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索夏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与桑园土化性状的关系,在同一桑园地并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夏伐桑树每667m2桑地面积栽植400~600株,可适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同时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春伐桑树不同栽植密度对冬季桑园的影响,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并在同一地块的前提下进行了该试验。结果是春伐桑树每667m2桑地面积栽植900~1 200株,可适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同时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用施肥比例N∶P2O5∶K2O=10∶5∶5、667m2桑地面积留条7 500~8 000条、中干拳式树形的技术组合,可适当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pH值,同时影响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  相似文献   

4.
在栽植密度一定且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夏秋季桑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 m2桑地面积留条7500~8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可适当提高幼虫生命力、茧层率和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和全茧量、茧层量及产卵量。  相似文献   

5.
在栽植密度一定且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春伐桑树不同技术处理与春季桑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每667 m2桑地面积1000~1200株、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每667 m2桑地面积留条7500~8000根,低干无拳式树形的组合,可适当提高幼虫生命力、茧层率、良卵率及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全茧量、茧层量和产卵量。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其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N∶P2O5∶K2O=10∶5∶5能适当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和适当降低土壤pH值;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同时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  相似文献   

7.
种茧育春伐桑园氮磷钾肥比例对桑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桑园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改变N、P2O5、K2O肥的施用比例,并对桑叶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是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春季发芽率和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春叶产量及全氮含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磷含量,同时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三角洲轻度盐碱地上,用杂交桑沙2×伦109的1年生实生苗,按每667 m2 5 000株(40 cm×33 cm)、6 000株(40 cm×28 cm)、8 000株(30 cm×25 cm)3种密度建设密植桑园,对栽植当年枝条生长量、产叶量、采桑养蚕工效进行了调查,对4个养蚕户当年建园、管理、养蚕投入和养蚕收入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对栽植后第2、3年桑叶产量和桑树的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杂交桑沙2×伦109在该地区能够安全越冬,按每667 m2 5 000株(40 cm×33 cm)高密度建园,可以达到当年栽桑当年见效的目的,栽植后第2、3年的产量也高于其他2种栽植密度,并且可以实现收获、养蚕的省力化。  相似文献   

9.
在广西桂林地区引进强桑1号栽植,对其性状进行跟踪观察,并开展密度、肥料用量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期为本地强桑1号的引进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观察及研究结果表明:强桑1号在广西桂林栽植生长发育时期为3月12日—12月10日,全年桑叶生长期比沙2×伦109长10 d左右。在广西桂林地区栽培以规格0.9 m×0.7 m,即每667 m2栽1059株为宜。每667 m2强桑1号桑园施氮肥54.0 kg、磷肥21.6 kg、钾肥27.0 kg可获得较好的桑叶产量,示范区全年采摘桑叶5次,每667 m2桑园桑叶平均产量达3157.40 kg。  相似文献   

10.
曲都 《四川蚕业》2010,38(2):10-12,22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1.
北京郊区沙地果桑有机化栽培综合配套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俊 《中国蚕业》2009,30(2):101-103
圣树农林科技公司结合北京生态建设与市场开发实际,对郊区沙地果桑有机化栽培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对果桑园施用经过发酵的腐熟优质有机肥作为基肥,施用自家制造的有机肥进行追肥和进行果桑园生草等3项技术措施能较好地实现土壤的迅速培肥;根据栽植密度确定果桑树的树型养成形式,每667m^2栽植330株的密植果桑园采用自然开心型,每667m^2栽植110株的果桑园采用直立中央主干型,有利于果桑园丰产;修剪方式上,幼年果桑的修剪以冬剪为主,成年果桑树夏剪和秋冬剪结合等较适宜;桑树发芽前和落叶后采取滴灌方式灌溉,既省水又能满足其生理转换需求;以上措施配套施行可获得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贵州条件下成片桑园不同密度栽植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应书  詹永发 《北方蚕业》2001,22(1):16-16,29
试验结果表明 ,在贵州遵义 ,成片桑园的栽植密度选择每 667m2 桑园栽桑 80 0~ 1 0 0 0株 ,单位面积上的桑叶产量达最高 ,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1适合复合栽植的桑园条件 1.1桑树品种及栽植密度 以树型直立型桑品种为主,如育7-11品种。亩栽1 000株,宽窄行栽植,宽行株行距为0.4m×2m;窄行株行距为0.4m×1.3m,便于管理和间作。  相似文献   

