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鹅氯化钠中毒梁源祥(海南省畜牧兽医管理站,海口570203)发病情况海口市新阜岛山旺村陈某从广西购回74日龄狮头鹅550只。在海滩上面积不到两亩的死咸水塘中放养。鹅饮用其中的水或塘边的井水,喂以稻谷,添加少量木薯丝。养至3天时,发现部分鹅发病。用氯霉...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 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 ml/只和1 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 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  相似文献   

3.
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我县养鹅专业户共饲养鹅 380 0余只 ,日龄大小不一 ,按大小分为 1号鹅、2号鹅…… 6号鹅 ,其中 ,6号鹅 ( 1 2 0 0余只 )是自己孵化的。 2 0 0 0年 8月 1 2日 ,68日龄的 2号鹅开始发病 ,每天死亡5~ 1 0只 ,以后陆续在 60日龄的 4号鹅、5 0日龄的6号鹅中发病 ,每天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宁安市江南乡江南村养鹅专业户闫某饲养豁眼雏鹅1 268只,25日龄开始上笼肥育.34日龄后,发现少数雏鹅食欲减退,头部和下颌皮肤有疱状物,拉稀.一周内死亡雏鹅33只,死亡率为2.6%.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自1995年起开始养鹅,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出栏率都在86%以上,很少发生传染性疾病.2001年5月22日从山东购进当地土种鹅500只饲养,于1日龄注射扬州大学生产的抗小鹅瘟血清,8日龄开始放牧,并喂以自配全价料.至15日龄时成活471只,成活率94.2%.6月6日(即16日龄),鹅群中突然有少数鹅不愿采食,精神萎顿,畏寒扎堆,排白色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投喂氟哌酸,未能控制疫情,病鹅反而迅速增多,死亡9只.8日早上,畜主带了3只病重鹅来我门诊部就诊.经饮服莫氏灵并结合清粪、消毒、隔离、焚烧死鹅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朱来明 《动物保健》2009,(8):55-55,60
(一)发病情况 我县香泉镇一养鹅户于2007年3月12日购进1日龄雏鹅3200只,分别于1日龄和8日龄两次用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颈背侧皮下注射0.5ml/只和lml/只,12日龄免疫注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0.5ml/只。15日龄突然发病死亡7只,次日死亡26只,病鹅40余只,禽主认为鹅感染了小鹅瘟,再次注射小鹅瘟精制高免卵黄抗体1.5ml/只,并在饮水中加入10%氟苯尼考,给鹅自由饮用,第3d死亡98只,病鹅有100余只。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引进的种母鹅312只,种公鹅60只,共372只纯种豁眼鹅进行纯种选育,并利用选育后代豁眼鹅作为母本,莱茵鹅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分别测定外貌特征、出生重、30日龄重和90日龄重,探讨豁眼鹅与莱茵鹅杂后代作为肉用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杂交鹅出生时背部为灰黄镶嵌的毛色,纯种选育的豁眼鹅出生时为全身金黄色毛色;杂交鹅初生重高于纯种豁眼鹅初生重;杂交鹅3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30日龄重;上市杂交鹅9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90日龄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引进的种母鹅312只,种公鹅60只,共372只纯种豁眼鹅进行纯种选育,并利用选育后代豁眼鹅作为母本,莱茵鹅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分别测定外貌特征、出生重、30日龄重和90日龄重,探讨豁眼鹅与莱茵鹅杂后代作为肉用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杂交鹅出生时背部为灰黄镶嵌的毛色,纯种选育的豁眼鹅出生时为全身金黄色毛色;杂交鹅初生重高于纯种豁眼鹅初生重,杂交鹅3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30日龄重,上市杂交鹅90日龄重明显高于纯种豁眼鹅90日龄重,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2009年2月14日,重庆市大足县某养鹅场在3 d内共死亡14日龄雏鹅1 645只.据饲养人员介绍:该场于2009年2月1日在孵房购进1日龄雏鹅4 000只,当日颈部皮下注射精制小鹅瘟高免蛋黄抗体液0.5 mL/只,在2月7日,颈部皮下注射小鹅瘟弱毒冻干苗1头份/只.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鹅瘟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20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而38日龄小鹅发生典型小鹅瘟实属罕见.盱眙县淮河乡卫杨村四纽李少东,养鹅350只.于38日龄时发病40只,24小时内死亡3只,次日到我站就诊.剖检:鼻腔充满粘液,口腔流出棕  相似文献   

11.
大迟家村地处河边,农民素有利用江、河、池塘放养鹅的习惯.1993年5月19日该村村民在河边的土地上套种玉米,用种衣剂拌种杀灭地下害虫,傍晚播种完毕,播种人员在河边的小池塘洗刷装玉米种的用具.次日上午9点左右发现塘中漂浮6只死鹅,塘边死亡11只,发病29只,经紧急抢救仅存活13只.死亡率7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特点 湘西自治州某养鹅场,存栏400只.24日龄发病,发病率66%,增加微量元素添加量好转;但31日龄又发病,发病率89%,36日龄重新调整微量元素后逐渐好转,没有反复,但鹅群的生长速度一直提不上来;24~36日龄总共死亡27只鹅.  相似文献   

