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案例】张大爷王奶奶夫妇今年90多岁了,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请了专人照料。二老共有三个子女,分别是张大、张二和张三。张大两年前去世了,张二和张三均已经退休,但身体健朗,经济条件尚可。但张大爷夫妇一直都没跟子女一起居住,三个子女也没有支付赡养费,二老仅靠微薄的退休工资勉强维持生计。二老生活无法自理后,遂要求三个子女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1000元。因张大已去世,二老要求由张大的儿子张小毛替父支付。张小毛不同意,二老遂将张小毛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06,(8):50-5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埝桥新建村王胜祖读者来信问:我家门口有一厘多地已经占用多年.该地原是同村两位老人的,他们都去世十多年了.他们的三个儿子多年前就在城镇居住.现老人儿子的堂弟媳要跟我争这块地.请问老人的子女对这块地有继承权吗?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位农村青年。2002年11月,我的父亲因突发急病而去世。料理完丧事,在清理父亲生前留下的遗物时,我发现一张借款条,是邻村王某欠我父亲一万元钱,借款到期是2003年3月1日,并由我村村民陈某作担保人。借款期限届满,当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位63岁的老人.无经济来源。有4子女都在外地上班。这些年的生活全靠平时积蓄维持.多年来未向孩子要过什么钱.去年老伴去世花了不少钱.积蓄全无,子女开始还给我生活费,可几个月后你攀我.我攀你就没人再给了.我一个孤老头子无经济来源怎么生活。为此,我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相似文献   

5.
年过古稀的董老太太生前曾经历了两次婚姻,并先后为李家和王家各生育子女三人,然而围绕着老人过世后的骨灰合葬,同母异父的两兄弟却产生矛盾闹上法庭。尽管在骨灰合葬问题上民俗与法律发生了激烈冲撞,但法院还是在近日按照董老太太生前的录音遗嘱了断了此案。董老太太家住辽宁省兴城市某村,18岁时和李某结婚,婚后生育3个子女。董老太太27岁时因先夫李某病故改嫁王某,第二次婚姻,老人也为王家生育了3个子女。在老太太活着时,同母异父的李家和王家的兄弟之间情同手足。五年前,70岁的董老太太去世。去年,王某去世,当王某的儿子王林一家人正在张…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2012,(1):32-32
厦门市今年下半年将设立老年人救助基金,加大对贫困老人的救助力度。目前,全市有5800名老人享受低保待遇.其中70岁以上的1700名低保老人每人每月增发20元保障金;663名散居的城市“三无”老年人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全额低保金。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11,(17):54-54
【案例】王某夫妇近年相继去世,他们子女为能占到较大的份额.纷纷去房里抢搬东西。遗产没有分割前,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负责代管遗产。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民间常有"父债子还""人死债消"的说法,前者是说父母去世后,生前债务由其子女偿还,后者则说人去世后,其生前所欠债务一笔勾销,均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对于债务人去世后的所欠债务,我国民法到底有着怎么样的规定呢?【案例】2018年1月25日,文某向谌某借款40000元,双方约定季度利息为750元,文某向谌某出具借条一份,载明"今借到谌某现金肆万元,一年归还,利息每季度付750元"等内容。其后,文某意外身故,其家属获赔70余万元。事后,  相似文献   

9.
两个香烟头     
在我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会城市住着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的一子一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也在前几年去世了,只留下老人自已在家。因为不能待在父亲身边照顾,老人的子女每月都寄给父亲一笔可观的生活费。老人用这些钱改建了自己的住房,又做了装修,安享晚年。然而,这平静的生活,却被飞来横祸所击碎。  相似文献   

10.
案情:年近八旬的徐老汉于2000年购买了2份大额人寿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0万元,其中一份30万元指定他老伴许某为受益人,而另一份30万元则没有指定受益人。2005年7月15日,刘老汉因病去世。债主们听到刘老汉去世的消息后,纷纷上门追债,在他的财产远远不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主们提出将保险金额领出来用于偿还徐老汉生前所欠下的债务,但徐老汉的老伴及其子女们坚决不同意。5个债权人在无法实现自己债权目的的情况下,将许某及其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用徐老汉的保险金额偿还徐老汉的生前债务共计19万元。法院受理后,首先对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  相似文献   