14.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4):16-19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通过对栽植密度为600株/667m^2,留条7500~8000条/667m^2,中干拳式树形,基础生长势中等的育2号、育151号、油桑、桐乡青、南一号、实钴11—6、湖桑32号等7个桑树品种生物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对比调查,结果认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油桑、育2号、实钴11—6、桐乡青4个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桂特优2号为供试桑品种,按60 000、90 000、120 000株/hm~2等3种栽植密度分别建立桑树草本化栽培桑园,以常规栽植密度4 995株/hm~2拳式中干树型养成的桐乡青桑园为对照,进行了杂交桑桑树草本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草本化栽培桑树的产叶量与栽植密度密切相关,随栽植密度增加,单株产叶量呈降低趋势,但每667 m~2桑园产叶量呈增加趋势,2015—2016年2年平均栽植密度为120 000株/hm~2的桑园每667 m~2全年产叶量为2 504 kg,是对照的2.14倍;草本化栽培桑树的桑叶含水率比对照高4.74个百分点,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264、0.014、0.744、0.002个百分点。草本化栽培桑树的片叶育与对照桑片叶育相比,家蚕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别,川山×蜀水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低12.81%、14.29%、13.85%、5.95%、7.68%,但普茧率比对照高0.16个百分点,清洁和洁净分别比对照高0.2分和1.25分,纤度比对照低0.196 dtex;菁松×皓月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收茧量、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低11.06%、10.20%、11.53%、9.46%、9.03%;但普茧率比对照高1.77个百分点,清洁和洁净分别比对照高0.1分和2.50分,纤度也比对照低0.196 dtex。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桑园的综合利用,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进行桑草套作,蚕鸡套养.选择黑麦草、苦荬菜、菊苣三个品种,其产量高,适口性好,较耐荫.桑草套作牧草产量能够达到30 000~45 000 kg/hm2,肉鸡一年能出栏四批,每只鸡2 kg左右,纯利润3.5~5元,平均每667 m2收入2 000元左右.桑园植草、养蚕每年每667 m2效益近4 000元.比常规栽桑养蚕收入增加2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用施肥比例N∶P2O5∶K2O=10∶5∶5、667m2桑地面积留条7 500~8 000条、中干拳式树形的技术组合,可适当提高原蚕的饲养成绩、茧层量、茧层率、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显著提高全茧量和产卵量。  相似文献   

18.
试验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667m2桑地面积栽植密度与桑叶产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栽植密度1000~1200株/667m2、留条数7500~8000条/667m2、低干无拳式树形,可显著提高春叶产量和秋叶产量及年产叶量,生产中可推荐采用。  相似文献   

19.
桑树带叶秋栽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冬春栽桑,将桑树栽植时期提前到10月中旬~11月中旬.新栽桑当年即可长出新根.并通过科学培桑管理,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就形成丰产群体结构.株有效条平均达5.1根,条长2.03 m,秋季可收获桑叶1213 kg/667 m2,比冬春栽桑园分别增产41%和65%,达到成年桑园的产叶量水平.  相似文献   

20.
对黑龙江省主栽的龙桑1号、桲椤桑、铁耙桑3个桑树品种的桑树,分别进行三个密度组合的栽植,实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对测定总产叶量统计分析,确定三个品种与密度的最佳组合,建议东北寒地北部选用龙桑1号桑与栽植1200株/667m2的组合建园;南部选用桲椤桑与栽植密度1000株/667m2的组合建设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