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海流域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开展植被恢复工作难度较大。为了提高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森林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水平,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该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并从营造防护林、特殊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植物种类选择情况,最后总结了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及植物种类选择的要点,以期为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的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程海流域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天然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造林难度较大,树种选择适当与否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文中阐述了程海流域现有的植被分布情况和主要造林树种,对程海流域造林存在的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提出适地适树、生物多样性丰富和效益最大化等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并对该区域立地条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不同抗逆性特征、不同坡度、不同海拔以及不同坡位等方面,总结出适合程海流域造林的备选树种和干热河谷区造林及树种选择的要点,以期为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区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热河谷区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困难。在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红河、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我国干热河谷区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情况及造林技术,分析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的优缺点,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配置较单一,造林成活率较低,综合效益较差;需优化造林树种及配置,创新造林方法及种植设备,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建立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及效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冲沟侵蚀是一种重要的土壤侵蚀方式,干热河谷区的冲沟侵蚀不仅吞噬宝贵的土地资源,还会对流域生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深入开展冲沟侵蚀研究对于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从干热河谷冲沟侵蚀研究方法、冲沟形态特征、冲沟侵蚀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探讨了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今后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的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近年来,造林绿化工程如火如荼进行,造林工作重心已从宜林地和荒山造林转移到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上。干热河谷由于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是生态恢复的关键区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所取得成效,提出了适宜树种选择、整地方式、保水剂应用技术及坡改梯工程等对干热河谷的生态治理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元江干热河谷海拔1 000 m以下的困难立地上残存的植被较少,且立地条件衰退严重,林相单调、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较差,加之受干热河谷特有焚风、酷热、干燥的天气影响,形成了荒凉的植被景观,已成为区域重大生态问题。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类型上的植被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前期众多试验结果和经营措施,提出了适宜于不同困难立地类型的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措施,以期在生产中得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红河、怒江和澜沧江等流域中、上游地区。该区域气候干热、植被稀少、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 也是我国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极为困难的区域。文中通过回顾其植被恢复历程, 对现有植被演变过程、植被恢复的途径与方法、植物逆境适应保护机制研究及其适宜树种筛选与引种、植被恢复与特色资源培育利用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总结了数十年来植被恢复研究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阐述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提出加速构建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是实现干热河谷地区及其所在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西南地区森林"双增"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水土破坏对当地生态的修复和保护造成了很多困难,但在多年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环境治理下,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修复。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基本概况、干热河谷的成因、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出发,探讨和评价了森林资源保护对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西藏干旱河谷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中、上游高山峡谷地区分布广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有进一步退化的趋势。生态恢复是改善西藏干旱河谷生态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生态恢复相关理论,结合我国干热干旱河谷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西藏干旱河谷生态恢复的途经,并提出一些模式,旨在为西藏干旱河谷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特殊的地理景观,具有独特的生态结构与功能,其景观格局形成和演变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本研究在介绍干热河谷景观格局3个研究阶段主要特征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干热河谷景观组成、结构、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过程、与生态环境、驱动力研究等方面研究现状,发现目前该区域在景观分类、区域特征、驱动力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认为未来应加强景观格局多尺度特征、驱动力机制、人为干扰、景观格局与脆弱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研究,以期为干热河谷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山区一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其景观演变与人类干扰密不可分。随着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的逐渐增大以及人为干扰方式多样化,人为干扰已成为干热河谷景观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其生态效应日益凸显。本文阐述了干热河谷主要的人类干扰方式以及人为干扰对干热河谷景观组分、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结构和景观生态过程的影响,认为未来应该强化人为驱动力因素定量化及人为干扰多角度研究,注重政策、行为及文化对景观的影响,为干热河谷景观格局的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2000年从泰国引进的3个甜角优良品种的嫁接苗,在云南省的元江流域干热河谷地区进行小面积栽培驯化试验,结果表明,泰国甜角能适应云南省元江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区,其生长、开花、结实表现均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椰枣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基础资料收集、走访、现场观测椰枣形态特征及椰枣生存状况等调查方法,对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和椰枣种质资源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椰枣整体长势良好。结合椰枣主产区和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特点,对椰枣树的抗性及其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干热河谷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椰枣的生长和生产。  相似文献   

15.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地区独有的生态脆弱地带.受当地气候条件约束以及地形地貌等综合影响,植被以及土地存在严重的退化以及失衡等情况.目前,干热合谷地区业已成为我国造林的主要难点.结合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特性等进行分析,并就植被恢复等有关技术展开讨论,以期对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以及环境改善等有积极帮助.  相似文献   

16.
马焕成 《林业研究》2001,12(1):35-39
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和怒江等国内和国际性河流的上游深切 河谷地段。本文对干热河谷形成的地理和气候原因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引证大量文献,分析 了干热河谷植被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的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层浅薄、人口 膨胀、过度耕种,尤其长达半年的旱季等原因,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处于极端的脆弱阶段 。当地的原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但均遭到严重的破坏。现有植被为次生的稀 树草坡和肉质化刺灌木。由于干热河谷的植被情况直接影响河流水体的质量,因此河谷内的 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就成为流域治理的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造林技 术的前期研究项目,但大规模的造林培育工程尚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17.
小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是金沙江水系的干热河谷区。这一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泥石流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气象灾害突出。建议把小江流域列为生态建设特区;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沟;搞好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抓好坡地生态系统改造;加速农村能源替代工程建设;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必要的生态移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8.
程海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分析了程海水体污染成因,以及保护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程海流域空间管控、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整治、加强水生态修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会泽县大海乡干热河谷地区在选择造林树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多年造林都没有取得成效的实际,依据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条件,结合大海乡的发展需求,通过实验总结提出了大海乡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及营林措施的相关技术建议:在干热河谷地区造林,恢复干热河谷的植被,改善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干热河谷的概念及干热河谷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近50年来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研究进展与现状,阐述了元江县多年来实施干热河谷造林的历史进程,提出了在干热河谷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