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几种早稻育秧方式生育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祥足 《作物研究》1998,12(2):21-22
1997年以湘早籼17号、湘早籼19号和威优早1号为供试品种,进行旱育秧、塑盘旱育抛栽和水秧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因素均优于水秧,因而产量较高,而又以塑盘旱育抛栽的效果较好,分别比旱育秧和水秧栽培增产4%和15.1%,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早稻塑盘秧抛栽与旱育秧抛栽相比 ,塑盘秧的秧苗素质 ,抛栽方法和空间利用上有比较多的优势 ,可增产 10 0 9 72kg/hm2 ,节本增收 1851 2 0元 /hm2 。  相似文献   

3.
早稻塑盘秧抛霜与旱育秧抛栽相比,塑盘秧的秧苗素质,抛栽方法和空间利用上有比较多的优势,可增产1009.72kg/hm^2,节本增收1851.20元/hm^2。  相似文献   

4.
烟后稻塑盘旱育秧,它具有出苗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抛栽后表现发根力强,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增产增收的优势特点。在育秧技术上应掌握培肥、精播、细管、化控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机插水稻塑盘覆膜旱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水育秧相比,塑盘地膜旱育秧技术具有出苗齐,秧苗素质好,移栽大田后早发性强,秧龄弹性大等优势,能有效解决机插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矛盾,有利水稻增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对晚稻软盘直抛秧的秧苗素质、产量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农艺措施的作用大小为:秧龄>烯效唑用量>盘型>烯效唑用法。选用大孔盘、每0.69g烯效唑拌1kg干谷芽和采取营养土旱育旱管在30d秧龄内抛栽的都可达到高产。  相似文献   

7.
以欣荣优6307为供试材料,采用大棚地热旱育秧和常规大田竹拱盖膜旱育秧两种育秧方式,设置4个不同播期进行育秧试验,研究了播期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15日采用大棚地热育秧,秧苗素质较好,产量高,且较竹拱盖膜育秧提早5 d收获。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多效唑对秧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 ,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 ,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 ,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 ,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 ,则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 ,秧苗生长快、易徒长 ,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 ,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 ,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 ,…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7,(6):44-49
为培育适宜双季晚稻机插的健壮秧苗,提高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以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喷施多效唑对机插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量、发根力、假茎宽、成秧率均高于湿润育秧秧苗,机插大田后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湿润育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可提高秧苗发根力、假茎宽以及成秧率,且机插大田后秧苗返青快,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明显增加;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处理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机插后大田生长优势明显,有效穗数、实际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双季晚稻机插育秧选择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4,(6):37-41
豫西南山前稻区属籼、粳稻过渡地带,特殊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生产习惯等因素导致异地成熟的旱育壮秧技术不适应于本地。为解决水稻旱育秧秧苗素质差、水稻产量低且不稳的生产实际问题,研究了旱育秧田培肥、适期精量稀播、秧田覆膜、药剂浸种等旱育壮秧技术。结果表明,综合应用上述关键技术所培育的秧苗,成秧率达80%90%,秧苗素质好,单株分蘖多,秧龄弹性大,抗逆性强,比习惯旱育秧增产28.17%,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晚稻塑盘旱育抛秧苗期喷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是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于杂交中、晚稻水育秧,其主要作用是有效控制秧苗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和提高低节位分蘖,增加叶绿素含量,达到培育壮秧、增产的目的。但多效唑在晚稻塑盘旱育抛秧中试验和应用,则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试验研究报道尚少。 湖北省监利县双季晚稻育秧期间高温、多雨,秧苗生长快、易徒长,尤其是塑盘旱育抛秧播种密度增大,秧苗更易徒长成高脚弱苗,不利于抛栽和立苗。因此,晚稻塑盘旱育抛秧在培育壮秧上控苗是关键。我们就晚稻塑盘旱育抛秧施用多效唑的控促效果及其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做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在杂交稻塑盘育秧上的使用效应ApplicationofPP333insedlingraisingonplasticplatesinhybridrice余伟秀(广东省中山市农业局528403)塑盘育秧常常发生秧苗徒长,影响秧苗素质。为防止秧苗徒长...  相似文献   