13.
<正>2009年4月4日我镇一养鹅户饲养扬州鹅2200只,购进后按照免疫程序开展了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和禽流感的防疫,1~20日龄采用摊床育雏,20日龄后采取2009年4月4日我镇一养鹅户饲养扬州鹅2200只,购进后按照免疫程序开展了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和禽流感的防疫,1~20日龄采用摊床育雏,20日龄后采取  相似文献   

14.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鹅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1 996年 ,天长市暴发两起小鹅瘟病例 ,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 996年 6月 1 0日 ,釜山乡蔡洼村王某饲养雏鹅 5 0 0只 ,1 0日龄发病 ,发病率为 91 .2 %,死亡率为 75 %。病鹅无先期症状 ,一发现即呈衰弱倒地而死。汊涧镇双元村李某饲养雏鹅 3 0 0只 ,1 1日龄发病 ,2天后波及全群 ,发病率为 5 3 .5 %,死亡率为 2 2 .3 %。几群发病鹅的共同特点是 ,发病日龄小 ,发病急 ,死亡快 ,雏鹅的易感性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2~ 5日龄呈急性型 ,6~ 1 5日龄呈亚急性型 ,1 5日龄…  相似文献   

15.
鹅艾美球虫对雏鹅的致病性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种鹅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分别人工感染9日龄和18日龄雏鹅,进行致病性与病理学研究.以0.01×104个/只、0.1×104个/只、1.0 × 104个/只剂量感染9日龄雏鹅,死亡率分别为0、10%和60%;以0.5×104个/只、3.0×104个/只剂量感染18日龄雏鹅,死亡率分别为20%和75%.雏鹅发病的临床症状和死亡鹅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潜伏期5 d~5.5 d,病程3.5 d~4 d.病变主要在小肠下段,尤其是空肠后段与回肠前段最严重,呈急性出血-坏死性或出血-卡他性肠炎.大量配子体或卵囊寄生在肠绒毛基部尤其是肠腺上皮细胞中,引起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以及肠壁水肿、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等.结果表明:鹅艾美球虫对雏鹅有很强的致病性;致病性主要发生在配子生殖阶段,是由大量的配子体或卵囊在肠腺上皮细胞内发育破坏了肠道黏膜组织结构与功能所致.  相似文献   

16.
<正>小鹅瘟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1症状2012年7月下旬,长春市双阳区某养殖户主述:购进2日龄雏鹅200只,在3日龄时开始发病,4日龄死亡17只,5日龄时发病的有70%,共死亡  相似文献   

17.
2004年6月16日,黑龙江省铁力市王杨乡养鹅户刘某饲养的1200只幼鹅,于36日龄发病。鹅群于1日龄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7日龄注射小鹅瘟与腺病毒二联弱毒苗,20日龄注射副粘病毒灭活苗。按常规饲养,于20日龄开始放牧。到6月16日发现鹅群不正常,并死亡18只。病鹅精神沉郁,拉白痢及血便。请当地兽医诊治,按鹅痢疾投给土霉素、诺氟沙星等。第二天早晨发病鹅达612只,发病率51%,死亡165只,死亡率13.8%,发病鹅及死亡鹅还在增加。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23日,本县有12个乡(镇)560个养殖户先后从外地引进1日龄四川白鹅雏鹅4.4万只,饲养至4日龄,雏鹅开始发病,发病数达3.8万只,6~8日龄为发病高峰,至5月中旬统计共死亡4.18万只,死亡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 4~ 2 0日龄雏鹅。病变主要特征是肠道严重渗出性炎症 ,有时黏膜大面积坏死、凝固、脱落 ,在肠内形成堵塞性栓子。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 2 0 0 2年 ,我市某养鹅户购进16 0 0只鹅雏 ,饲养到 6日龄时 ,爆发了小鹅瘟病。1 发病情况  2 0 0 2年 5月 2 8日我市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16 0 0只 1日龄鹅雏 ,6月 2日开始发病 ,到 6月 7日 ,计有 335只雏鹅发病 ,死亡 2 95只 ,发病率 2 0 .9% ,病死率 88.1% ,病程3~ 5d。经诊断确诊为小鹅瘟。2 临诊症状 病初个别雏鹅未见任何症…  相似文献   

20.
一起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养鹅户陈某,于2007年7月中旬饲养雏鹅500只,采取平养方式饲养用稻草做垫料,当饲养到5日龄时雏鹅出现死亡现象,至16日龄时死亡停止,共发病280只,发病率为56%,死亡llO只,死亡率为39.2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