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弯堰式引水枢纽及防沙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疆低水头引水枢纽泥沙问题的严重性及费尔干式引水枢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多沙河流上采用的弯堰式引水枢纽,并通过试验证明其防沙效果极为理想。 相似文献
3.
4.
5.
6.
悬板在低水头引水防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推广悬板在低水头引水防沙工程中的应用,概括介绍了悬板在悬板分层式引水和排沙漏斗中的成功应用经验:将皮氏堰改为流线堰后,在悬板下断面平均流速减小不多的情况下,悬板上水面形状更为简单,可改善枢纽的引水防沙效果:将悬板应用于排沙漏斗中,可将排除的泥沙粒径减小到0.1mm,同时减小排沙耗小量,提高排沙率。 相似文献
7.
柴建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6,(8):14-15
选择有基岩露头的山口地段布置渠道,可有效地利用该地段河道纵坡大、河床窄而稳定的优势,集中布置泄洪、排沙和引水建筑物,达到整个枢纽总体布局紧凑、防护工程省的目的,采用多级挡沙坎,并在冲(排)沙闸后采用大于河床自然坡降的纵坡,是排沙、防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巧家县幸福堰引水工程的建设中,为了解决取水防沙问题,首先通过方案比较,决定采用引泉水、截取地下渗流,建双箱式暗涵输水跨河的方案。该方案既可取泉水,又可取河床下的渗流水,根本杜绝了泥沙和污物的淤积和堵塞,提高了供水质量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巴东新城引水工程中取水枢纽工程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应用决策树对几组治理方案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整治方案,从而针对山溪河流取水枢纽泄洪能力不足的状况,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跨区域、流域调水是我国未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协调好工程建设中的利益关系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并获取实效,以及促进相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主要研究甘肃省引洮供水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问题,将水源区补偿分为水资源保障补偿和自然保护区补偿2大类,采用一种简明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了生态补偿额度的理论值。并对补偿机制的选择进行分析,认为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补偿支付的完全实现,受水区居民的支付能力无法承担巨额补偿费用,政府补偿应该是主导机制,其最佳载体是大型公益性生态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2.
引江济汉工程中引水渠道内泥沙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引江济汉工程渠道引水防沙的设计要求,在收集基本水文泥沙和工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维恒定流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设沉沙池和设沉沙池后引水渠道内泥沙淤积情况,模型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江济汉工程中渠道引水防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引细入汤”工程即将本溪市境内清澈的细河水引入兰河,再经过已建成的“引兰入汤”工程,将细河水引入汤河水库。该工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从总体上合理有效地解决鞍山市水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水权转让的必然性和可性行、初始水权的确定、水权转让及“引细入汤”工程的兴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灰色关联分析在南水北调中线澧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澧河水质状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受水区配套工程10号口门线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不同的水质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评价结果。水环境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模糊性的灰色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方法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运用基于点到区间距离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利用澧河2008-200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澧河现状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的适用于水质评价中,评价结果可为南水北调决策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引黄工程自身供水成本、供水区水市场及水资源管理体制等制约引黄工程供水初期正常运营的障碍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引黄工程这一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何走出供水初期运营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平原河网区改善水环境引水配水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水配水已成为当前改善平原河网区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科学合理的引水配水方案无疑是提高水环境改善效果的重要依托。其设计原则、引水方式、配水方式以及相应流量的确定是整个引水配水方案设计的关键,而根据不同边界条件与不同流量状况确立的"间断引水"与"连续引水"、"同时配水"与"轮流配水"则较好地解决了引水配水方案设计与调度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其出发点在于最大限度地改善河网的水力条件,并以水力条件的改善促进河网水环境状况的日渐好转。 相似文献
17.
机制砂混凝土在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天然砂将逐步减少开采,其可利用数量已经远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大量使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已成为必然趋势。在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穿黄河工程中,采用机制砂砼,优化配合比,研究制备出了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高性能砼。经对比分析,不仅部分技术指标优于天然砂砼,而且质量稳定、价格较低,既满足了工程需要,又节约了工程投资。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对机制砂制备的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检验与控制、经济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论证,针对我国存在多种机制砂砼的地方和行业标准问题,提出了制订统一完善的机制砂砼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提倡在混凝土制备环节搞好机制砂砼配合比优化研究,制备出耐久性更好的高强度混凝土,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