13.
水稻编织布隔层育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建美 《中国稻米》2008,14(3):66-68
在相同水肥管理及秧龄条件下,编织布隔层育秧无盘抛栽每667m^2早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33.8k,增产7.25%;晚稻产量比塑盘育秧(CK)增61.9kg,增产10.9%。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素质好,在假茎高、假茎宽、单株根数、单株白根数和秧苗分蘖率等方面编织布隔层育秧均明显优于塑盘育秧,并且所育秧苗带泥抛栽时因秧苗的“外婆泥”形成“吸盘”,立苗快,基本无返青期,抛栽后分蘖早、分蘖多、够苗早。因编织布隔层育秧的秧苗单株所占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增加秧苗弹性,适当提早播种,对于晚稻扩大迟熟品种种植,延长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增加干物质积累,培育适龄老壮秧、抢季节、避免“寒露风”危害均有利。秧苗素质的高低与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和水稻的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成都平原区稻茬田油菜直播密度3.0×10^5株/hm^2条件下,选用川农油3号品种,开展了烯效唑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的大田试验,探讨烯效唑施用方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对烯效唑较为敏感,烯效唑浸种、拌种处理,均明显降低直播油菜的出苗率和有效密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可明显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分枝部位茎粗有所增加;推迟喷施时间或增加喷施次数有利于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维持较高籽粒产量。综合比较认为,对于直播油菜,采用叶面喷施烯效唑较好,喷施质量浓度以100 mg/L为宜,喷施时期宜在蕾薹初期或苗期与蕾薹初期进行两次。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拌种剂拌种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推超级杂交稻品种五丰优615为材料,设置了在露白期进行拌种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参试拌种剂配方对秧苗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能有效降低秧苗高度,显著提高绿叶数、叶龄及SPAD值,28 d秧龄时秧苗茎基宽比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对照增加8.21%~32.70%;与对照相比,经拌种剂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数、总根数以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提高,成秧率提高5.49%~24.73%,有效提高了壮秧指数和苗高干质量;同时,拌种剂处理的秧苗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平均分别提高了32.61%、163.42%和14.67%。可见,用拌种剂拌种有利于改善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逆能力,其中,以B4配方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晚稻育秧好安威干拌种剂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廖瑞靖  张键 《杂交水稻》2000,15(3):34-35
研究了35%好安威干拌种剂对晚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及秧田防治蓟马的效果。结果表明,它能矮化秧苗,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秧苗干重,提高秧苗素质;对蓟马的防治效果比普通药剂防治显著提高;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董雪明  杨付生 《中国稻米》1997,(3):30-30,35
塑盘旱育抛秧是将塑盘育秧抛栽与旱育秧技术结合起来,达到省力、高产的目的,江苏省在单季晚稻上推广该项技术获得成功。我们于1996年在连作晚稻上也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一)试验概况本试验设三种处理:①塑盘旱育抛秧;②塑盘水有抛秧;③常规半旱育秧手插(对照)。供试品种为特早熟晚稻品种95-503。试验小区面积39.2m2。塑盘旱育秧床地前作系蔬菜地,播前整平床地,浇上一层水河泥,将塑盘依次放好,秧盘上再浇上水河泥,待稍沉实后播种,播种期为7月13日,播种量100g/盘芽谷,播后覆盖麦草。塑盘水有床地为连晚秧田,…  相似文献   

18.
烯效唑和三唑酮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增效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烯效唑、三唑酮和烯效唑+ 三唑酮浸种或苗期喷施的结果表明, 烯效唑能有效地调节水稻秧苗的生长, 使苗高降低、分蘖增加。三唑酮对水稻秧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烯效唑和三唑酮协同调节秧苗生长, 控制苗高和促进分蘖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此同时, 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使内源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 GAS 和IAA 含量明显降低,iPA s和ABA 含量显著增加。根据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作用调节水稻秧苗生长与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明确使内源GAS、IAA 含量降低和iPA s、ABA 含量增加是烯效唑和烯效唑+ 三唑酮协同调节水稻秧苗生长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9.
水稻壮秧营养剂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由于省工、高产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然而,旱育抛秧培育壮秧技术难掌握。针对湖南土壤、气候特点而研制的壮秧营养剂,简化了旱育秧操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为阐明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的壮秧效果和大田增产机理,2000年早季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抛栽大田后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营养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抛栽大田后缓苗期短,穗分化提前,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实际产量平均增加5.39%。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杀菌等作用,对水稻、小麦、花生、油菜、果树、花卉等作物,均有良好的控长、促蘖(枝)、促花、防倒等效应。为探索烯效唑对杂交稻种子发芽、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1996年早造笔者进行了烯效唑浸种试验,现初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联合化工厂生产的5%烯效唑超微可湿性粉剂,作田间试验和陈稻种发芽辅助试验。1.1田间试验供试稻种特优63;用不同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36h,共分30×10,50×10,100×10,清水(对照)4个处理。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