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抗病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系汕头市农科所与汕头市农业局杂优稻生产办公室于1991年育成.1994年和1995年早造参加广东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产量名列首位.1995年和1996年参加全国籼型杂交稻联合区试,产量分列第2和第1位.199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重点推广的新组合.至2001年止,该组合在两广、福建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4.05万hm2,新增经济效益2.76亿元.<杂交稻"特优524"大面积高产示范>1997年获汕头市农技推广奖一等奖;<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24"的选育>1999年获汕头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1年获汕头市"九五"期间二十佳科技成果奖.<杂交稻新组合"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2002年获广东省农技推广奖二等奖.现将"特优524"的示范与推广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特优524是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汕头市农业局杂优稻生产办公室联合选育的高产稳产型杂交水稻新组合.1994~1995年参加广东省早造杂交稻区试,产量均列第一位;1995~1996年参加全国晚造杂交稻区试,产量分列第二位和第一位.1997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1].2000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至2000年,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累计推广种植36.5万hm2,目前仍是广东等省高产类型主栽组合之一.为更好地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依据选育及栽培研究的实践,结合该组合特征特性,有针对性地提出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池万克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1):120-120,122
为了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缓解安阳镇粮食供需矛盾,尽可能提高自给水平,根据上级农业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双季杂交稻亩产粮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主要项目有:不同茬口品种搭配;各个新品种筛选试验;高产攻关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0年共推广应用面积857.8hm2,全年产量15.37t/hm2,比当地双季单杂全年产量13.95t/hm2,增1412kg,增幅为10.1%,成功地掌握了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栽培技术,为稳定我镇粮食生产,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体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推广种植优良杂交稻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加快推广优良杂交稻成优8319,对品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为成优8319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星2号”一季晚稻高档优质稻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型好、米质优、产量高等优点.全生育期124 d.平均株高110 cm左右,茎杆中粗,叶色淡绿,前期为披叶型,中、后期为直立型,叶片与主茎的角度在30°左右.一级优质稻米,各项指标均在一级以上.区试2年平均产量为7 938 kg/hm2,比对照增产0.5%;2007 ~2010年的4年试种期中,平均产量6 930 kg/hm2,比大面积杂交稻增产3% ~4%.  相似文献   

6.
莫永 《中国种业》2014,(10):67-67
杂交稻华两优8235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利用华68S与华恢235配组育成的感温籼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13005)。为探索该组合的丰产性、抗逆性、优劣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于2012年引进试种,在玉林市属北流市、博白县等7个县(市、区)建立0.67hm2示范点14个.  相似文献   

7.
蔡正硕 《种子》2004,23(12):92-93
本文通过对单季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措施的探讨,科学合理地掌握相关栽培与田间管理技术,认真抓好单季杂交稻生长中肥、水、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充分调节水、肥、温、药在单季稻中后期的综合利用以达到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  相似文献   

8.
荣冶粗 《种子》1990,(3):36-39
推广杂交水稻是增产粮食的一项重要措施,而抓好制种又是确保杂交水稻种植计划完成的关键。湖南省是杂交稻的发源地,自杂交水稻问世以来,经过狠抓制种高产技术研究,使制种面积逐年减少,单产逐年提高,总产种量逐年增多,种植杂交稻面积逐年扩大,增产粮食效益逐年显著。“五五”期间全省制种面  相似文献   

9.
辽开79-3是辽宁省开源市农科所80年代末90年代初育成推广的高产型水稻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性能好,分蘖力强,高产、优质、抗倒伏及高抗稻瘟病等优良特点.1996年二十九团从农一师引进,当年种植面积占全团种稻面积的63%,平均666.7m2(即旧制1亩,下同)产611.3kg.1996~1999年累计种植面积5 986.3hm2,平均666.7m2产648.64kg,比1990~1995年种植的杂交稻和辽盐241平均增产13.46%.现将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海拔600米以下,年均温18℃左右,秋季光、热、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利用杂交稻收割后至秋种前的一段空闲期间,蓄留一季再生稻,是提高稻田利用率,扩大杂交稻增产领域,促进水稻生产发展的一条新途径。1985年,本省部分低热地区利用杂交水稻蓄留再生稻获得成功,以后逐年有所发展。1988年全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