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有机质、易氧化有机碳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不明显。秸秆生物炭+化肥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高达7.86 t/hm~2,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9.78%和62.4%;秸秆生物炭施用有利于水稻分蘖期与拔节期生长和吸收养分,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猪粪秸秆有机肥两种处理的水稻产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施用秸秆生物炭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短期来看,不配施化肥而单施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或秸秆猪粪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不利,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
黄森  胡定杰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1):2132-2134
葡萄秸秆木质素含量高,将其与新鲜猪粪混合堆肥发酵,研究不同添加比例、不同粉碎粒径的葡萄秸秆对发酵制肥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秸秆完全可以取代商品木屑作为有机肥生产的原辅料。当葡萄秸秆粉碎粒径为10 mm、添加混合比例为20%时,最适于堆肥发酵制肥。制成的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养分和pH值,实现快速改土培肥、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水稻秸秆的肥料化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进行了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秸秆有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p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总钾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且能促进水稻生长,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45%水稻秸秆与55%猪粪混合制成的水稻秸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的水稻产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期施用不同比例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08—2018年在浙江省稻田进行定位试验。试验设置增施商品有机肥、增施猪厩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处理,以单施化肥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升水稻产量及籽粒养分吸收量,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增加、试验时间增长,增产幅度逐渐增大。有机肥替代10%化肥处理的增产幅度及籽粒养分吸收增量高于有机肥替代60%化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餐厨垃圾堆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其在水稻田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不施肥为对照,在等氮的条件下,设置了化肥、餐厨垃圾生化一体机处理尾料堆肥化产品(餐厨堆肥)、猪粪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4个处理,测定水稻不同发育时期生长指标、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堆肥、化肥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其中,餐厨堆肥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9 379.63 kg/hm2,较对照、猪粪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分别增产19.40%和12.95%;此外,水稻考种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高于其余各处理组,千粒重和结实率略低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但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数据测定结果显示,餐厨堆肥处理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鸡粪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猪粪、鸡粪有机肥处理分别提升19.87%和11.64%,土壤速效氮含量从分蘖期至黄熟期均高于其余各施肥处理,且在分蘖期、抽穗期、黄熟期显著高于猪粪有机肥处理。综上,餐厨堆肥可以确保水稻的生长和产量,且在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的提升上优于猪粪有机肥,具备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减少生物质炭在农田应用的农事操作工序,探讨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肥产品——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设置了炭基有机肥、商品有机肥、不施有机肥3个处理,研究了炭基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养分吸收利用、土壤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基有机肥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较商品有机肥处理增产4.39%,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与商品有机肥处理相比,炭基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抽穗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及氮素的籽粒生产效率;同时,炭基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水溶性氮含量分别比商品有机肥处理增加了10.06%、11.92%,土壤全磷与水溶性磷含量增加了10%、9.67%。这说明炭基有机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氮、磷等养分的有效性,并且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混合堆制后并不影响其在农田土壤中的功能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烟叶用有机肥的生产成本。[方法]用猪粪、牛羊粪作有机肥,谷壳、农作物秸秆等作辅料进行微生物发酵,选出适宜优质烟叶生产所需的高质量有机肥辅料发酵配方,并通过5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用量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通过HM发酵基能够充分发酵生产优质烟用有机肥,其辅料组成以猪粪60%+粉碎农作物秸秆30%+谷壳10%配方生产的有机肥各项化学指标较好。当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达71.13%,氮磷钾总量为5.67%(全氮1.88%,全磷3.17%,全钾0.62%),施肥量为1 200-1 800 kg/hm^2时,能有效促进产量、产值的提高。[结论]禽畜粪便发酵生产优质烟用有机肥可以替代高成本的饼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效果,在长春市选择连年秸秆还田试验地,在等氮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施用3种有机肥(鸡粪堆肥、猪粪堆肥和商品有机肥)替代氮肥等14个处理,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养分及玉米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增加,土壤容重呈下降趋势,鸡粪替代100%氮肥处理(CM100)、猪粪替代100%氮肥处理(PM100)、商品有机肥替代100%氮肥处理(COF100)容重较100%化肥对照(CF)分别减少6.6%、5.3%、5.3%;在0~20 cm土层,鸡粪替代25%氮肥处理(CM25)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F提高6.2%;CM25处理的玉米产量比CF降低1.2%,与其他处理相比减产最少;施用3种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对土壤速效养分没有贡献,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比较,替代量为鸡粪25%~50%的效果最佳,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环境,保护黑土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偏高的现状以及“双碳”背景对农业的要求,为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设计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10%、20%、30%化肥以及常规施肥等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植株养分吸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等土壤养分指标及土壤重要特性pH值向好的方向发展,随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增加,土壤pH值升高,有机质、有效氮含量增加,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与有机肥替代比例正相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替代20%N和30%N处理土壤各项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水稻体内氮、磷、钾含量略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能维持较高的浓度水平;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和养分积累量有明显提升,替代比例为20%时,水稻产量及氮、钾积累量最高。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0%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在江苏省黄河故道低肥力土壤条件下,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玉米和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明确低肥力土壤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规律和潜力。田间试验于2017年10月布置,设置6个不同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常量化肥(F)、常量化肥+40%有机肥(FM_(0.4))、NPK总养分相等情况下分别用有机肥替代20%(F_(0.8)M_(0.2))、40%(F_(0.6)M_(0.4))及60%(F_(0.4)M_(0.6))化肥。