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州地区桑花叶萎缩病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花叶萎缩病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重庆、上海等我国重点蚕区发生危害.病树枝条短小,桑叶萎缩,造成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蚕茧生产.从栽桑到桑叶盛产需要较长的周期,而病害造成的损失会持续伴随,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查明在萎缩病桑叶中特异抗原之有无,把萎缩病桑叶汁液作为抗原,制成抗萎缩病桑叶血清,进行了二、三项血清学实验。 1.用抗萎缩病桑叶血清, 应用奥氏(Ouchterlony)法,调查健全桑叶及萎缩病桑叶汁液与之反应结果,两汁液均可看到反应。可是,对于用健全桑叶汁液吸收后的抗萎缩病桑叶特异血清,健全桑叶汁液无反应,仅仅对萎缩病桑桑叶汁液呈现反应。  相似文献   

3.
桑叶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桑树是蚕丝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生长在各种不同气候和地貌的生态环境,在与形形色色的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斗争中发生众多病害,其中桑树萎缩病是蚕桑生产危害最为严重的桑树病害之一,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格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桑树褐斑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初,在考察安岳县桑树萎缩病发生情况的同时,在安岳县龙台镇发现了桑褐斑病的发生及危害,个别田块桑园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地块高达90%,造成桑叶大面积枯萎、黄落或整叶腐烂,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致使桑叶大幅度减产,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收入.同时,我们发现该病在我省的南充、广元、绵阳、内江等地均有发生,且危害相当严重,了解该病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我省桑褐斑病的发生及蔓延.  相似文献   

5.
陶荣  秦继彬 《蚕学通讯》2000,20(4):34-36
蚕桑生产上,由于桑树病虫害危害不象蚕病危害那样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致使部分干部和相当多的蚕农对桑树病虫的危害视而不见,造成重栽轻管、重蚕轻桑。甚至部分业务人员认为桑树只需修枝、嫁接、施肥,忽略了桑树病虫害防治这一重要内容,给桑树在生长发育中遭受病虫危害留下机会,同时降低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严重的桑园被毁(如桑黄化型萎缩病),成为蚕茧生产上一项重要的自然灾害。四川统计的资料,每年因桑病虫害的危害约损失蚕茧15%,经济损失令人痛心。因此,有效地对桑树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控制其病虫害发生,是保证桑园稳产、…  相似文献   

6.
秋蚕生产因受气候多变、桑叶质量差、蚕病危害和农药中毒严重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极不稳定,蚕农对养好秋蚕信心不足,加之近几年水稻害虫多发,治虫频繁,蚕作安全难以保障,影响宜兴市秋茧产质量,秋蚕生产规模逐年萎缩。  相似文献   

7.
吴福安 《中国蚕业》2010,31(4):88-89
3桑卷叶枯病3.1分布及危害桑卷叶枯病又称桑叶枯病。分布于四川、辽宁、内蒙古、浙江、江苏、山东、安徽和辽宁等蚕区。主要危害桑叶,桑树发病后,叶片卷枯脱落,造成桑园减产。  相似文献   

8.
2014年淳安县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通过现场调查、随机抽样、病害诊断、成份检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蚕病损失评估,并系统分析了引起蚕病大面积暴发的气象条件、桑树病虫害、桑叶营养等因素。结果显示:晚秋蚕病大面积暴发是受持续低温阴雨少光照的气候条件影响,多种桑树病虫交错暴发叠加危害,使桑叶减产,叶质下降,造成蚕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而诱发。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蚕病大面积暴发、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桑毛虫又名金毛虫、毒毛虫,属鳞翅目缰翅亚目,毒蛾科,是危害河南省桑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食害桑芽、叶为主,严重者可将整株桑芽吃尽,甚至可将整个桑园桑叶吃光。同时由其排泄的粪便污染桑叶,造成和蚕儿之间蚕病相互传染,从而导致蚕病的流行和暴发。现就桑毛虫生物学性状、生活史、生产上对桑园的危害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桑毛虫的生物学性状成虫(蛾)体长12~18mm,前后翅白色。雌蛾  相似文献   

10.
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花叶型萎缩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种苗传染性桑树病害,在我国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省(市)均有发生为害,浙江省的湖州、嘉兴地区受害特别严重.发病面积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15%,桑树株发病率在20%~30%左右,发病严重的桑园可达到60%~80%,个别田块甚至高达90%以上.该病导致桑树生长不良,桑叶产量大幅度减产,桑叶质量下降,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严重制约我国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血液型脓病是对养蚕生产危害最大的蚕病,2002年晚秋再次呈暴发之势,损失严重,挫伤了蚕农养蚕积极性。为防患于未然,笔者根据今年晚秋实际情况,查找脓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杜绝或尽量减少脓病对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1 原因分析1.1 气候1.1.1 天气干旱造成叶质严重下降,蚕儿营养不足今年是历史上百年未遇的大早之年,对桑园影响极大。其一,气温忽高忽低及高度干旱,加速桑叶老化,桑叶含水量严重不足,直接影响蚕儿食下量、消化量和消化率,造成体质下降。其二,肥水投入不足。茧价下滑,投入减少,使桑叶不能充分合成粗蛋白和可溶性糖等营养成份。其三,虫口叶多。今秋虫类多(尤其桑蓟  相似文献   