11.
<正>本报讯鲁西化工集团自2002年就设立了"职工子女升学奖励基金",企业一次性注资3000万元成立了职工子女升学奖励基金投资理财组织机构,确保基金每年保证增值,自2003年起对考入重点高中及以上学校的职工子女进行助学奖励。将基金理财收益按照三本1500元/每人、二本2000元/每人、一本3000元/每人、研究生5000元/每人和考入北大清华20000元/每人的标准,每年对升学职工子女进行一次助学奖励。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已经全面开始退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2007年秋季书费,总金额达到了1.5亿多元,退还的标准是小学每人35元,中学每人70元。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13,(1):33-33
辽宁省大连市民政局统计,大连市百岁老人已达500余人。大连市委、市政府从1998年11月起,市财政每月向百岁老人发放生活补贴100元:2007年10月起,建立百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大连市百岁以上老人生活补贴每人每月已达到420至480元.市内四区各区财政增加补助每人每月达到1000元。  相似文献   

14.
飞迅 《新农村》2008,(1):9-10
辽宁省铁岭县武家沟村2005年8月还有外债40多万元,到2006年底,不但基本还清外债,而且全村119位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都拿到100元慰问金,考上高中、大学的孩子还分别得到300元、500元的奖学金。2007年春节村里又给70岁以上老人送去1.2万元年货,及每家补贴50元电费等。是什么原因让地处铁岭县东部偏远山区的武家沟村在这两年内有如此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百科集锦     
多子女不见得多福气编辑同志:村民赵王氏,今年已经83岁高龄了,她的子女把赵王氏送到了乡敬老院,可是却没有一个来给她交费。现在因为赡养的问题,赵王氏把她的十个儿女告上了法庭。老人有五儿五女,都在城里,有的做教师,有的是国家干部,也有的做小生意和开出租车。乡亲们都说她福气好,儿女个个都有出息。殊不知,儿女们成家以后一个都不愿与老人住在一起。可怜的老人只有在乡下孤独地生活。老人一生无所望,只希望儿女们好,但年事已高,生活全靠子女负担。现在住在乡敬老院的费用是每月300元,她已经欠费1500元了。20年前,赵王氏老伴去世,含辛茹苦…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七十岁的无业老人,有三个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这些年的生活全靠老伴的退休费维持,因有这些经济来源,多年来未向三个子女要过赡养费。去年老伴去世后我就没有了任何经济收入,三个子女开始还给付部分赡养费,可是几个月后就不再给了。为此,我想通过法律程序给以解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回乡走亲访友,看到农村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住在偏房、边屋里,说话无人听,吃饭不上桌。有的老年人还与子女分开,单独生活,子女照顾不周或无暇照顾为常态,饥寒无人知,病痛少人问。一位在外工作多年的亲戚回乡过节,看到自己长辈大多受到这样的待遇,不无感慨道:“这些年农村的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敬老爱老的老传统却丢了,这种不拿老人当回事的现象真叫人寒心啊。”这一状况与我国其它地方相比也存较大的差距,比如我们邻省山东的一些农村,家中长辈必住上房,一日三餐必坐主位,老人有这样的地位,其它方面的待遇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8.
正7年前,砀山县周寨镇居民老范的老伴去世,经人介绍老范与同为丧偶的女士朱某相识,二人相处几个月后打算结婚。老范在周寨镇街上有两间门面房,为避免将来就遗产继承发生纠纷,两位老人婚前达成了一份"身后互不继承遗产"的协议。2014年年底,老范因病去世,老范的子女来办理遗产继承手  相似文献   

19.
愚昧的代价农村婚育怪圈扫描阿昌每人都希望家庭美满、幸福,子女长得聪明、活泼、可爱.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僻、落后的地区,却有不少人因为执迷于愚昧的婚俗和生育观念而付出了沉重代价.“亲上结亲代代亲砸断骨头连着筋”“老天爷,睁开眼,让我一家人有条活...  相似文献   

20.
<正>8月22日,中盐红四方举行2019年金秋助学奖学金颁发仪式,向张一凡等80名考取大学本科的职工子女予以每人5000元助学奖励,王鹏等30名取得本科学历的自学成才职工每人4000元奖励,周彬等5名取得硕士学历的自学成才职工每人5000元奖励。会上,中盐红四方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罗斌罗斌宣读了《关于2019年职工子女考取高等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