱化威胁。随着易溶盐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积累,某些微量元素也有其独特的变化规律。本文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类型盐碱土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规律,以明确这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情况,为改良土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短缺的有效方式之一。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再生水灌溉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再生水灌溉土壤存在盐碱化的风险;短期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小。但目前对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盐分、重金属、N、P等元素以及有机物污染的迁移规律研究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侧重于利用模型模拟再生水灌溉条件下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评估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环境影响的风险,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为再生水灌溉提供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以石家庄市城区土壤为例,阐述了广场、居住区、公园、开发区、农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剖面中重金属As、Cd、Co、Cu、Ni、Pb含量的分布特征,并对土壤所呈现特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城市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重金属含量总体上都是随土层深度加深而减小,在地表有富集现象,说明人类活动对重金属含量有影响;Cd、Pb在开发区富集最为明显,Co和Ni富集于15~30 cm土层,广场土地利用类型各重金属元素都是在30~45 cm的土层含量高。Pb、Cd 2种元素垂向迁移距离较大;而As、Ni、Co 3种元素的土壤剖面的的垂向迁移不是很明显,其含量均低于土壤背景值,Cu元素迁移距离较大在公园剖面中表现最为突出,表明灌溉作用是重金属元素Cu迁移的主要原因,说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观光农业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农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对石家庄市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石家庄市观光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吸引多方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石家庄市观光农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首次使用优先序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市山区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别专家调查并结合专家会议,应用SPSS列联系数法定量分析了专家对该区域发展现代农业优先重点领域与优先项目认识差异及其差异性,明确了石家庄市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先重点领域及优先项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浙江东部玄武岩发育土壤剖面风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浙江省东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的发生演化过程,对当前亚热带地区土壤的发生和演变提供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促进对该区域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方法  选取新昌-嵊州盆地4个玄武岩风化壳母质发育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的常量元素组成、化学风化指标[化学蚀变指数(ICIA)、化学风化指数(ICIW)]和元素迁移率。  结果  ① 不同土壤剖面中常量元素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和三氧化二铁(Fe2O3)为主,三者质量分数可达79%以上。②ICIA为42.81%~87.37%,ICIW为45.04%~91.43%,两者均指示中等强度化学风化。③大多数土壤样品的常量元迁移率为负值。钙(Ca)、钾(K)、镁(Mg)、钠(Na)等易溶元素大量淋失,在剖面中的迁移率表现为明显的负值(最小值可达-99%),铝(Al)、铁(Fe)、钛(Ti)元素在部分剖面的淀积层(B)相对富集,迁移率>0。常量元素的迁移率随土壤深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结论  ① 研究区不同剖面土壤样品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研究区较为湿热环境下,土壤经历了较为强烈的化学风化过程。③土壤发育过程符合亚热带地区脱硅富铝铁的基本成土过程。各剖面土壤常量元素迁移率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基岩发育土壤自下而上的风化渐进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杨  孙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70-1771,1778
分析了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归纳其发展现状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的成长模式。研究表明:虽然石家庄市观光休闲农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具备开发多元化观光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石家庄市适合开发的观光休闲农业包括7种模式和21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休闲农业是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型产业。通过对石家庄市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景点布局和景区分布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石家庄市休闲农业的区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一、绪言土壤是自然界的客观实体,也是人们劳动的产物。它是在历史自然因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发生与发展的。因此,承认土壤和成土因素相统一是研究土壤的基本观点。在重视成土因素及其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土壤的具体属性,只有以成土条件为前提,以成土过程特别是土壤属性为依据,才能使土壤分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能使土壤分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结合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对石家庄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路及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论述了石家庄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及科技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根据石家庄市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展定位及发展对策,并对其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将石家庄打造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石灰氮对设施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约化设施农业的发展,土壤连作障碍等问题日益严重。石灰氮兼有肥料和农药的特点,在设施农业领域得到了深入研究。现从石灰氮在设施土壤上的施用方法、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对设施蔬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等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同时对石灰氮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设施土壤科学施用石灰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