结果表明:(1)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有机肥替代化肥在小麦季产量明显降低,其中有机肥替代60%化肥时,小麦产量显著降低而在玉米季产量无显著差异。在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不显著。(2)施肥提升了小麦玉米和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有机质提升8.07%~36.61%,水稻小麦轮作体系土壤有机质提升7.69%~40.22%。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全氮及速效钾含量呈降低趋势,而土壤磷素及碱解氮含量逐渐升高;水稻小麦轮作体系中土壤全氮含量逐渐降低,土壤全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逐渐升高。(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黄河故道地区由于基础地力较低,有机肥替代化肥并未表现出对作物的增产作用,但有机肥的投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养分状况,因此该区低肥力土壤在作物栽培中应当维持化肥用量并增施有机肥,以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有机肥配施沼液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与沼液配施对土壤养分、葡萄植株养分吸收以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葡萄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置猪粪、牛粪、猪粪(基施)+沼液(追施)、牛粪(基施)+沼液(追施)四个有机肥处理(分别以PM、CM、PM+ BS、CM+ BS表示);同时,以传统施肥为对照(CK).[结果]不同有机肥均可显著增加0~ 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增加14.8;~57.0;.其中,施牛粪处理土壤有机质最高,其次猪粪和牛粪配施沼液,猪粪配施沼液最低.有机肥可显著提高葡萄生长后期的土壤有效养分和葡萄植株氮磷含量.牛粪以及牛粪配施沼液处理较对照增产20.5;和36.3;,但葡萄可滴定酸含量增加,VC含量和糖酸比降低.猪粪以及猪粪配施沼液与对照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施用猪粪可显著增加葡萄果粒重,提高含糖量和糖酸比.[结论]不同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差异很大,应充分考虑不同有机肥的特性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设置牛粪(NF)、猪粪(ZF)、鸡粪(JF)、鸡粪秸秆(JFJ)、蘑菇渣(MGZ)及对照处理(CK)的不同有机肥底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培肥效果和茄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均可以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7.6%~35.8%,提高全氮含量4.8%~44.9%,提高有效磷含量12.1%~54.6%.NF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明显;JF显著增加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MGZ显著增加土壤EC值,表明有机肥的养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直接原因.不同处理对茄子产量影响不明显,只有ZF处理显著高于CK,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淮地区稻油轮作制度下,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合肥地区主栽油菜品种皖油14秸秆进行还田,水稻品种选用丰两优一号,设计微区模拟试验和大田定位试验,分别测定油菜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生长期的土壤养分和产量因素。[结果]微区模拟试验中,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大,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各处理较空白对照增产55.54%~159.26%。大田定位试验中,土壤有机质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明显降低,三者的变化幅度分别为3.27%~9.24%、-12.44%~-42.00%和-38.70%~-49.21%。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移栽后秧苗分蘖及生长无不利影响,且提高了水稻的结实率和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稻油轮作制度下的物质循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稻麦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提升地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在江苏省仪征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共6个施肥处理:常规化肥(M0),有机肥替代10% (M10)、20% (M20)、30% (M30)、40% (M40)和50% (M50)常规化肥。分析水稻产量及构成,测定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全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后的第一年替代比例过大(M40、M50)会导致水稻籽粒产量明显下降,但在替代的第二年所有替代处理均有一定增产作用,以M30和M40处理增产效果最佳。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全磷、速效磷含量略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稍有上升趋势,其他测定指标则差异不大。在稳定水稻产量前提下,有机肥替代20%~30%化肥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与养分吸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在保证肥料养分相同的情况下,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科学施肥、提升水稻产量和提升耕地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6个处理:常规施肥区(M0),有机肥替代50%(M50)、40%(M40)、30%(M30)、20%(M20)、10%(M10)的施肥,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比例达30%时,两处理的水稻南粳9108产量无明显差异;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均高于单施化肥处理,随着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也随着增加,但在替代比例达到30%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开始下降;而土壤的有效磷与速效钾与有机质呈现相反的趋势。综合来看,有机肥替代30%化肥,既能保证水稻的产量,又具有促进作物生长与养分吸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科学性,为化肥减量增效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参考,基于等养分条件下,分别选择以鸡粪和菌渣为原料的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开展了水稻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有机肥肥源如何,与100%化肥氮相比,80%化肥氮20%有机肥氮在本试验条件下均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且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但有机肥原料不同水稻增产效果不同,菌渣为原料的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鸡粪为原料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稻田秸秆还田腐熟剂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璋 《现代农业科技》2011,(16):250-251
研究评价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晚稻田将小麦秸秆还田并使用秸秆腐熟剂,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同时可改善水稻生长性状,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表现较好的有武汉太阳雨三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物料腐熟剂、上海联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等多种产品。  相似文献   

18.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较试验前土壤基础值有较大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长期、持续性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稻秸秆还田腐熟对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研究表明:在还田秸秆上使用腐熟剂,缩短了秸秆的腐烂时间,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营养元素成为水稻生长容易吸收的养分,并产生大量有℃微生物,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黄壤地区实现化肥减施增效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化肥(NPK)、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1/4M+3/4NP)、中量有机肥替代化肥(1/2M+1/2NP)、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M)和全量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5个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明确黄壤地区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结果】与常规化肥(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水稻产量提高3.82%~24.97%,增产幅度为MNPK1/4M+3/4NP1/2M+1/2NPM;各处理水稻产量稳定性为1/4M+3/4NPMNPK1/2M+1/2NPMNPK;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较单施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及有效磷含量;水稻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则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实现水稻增产,提升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