12.
桑树萎缩病是威胁我国各地蚕桑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具有传播快、发病广、危害重、难防治等特点。近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桑树萎缩病也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我县友邻东台、大丰等县相续发生,对我县直接产生威胁。如何做好桑树萎缩病防治工作、杜绝萎缩病在我县发生和蔓延,作为我们蚕桑生产发展新区,重点产苗县,显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桑树病虫发生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东 《江苏蚕业》2005,27(1):24-25
<正>1桑树病虫发生现状江苏省近几年桑树病虫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无较大范围的桑树病虫发生,特别是各蚕种生产单位所辖桑园的病虫危害已得到根本治理,桑园全年基本做到无病虫发生。从全省调研及各地蚕业工作者的反映来看,主要发生危害的桑树害虫有:桑螟、桑尺蠖、野蚕、桑象虫、桑蓟马、桑叶螨、桑毛虫、艾枝尺蠖、天牛、桑卷叶蛾、蜗牛等,桑树病害有:桑疫病、桑膏药病、桑枝菌核病、桑拟干枯病等。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危害成灾的桑瘿蚊得到有效控制,曾经为害猖獗的桑黄化型萎缩病已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4.
浅析桑疫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疫病又称桑细菌病、烂头病,对桑树危害很大。近年来,桑疫病在江苏省重点蚕区呈流行暴发的趋势,2009年秋季重害桑园桑叶产量损失达30%-50%,严重威胁江苏省蚕桑生产,给蚕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桑疫病的防治还没有理想药剂,因此必须加强综合防治,应对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蚕桑生产受大气污染的危害,在国内外早有报道。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厂矿企业有害气体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引起桑、蚕危害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害气体之中的氟化物就是通过污染大气和桑叶而危害蚕的。因此,监测桑叶和大气的氟化物含量,对了解和掌握桑叶和大气被污染的程度,防范对蚕桑的危害以及检查工厂的排污情况,保护环境,都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对桑园的氟污染进行了长期监测,现就接触所及,对桑叶含氟量的测定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40%乐桑乳油对桑尺蠖毒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neata(Butle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分布于各蚕区,其幼虫在桑园里常年可见,桑树生长季节都能造成为害,其中首推春季对桑芽所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桑叶生长期食害桑叶,造成桑叶损失很大,再加上各蚕区有时候防治不当,又会造成家蚕大面积中毒.生产上一般是采用甲胺磷、灭多威和辛硫磷来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不良桑叶是指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对蚕的营养生理不利的桑叶。不良桑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来物质附着的不良桑叶。桑叶上附着有碍蚕生理的物质,如烟尘、氟化物、烟草、农药、病原微生物、尘埃、泥土等。二是化学成分上的不良桑叶。桑叶中缺乏蚕生理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某种成分过多,其中有自然原因造成的,如未成熟的过嫩叶、日照不足叶、旱害叶、过老叶;有人为造成的,如贮藏不当的蒸热叶、萎凋叶等。以上各种不良桑叶给蚕食下后,均不利于蚕的生长发育,以至诱发蚕病。因此,必须尽量避免产生不良桑叶,对已形成的不良桑叶也要认真处理,以减轻对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蒙晓琴 《四川蚕业》2008,36(2):25-28
我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拥有桑树一亿株左右。但单株产叶量较低,张蚕需桑七、八百株。就其原因,除肥培管理工作差以外,主要就是病虫危害严重,导致桑叶减产、质量降低,同时被污染的桑叶引发蚕病,导致蚕茧产量、质量和效益三下降,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可达30%左右。我县是个老蚕区,桑树害虫种类繁多,危害面广。在食叶类害虫中,特别是夏秋季桑螟虫危害最甚。  相似文献   

19.
漂白粉精和防微灵对种茧质量和制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锦发 《蚕桑通报》2012,43(3):27-28
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蔓延和危害,会给蚕种生产带来毁灭性打击。在生产上应采取控制胚种带毒,控制桑园病虫害,控制食下感染途径,严格防病消毒等技术措施,能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就目前蚕种生产环境而言,如果没有对桑叶进行叶面消毒,就会造成蚕种微粒子病毒率超标而淘汰蚕种,影响蚕种平衡。药物防微所用药物有2类,一类是治疗性药物,如防微灵;另一类是消毒性药物,如消特灵等。  相似文献   

20.
<正>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安康蚕区的主要桑病之一,过去时有发生,未引起重视。近几年,该病迅速蔓延,给蚕桑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安康县恒口区红四村三、四、五三个组105亩河滩成片桑,发病面积53亩,占50.48%。对1215株桑树进行调查,发病率达68.72%。汉阴县田禾乡由于“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危害,发种量、产茧量以1984年与1986年相比,分别减少5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